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4年,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学习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经验,有益于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平衡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开放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2月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日本经济蓝皮书(2024)》新闻发布会暨日本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日本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与升级为主题,深入探讨日本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现代化的经验,重点分析中日经贸合作遇到的新挑战,RCEP对供应链合作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等热点问题,以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提供借鉴。
日本经济蓝皮书(2024)
2023年的日本经济:逆势复苏、高开低走
蓝皮书回顾并展望了2023~2024年度日本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2023年,日本经济逆势复苏、高开低走,全年名义GDP增长率高达5.7%。由于受日元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名义GDP折算为美元的规模低于德国,在全球经济排名中降为第四位。受全球通胀高企和日元贬值的影响,日本国内物价依然居高不下,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形成较大压力,但为逃离通缩带来了契机,为此日本央行于2024年3月解除了负利率政策和YCC政策,向退出非传统货币政策机制迈出了一大步。
2009~2023年日本实际GDP及增长率
展望日本经济走势,从短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正常化,日本经济持续缓慢复苏的可能性较大,但地缘政治和日本政局变动对日本经济持续恢复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外部经济环境趋于改善,日本国内也在做出适应性调整,但是,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借鉴意义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体系现代化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围绕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进程,蓝皮书指出,日本的科技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前的科技现代化探索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开创期、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发展期及21世纪第一个10年至今的转型期。
日本在科技现代化的探索期全面完成了对欧美技术与文明的移植,并在开创期形成了日本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在发展期进一步实现对欧美产业技术赶超,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在转型期则更为重视维护科技强国地位并重视国家安全保障。作为后起国家的代表,日本通过促进国家主导的科技决策机制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及产学官合作及与欧美国家进行科技交往与战略协调,实现了对科技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推进,这对中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共享RCEP全面实施新机遇
当前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日关系也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两国多领域交流与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在RCEP全面生效等重大利好助力下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中日经贸合作创造了新机遇。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聚焦“宠物经济”,组织了54家日本企业及宠物行业协会参展
对此,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高级顾问吕克俭指出,中日两国产业结构高度互补、生产、供应体系高度融合,两国应相向而行,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更高水平优势互补和互利共享。未来,中日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强交流合作:一是聚焦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中日产业创新与合作;二是以氢能领域为突破口,加大中日“双碳”领域合作力度,实现绿色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养老、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四是积极推动中日友城交流,助力两国地方间交流与合作;五是鼓励两国企业双向投资,增进中日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六是推进地区和多边经济领域的合作。
着眼未来,尽管中日经贸合作还会遇到各种风险与挑战,但中日两国具有长期的经贸合作历史和合作基础,中日经贸关系依然前景可期。
文:徐峥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