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同比微降1.4%。应该说,这个数据表现还是比较平稳,降幅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下滑了17.2%。作为宝马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几乎下滑了2成,个中原因值得思考。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品牌一时销量上涨或者下滑,都可以视为正常的市场波动。
宝马
宝马在华销量下滑:既是大环境的缩影,亦有其特殊性?
事实上,根据宝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呈现出一定的下滑态势。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71.52万辆,同比下滑13.4%。
应该说,作为国内当之无愧的主流豪华汽车品牌,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既是大环境的缩影,亦有其特殊性。
其一、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场总销量同比下滑7.8%,价格战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仅4.3%
宝马一季度销量
其二,本土新能源品牌强势崛起。 比亚迪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等车企以电动化与智能化配置抢占市场,跨国品牌特斯拉则持续巩固地位,且不断深度推进本土化。
反观宝马,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表现,我认为是不错的。但是,在中国市场,相比其燃油车的良好表现,电动车却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三,消费信心与需求分化。经济波动下,豪华车消费群体更趋理性,购车意愿延迟。宝马高管高乐坦言,中国消费者“大额投资和购买意愿推迟”,且经销商网络优化压力显著。
宝马
其四,智能化有待加速。 在国内市场,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土品牌的车机系统与自动驾驶功能屡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筹码。好在近期消息显示,其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生态,这或许能够加速智能化进程,值得看好。
宝马
机遇与挑战:新世代车型的“背水一战”
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宝马当然不会忽视。面对当前的局面,宝马并未动摇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2025年,其计划在华推出超10款新车,2026-2027年再推20余款,包括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首批电动车型。
这一平台被视为“未来十年战略核心”,搭载大圆柱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充电效率提升30%,并深度融合鸿蒙生态。
宝马
当然,宝马新世代车型能否破局,可能也会面对一定的变数。一方面,中国新能源市场或许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本土品牌在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上占据先机;另一方面,宝马可能需要直面“品牌溢价”与“性价比”的平衡问题。
不过,我认为,作为深耕中国车市多年的豪华品牌,宝马对于这些可能的变数,应该会有充足的应对举措。
宝马
本文结语:
事实上,宝马的销量下滑,并非单一跨国豪华品牌面临的问题,而是奥迪、奔驰、保时捷等豪华品牌面临的共同课题。所以,并不能以此断言宝马失速。对于宝马,我个人依然看好。
齐普策将2025年定义为“决定未来十年成败的战略元年”,而中国市场的表现,无疑将会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我认为,若新世代车型能兑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的承诺,并真正贴近中国用户的数字化需求,宝马将会重拾增长动能,书写在中国车市新辉煌。如此,则宝马破局,指日可待。
当然,如果不能,那么宝马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恐被进一步蚕食的隐患。或许,对于宝马而言,这场转型,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认为,凭借宝马的实力,它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此,我们希望宝马在中国车市不断获得更好的市场销量和发展前景,为国人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销量数据来源于宝马集团官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631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