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东风本田交出的成绩单,多少让人感到诧异了些。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东风本田的累计销量75,724台。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44.44%。
东风本田
燃油车承压、电动车转型蓄势待发,或成销量下滑重要原因
显然,2025年第一季度,东风本田的累计销量下滑幅度超过了四成,月均销量更是不足3万台。
事实上,从单月销量来看,东风本田的销量表现,也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东风本田单月销量38,137台,较去年同期下滑12.1%。
事实上,2025年1月份、2月份,东风本田的单月销量也呈现出同比下滑的趋势。这意味着,进入2025年之后,截止到今年3月份,东风本田的单月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同比负增长了。
3月产销快报
应该说,东风本田的销量之所以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燃油车市场可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众所周知,曾经本田CR-V、思域、XR-V等都是细分市场领域的当之无愧的热销车型,深受国人青睐。
但是,从如今的销量表现来看,这些曾经的“王牌车型”,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经不如此前那么强势了。
本田CR-V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蓄势待发,应该也是造成东风本田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在合资厂商中,东风本田对于电动化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的。
早在2023年,东风本田便推出纯电车型e:NS1与猎光e:NS2,不过,遗憾的是这两款车型并没有取得特别出彩的销量成绩。
2025年3月份,纯电SUV烨S7上市并被寄予厚望。不过,对于一款全新上市的车型而言,如果要成为销量主力,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应该说,燃油车市场承压以及电动车蓄势待发,可能是东风本田当前销量下滑的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东风本田
破局机遇:技术底蕴与产能潜力能否兑现?
东风本田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下滑四成有余,且单月销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显示其目前可能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
不过,我认为,基于东风本田目前的市场表现,其依然有翻盘的机遇和实力。其一,其i-MMD混动系统在油耗表现上优于部分竞品,若能加速与智能化技术融合,或能在混动过渡期稳住基盘。
其二,武汉新能源工厂规划年产能12万辆,若能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定位上对标本土品牌,或可释放产能潜力。
S7
其三,本田计划2030年量产固态电池,这一技术若提前落地,可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对于东风本田可能发挥很大的助力。
此外,车宇世界认为,东风本田深耕车市多年,在中国车市具有很高的市场认知度,这些也是其优势所在。
毕竟,从市场保有量以及市场销量规模来看,如今东风本田依然是国内市场当之无愧的主流合资厂商。
当然,破局并非一句口号,而是要需多线并举。我认为,产品无疑是核心,推出定价15万-20万元的主流纯电车型,避免与国产竞品“硬碰硬”,同时将混动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声量;
东风本田
同时,为品牌增加新的标签,也值得考虑,比如通过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配置重塑东风本田的科技形象;
不仅如此,进一步加强本土化进程,简化决策链条,深入引入中国本土供应链以降低成本,并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快速迭代产品,应该也能够提供不错的助力。
东风本田
本文结语:
东风本田目前的销量下滑处境,其实并不是一家车企面临的问题,而是当下合资厂商普遍面临的问题。毕竟,当燃油车与新能源交汇,合资车企的在燃油市场的优势,已经不再是护城河;电动化转型,则是面临的问题。
好在,我认为,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市场洞察,东风本田目前都不断在战略、产品、运营层面打破惯性思维。
借助于电动化转型、智能化加速等,如果东风本田能够在三年内实现从“大象转身”到“全速奔跑”的质变,那么东风本田依然会在车市书写属于它的辉煌。我认为,它有这个实力。
最后,本文数据来源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官方产销快报,由于统计方式的差异性,可能与其他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621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