即便是后知后觉的家长也知道,在这个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在未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毫无疑问,在当下,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和重复来实现,关乎孩子一生发展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整合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这些才是孩子迎接未来各种挑战、受益一生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思辨来锻炼。
所谓思辨能力,简单说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批判性思考,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于知识和信息等的深度理解,以及对于问题全面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可以说,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是我们的教育重点之一。
家长在培养孩子思辨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不光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模范示范者和思辨能力的引导者。
那么,身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思辨的能力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招帮助孩子打造思辨能力。
01 通过“借力”方式来熏陶孩子的思辨能力在培养孩子思辨能力这件事情上,家长如果总是给孩子讲大道理,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反感,尤其是当我们自身缺乏这方面的培养经验时,不妨通过“借力”方式来熏陶孩子的思辨能力,同样也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的。
一是让孩子看一看哲思启蒙动画片
现在有不少网站推出了关于哲思启蒙的小动画,比如某国外知名网站就出了一套哲思小动画,它的每一集都是一个小问题的探索,动画从不同的角度去呈现问题,启发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它又没有给到具体的标准答案。
正因为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在看完以后,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讨论,碰撞彼此的观点。
当然,这对家长看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家长站位要高,看问题才能看得更远,这样才能训练孩子多维度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二是让孩子听一听专业的思辨课程
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专业思辨课程,比如有些思辨课程是通过孩子之间对各种时事新闻、文学作品、热点话题、价值观等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孩子从没有目的的表达,到有逻辑的输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听一听。
如果家长善于引导的话,也可以在家中开展这样的讨论,可以选取孩子感兴趣的思辨主题,和孩子一起开展平等的对话,帮助他们发展阅读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家长此时的身份只是一个引导者,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
三是让孩子读一读思辨领域的书籍
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往往不是真相,这就需要我们有批判性阅读的思维。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这方面的思维。
批判性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可以通过批判性阅读来学会质疑、辨别和重构信息。这不仅仅是为了摄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也能有效辨识出真伪和价值。
让孩子多读一些启发思辨能力的书籍,能帮助他们打开思辨的世界。
我们的孩子不是批量培养的工具人,大的教育环境我们没能力去改变,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小的家庭教育环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有了思辨能力,孩子才能够从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也能入木三分。
以写作文为例,有思辨能力的孩子,自然就不再是记流水账、人云亦云、凑字数了,独到的思考角度加上精彩的观点,这种写作水平的孩子,在语文学科上的优势就会非常地明显。
02 打造培育思辨能力的家庭环境环境可以改变和塑造一个人。要让孩子形成思辨能力,我们需要给孩子打造一个培育思辨能力的家庭环境。
具体来说,我们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为孩子打造培育思辨能力的家庭环境。
1.营造鼓励孩子好奇心和批判性思考的家庭文化
营造鼓励孩子好奇心和批判性思考的家庭文化,能够为孩子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是培育思辨能力的“土壤”。
一个开放性的家庭环境,会经常出现家长鼓励孩子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全体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孩子探索答案的场景,这种家庭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2. 营造促进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一系列教育策略来促进孩子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
最常规的做法就是,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或是分享他们的日常观察和想法;或是在家庭决策中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或是提供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让孩子完全沉浸在阅读、写作或其他创造性的活动中;或是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促进他们思辨能力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时候,家长过度的指导或批评可能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思考。比如,不少孩子写作文时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从孩子第一次写作文开始,家长过度指导孩子的写作,名为指导,实为干扰。孩子越是被家长“指导”,就变得越不会写作了,以致对家长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3. 家长通过自我提升和改变来激励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家长主动向孩子展示自己对学习的热情时,孩子在潜移默化下,也会高度模仿这些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对学习、对思考的态度。
很显然,家长的这种自我提升和改变,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03 避免固定思维限制孩子的视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不自觉地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所束缚。
作为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反思和调整,这些固定思维无形中就会成为孩子认知世界的障碍,从而阻碍他们探索新的世界。
切记,我们不要让固定思维变成孩子成长的一个天花板,换句话说,就是要避免将自己的固定思维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环境应该是包容和开放式的。为此,我们要鼓励孩子敢于提问、质疑甚至挑战传统的观念。
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蜷缩在舒适圈中,而是培育出拥有成长思维的孩子。
我们的每一次自我反思和调整,都是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探索世界的新窗户,
结语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应当认识到“思辨”不仅仅是学术训练或技能提升,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一种对待问题的方法。
当家长通过身教和言教,展现出自己对知识的尊重、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以及对探索真理不懈追求的时候,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态度传递给孩子,进而帮助他们构建起乐于探索、勇于质疑、敢于表达的良好性格。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学习框架内,它一以贯之于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从日常的家庭对话到学校的课堂讨论、再到社会实践中的各种体验。
我们的教育责任,就在于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机遇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抉择、学会生活、学会判断。
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加自信和有效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