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汉人之力重塑蒙古帝国:忽必烈靠这招让蒙古旧贵族彻底败北

时空谜城 2025-01-12 10:45:00

在普罗大众的认知当中,忽必烈无疑是蒙古帝国的至高统治者,其形象威严且深入人心。然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却隐藏在岁月的尘埃之中。曾几何时,忽必烈竟率领着汉人军队,一路深入蒙古草原腹地。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他们展开了一系列针对蒙古人的军事行动,其中最具震撼性的,便是对蒙古圣地哈拉和林进行了血洗。这一惊人之举,绝非一时冲动,其背后盘根错节,有着极为复杂且深远的历史渊源,亟待我们去层层揭开。

成吉思汗时代,大蒙古国因经济模式差异陷入冲突。草原以畜牧经济为主,增长缓慢,蒙古贵族为快速增值财富,倾向战争抢掠。而草原外的旱地以农业经济为主,依靠精细治理,稳定环境是发展关键。基于利益不同,蒙古贵族分化为两大阵营。

蒙古旧贵族主张杀光汉地人口,将土地变为牧场,以满足畜牧经济扩张需求;耶律楚材等汉化归附官僚则倡导保留汉地人口,通过收税积累财富。起初,旧贵族主张占上风,但长远看,开疆拓土获取经济增长并非长久之计,深度经营已征服地区、发展存量经济才是繁荣稳定之路。

随着蒙古在中国疆土扩大,农耕经济比重攀升,汉化归附官僚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同时,蒙古在中原分封了真定史氏、东平严氏等大批汉人士侯,他们与蒙古旧贵族存在权力争斗。为维护利益,汉人世侯与汉化归附官僚结盟,为蒙古汉化路线提供武力保障,他们选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忽必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孙子、蒙哥弟弟。1251年,蒙哥任命忽必烈在金莲川开府,治理晋冀、鲁豫、陕甘等地。忽必烈在哈拉和林展现政治远见,招揽赵璧、姚枢等汉化归附官僚,组建班底。他自封儒教大总主,在汉地推行教政,设立经略司,屯田耕战,与汉人世侯结盟,成为蒙古汉化路线领军人物。

1258年2月,蒙哥率四万兵马攻四川,命忽必烈与张柔攻鄂州,兀良合台从云南攻广西,计划在鄂州会师后东进临安。但蒙哥在四川钓鱼山阵亡,蒙古内部出现权力真空,旧贵族与汉化势力都想扶持代言人。

1260年4月,在汉化归附官僚、汉人世侯及部分蒙古旧贵族支持下,忽必烈在开平城称帝,建元中统。他设立中书省、十路宣抚司,任用王文统、史天泽等汉化归附官僚主政。消息传回蒙古本部,旧贵族拥立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即位,大蒙古国因经济基础差异正式分裂。

阿里不哥掌控蒙古本部、新疆等地,忽必烈实际控制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为争夺最高领导权,双方爆发三场大战。

第一场大战在关陇地区展开。1260年5月,忽必烈麾下汪良臣等三路兵马在甘肃山丹击败阿里不哥支持者浑都海,平定关陇西平。关陇大战时,忽必烈命中原汉地向开平府输送大量物资,并让汉人世侯东平严氏派兵,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

1260年底,忽必烈率少量蒙古骑兵与大量汉人世侯军队亲征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郊外获胜,随后血洗哈拉和林,阿里不哥逃往叶尼塞河上游。

忽必烈能取胜,主要有两个原因。军事上,汉人世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于蒙古本土军队。经济上,阿里不哥势力范围经济薄弱,哈拉和林食粮饮料需从汉地转运,忽必烈掌控汉地,关闭物流通道,让蒙古本部陷入经济和粮食危机。

此后,阿里不哥在1264年走投无路,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基本平定蒙古本部。忽必烈汉化政策深入,在东北地区设置行中书省,侵犯了分封在东北的蒙古旧贵族世袭利益。1287年4月,乃颜率6万部队叛乱。5月,忽必烈亲率博罗欢的蒙古军和李庭的汉军平叛。

因担心蒙古军勾结,他任用李庭汉军为前锋,组织敢死队炮轰叛军阵地,成功平定叛乱。忽必烈将乃颜裹在毡子里摔死,剥夺其他叛乱旧贵族家产和封地,将他们迁徙到江南。

历经三场大战,蒙古旧贵族政治上全面失败,其主张的征服掠夺经济路线也宣告破产。汉地农业经济路线获胜,汉化归附官僚和汉人世侯保住利益,忽必烈坐稳皇位,巩固了元朝江山。从这个角度看,元朝并非传统意义的蒙古王朝,而是一个中国王朝。#历史#\u0002#成吉思汗#\u0002#历史回眸#\u0002

文本来源:@温伯陵的视频内容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