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十九岁,带着对军旅生活的好奇和憧憬,告别了家乡,来到了这片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土地。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到一个能扛枪、能救护的卫生兵,这一年的蜕变,如同春蚕破茧般,充满了艰辛和喜悦。部队的生活,教会了我坚韧,教会了我奉献,更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永远忘不了张班长,我们炊事班的班长。他四十多岁,个头不高,背微微有些驼,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就像冬日里温暖的阳光。他做的饭,香飘十里,总能抚慰我们疲惫的身躯和心灵。大家都喜欢围着他,听他讲老家的故事,就像一群孩子围着慈祥的老父亲。
张班长的好,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厨艺上,更体现在他那颗无私奉献的心上。那次冬季拉练,我至今记忆犹新。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我们背着沉重的药箱,跟着大部队一路急行军。崎岖的山路,磨破了我们的双脚,凛冽的寒风,冻僵了我们的脸庞。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饥饿,那天的午饭,不知为何少了很多,轮到我们卫生队的时候,只剩下一些粘在饭桶底部的锅巴。
我心里酸溜溜的,可又不好说什么。这时,小刘悄悄地跟我说:“你看张班长,他今天一整天都没吃东西。”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注意到张班长一直在忙着给大家盛饭,自己却一口也没吃。难道……他把自己的那份饭省下来给了我们?这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晚上,我趁着夜色,偷偷溜到炊事班,想探个究竟。昏暗的灯光下,张班长正在修补破损的饭桶。看到我,他慈祥地笑了笑:“小苏,这么晚了,有事吗?”我吞吞吐吐地问:“班长,你今天……是不是没吃饭?”他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哪的话,我一个老兵,胃口小,少吃点没事。”他故作轻松的语气,却更让我心疼。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他默默承受的饥饿和疲惫。
接下来的几天拉练,张班长依然坚持和我们一起行军。他强忍着胃痛,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了雪地里。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们这才知道,张班长患有严重的胃病,医生嘱咐他要少食多餐,注意休息。可他为了不让我们担心,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张班长被送回了大本营休养。几天后,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整个人瘦了一圈。我忍不住问他:“班长,你为什么这么傻?我们都是兵,你不用这么拼命的。”他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肩膀:“小苏啊,咱们是兵没错,但职责不同。我是炊事兵,我的任务就是让你们这些卫生兵和铁道兵吃饱喝足,有力气干活。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拉练结束后,部队组织了表彰大会。我以为,像张班长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一定会受到表彰。可结果,他的名字却从未被提及。我气愤地找到队长,质问他为什么不表彰张班长。队长叹了口气,告诉我张班长的胃病很严重,这次拉练他根本就不应该参加。他瞒着所有人,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只是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
那一刻,我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张班长的行为,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他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真正的爱。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帮炊事班干活,学着照顾身边的战友。我和张班长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他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关心着我的成长。
几年后,我退伍了。临别时,张班长送给我一包他自己种的干辣椒,笑着说:“小苏,回家了别忘了做饭吃啊。”我接过辣椒,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要远行的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别自己的亲人。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部队多年,但张班长的音容笑貌,以及那碗饱含深情的饭菜,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做饭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他那句话:“一碗饭能顶天大的事,你信不信?”是的,我信。因为我知道,那一碗看似普通的饭菜里,盛满了爱,盛满了奉献,更盛满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