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商出事了,亚马逊开始整治大批卖家

跨通SHE 2025-04-27 14:11:40

实施全面防诈举措

近些年来印度电商市场快速崛起,伴随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电商欺诈案,为了维护电商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大电商巨头可谓各显神通。

普华永道印度公司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印度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企业和金融科技平台上诈骗活动激增,约有57%的欺诈事件是在这些线上平台上发生或者与之有关。

印度电商欺诈严重 图源:The Economic Times

在此背景下,跨境巨头亚马逊推出了一系列打击印度电商欺诈行为的具体措施,从增强安全协议到人工智能监控系统,力图为印度消费者提供全方面的保护。

具体来说,针对一些不良卖家通过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电商欺诈的行为,亚马逊印度增强了包裹安全措施,推出了一次性密码(OTP)验证,可确保货物送达预期收件人手中,这一步骤对于高价值、敏感或风险较高的订单来说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亚马逊还推广了“到货验视”服务,以保证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卖家宣传的一致。包裹的外包装和安全封条上还带有相应的包裹ID,可以防止货物被中途调换,平台还建议用户在签收前仔细检查包裹封口是否完整,若发现拆封痕迹或破损情况,应当场拒收并申请退还,以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为了根源上防止平台卖家欺诈,亚马逊印度实施了严格的商户审核机制,以最大程度减少欺诈,维护平台诚信环境。

亚马逊印度推出全面防诈举措 图源:亚马逊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反诈系统还引入了AI高新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系统范围的数据,以检测出可疑的欺诈行为并及时阻止。

即使在层层保护下消费者依然遭遇诈骗问题,亚马逊还会提供24小时客服支持以及“Safe-T”赔付机制,允许卖家就付款或交付问题提出申诉,由平台介入调查并处理相关争议,确保问题得以高效解决。

电商合规势在必行

坦白说,印度电商市场欺诈问题确实越来越严重,一大批违法违规行为让消费者疲于应对。

印度消费者事务部就指出,近年来,印度线上消费者的利益问题越发严峻,2018年时,国家消费者帮助热线(NCH)上登记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投诉还不到10万起,然而,随着市场快速发展,这一数字在五年时间内激增366%,达到2023年44.4万起,占全部投诉总量的43%。

印度电商投诉量激增 图源:inc42

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电商欺诈行为猖獗……在此情况下,印度相关部门不得不出手完善市场监管框架。

比方说,印度标准局近期就在食品和消费者事务部的监督下编制了《电商自律管理原则与指南》草案,旨在通过电商平台的自我监管机制,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行为的影响。

具体来说,草案从卖家身份验证、进口商品信息、退换货机制等多个方面对电商平台做出了规范要求,如:电商平台必须在交易前进行严格的KYC(身份验证)程序,尤其是第三方卖家;同时,平台还需提供详细的商品信息,包括产品标题及相关媒体资料,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特性。

印度要求电商平台强化自律监管 图源:law.asia

印度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合规,各大电商平台自然得积极响应。除了亚马逊,印度但凡叫得上号的电商巨头都有自己的一套合规方案。

在这方面,印度本土电商平台Meesho就成效显著,根据该平台发布的《信任保证报告》,为了保护用户免受恶意攻击,Meesho与各种情报平台合作,关闭了18000多个欺诈性社交媒体账户以及约130个虚假网站和应用程序。与此同时,Meesho还求助印度执法机构,针对加尔各答和兰契的40多名嫌疑人提起了9起诉讼,目前平台在解决账户接管欺诈方面取得了98%的成功率。

Meesho在打击电商欺诈上卓有成效 图源:Meesho

不难发现,打击电商欺诈行为,让电商市场加速合规化发展已大势所趋。然而,要彻底根除各类违规乱象,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因此,不管是卖家还是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都要保持警惕,既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也要保持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最大程度上防止上当受骗。

作者 | 李不凡

0 阅读:1

跨通SHE

简介: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