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央视的金牌主持人,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是稳重的康辉,还是灵活的撒贝宁?谈到央视的女性主持人,大家都会想到董卿和李思思。
没错,就是那个反应过激,让观众看见她就想关电视的梁璐。
这话简直太狠了吧?但这却是观众最真实的反馈。当时电视台收到的观众意见是“有她的节目就不看。”这反差来得也太魔幻了吧?要知道在此之前,梁璐可是被电视台高层一致看好,甚至被内部视为最有希望接替董卿的新生代主持人。
这件事挺讽刺的,梁璐因为太追求完美,结果反而把自己搞得一团糟。准确来说,就是被"整"毁了。
梁璐的成功当选就印证了她不仅在专业能力方面优秀,外在形象也无可挑剔。而这也是央视选人标准严格的证明。
可结果却是她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执意要去动刀子改变外貌。结果这一动,直接断送了她的大好前程。简直让人郁闷至极。
当年,电视台给了她很多机会。作为新生代主持人,她在镜头中的出镜率一直在稳步上涨。那时,观众给予她正面评价,认为她温柔大方、讲话有条理,主持风格亲切可人。
谁也没有想到,一次小小的整容手术竟会酿成无法挽回的职业危机。
其实在娱乐圈,有很多艺人都会选择整容,只要做得恰当,观众们都会接受。然而梁璐的情况就比较特殊,她越整越糟糕,完全失去了原来的美感。
最后,观众不仅不接受她,连台里的同事都觉得她不对劲。你们知道她最后去哪儿了吗?戏曲频道。听起来还挺文艺的,但在央视的频道里,这就属于最冷门的节目了。从热门综艺节目主持人沦落到冷门频道,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回头看这件事,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主持人,就因为对完美的过度追求,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回到她还在北京求学的时候。
这段680字的开篇,采用了提问开始的方式和设置悬念,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境遇的巨大反差。使用网络热词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同时也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咱们先把梁璐在央视的风波说完,接下来就看看她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北漂女孩,一步步走进央视的。这段经历还真是充满戏剧性。
对于大学时期的梁璐来说,每一天都过得不轻松。为了摆脱"土气"的标签,她下了大工夫改变自己的形象。
就在她为钱包而忧虑的时候,好机会降临了。一个旅行社正在招聘导游,薪资待遇相当不错,更为重要的是工作时间自由,不会影响到学业。
她梁璐身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这份工作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
说干就干,梁璐开始了她的导游生涯。这份工作看似普通,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每日与各种各样的游客打交道,使她的口才得到了锻炼,沟通能力也飞速提升。
那些因为口音问题遭到同学嘲笑的同学,也在不断练习中慢慢得到改善。
更为关键的是,导游工作教会了她在陌生人面前轻松自如地侃侃而谈,快速调动现场气氛,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她后来参加央视招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璐当时面临毕业,央视来北外招人。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面试,最后只有她一个人被录取了。这个机会来的挺意外的。
面试官透露,梁璐在其他应聘者紧张得手心冒汗的时候,表现得格外放松,因此她能留下来的原因很明显。面试官还特别提到:是她这种不做作的亲和力让他们很赞赏。
这样想来,的确很有意思。原本想通过兼职赚些钱来改善生活的她,竟然成为了通往央视的重要桥梁。生活总是充满了这样的转折,有时候看上去像是厄运,但谁又知道呢,也许下一个转角就会遇到惊喜。
遗憾的是,梁璐在央视工作后,她内心对"完美"的固执仍然没有消退。这种固执仿佛随着她进入央视的步伐,从北外的学生时期就已经伴随着她。
在央视这个闪烁光华的地方,每个主持人都显得魅力四射。梁璐却失去了以往自信的形象,开始纠结起自己的形象来。这回不只是衣服穿戴的问题,容貌上的焦虑也让她每日煎熬。
这种看似普通的爱美之心,没想到却成了压垮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梁璐的成长经历,给人一种让人羡慕的感觉。
她家庭环境优越,父亲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生长在山东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在音乐、美术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唱歌、跳舞、主持,各种才艺都能够展示出来。
她上学的时候,学校每次有活动,舞台上总能看到她。其他女孩子们在后台紧张地哆嗦,她已经能自信满满地站在台上,用流畅的口语掌控全场氛围了。
这段经历让梁璐萌生了当主持人的梦想,自那以后,校园里举办的每一项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高中时期,她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以及出众的播报能力,成为了校园广播台的台柱子,每日播报校园新闻。圆圆的脸蛋、温和的声音,加上她的领导才干,让她成为了他人眼中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按照常理,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能够拿到山东大学的保送资格,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梁璐心里却有更大的梦想,她并不满足于此。
'我要去北京,我想考北京外国语学院'这句话把她爸妈都吓了一跳。
女儿坚持要去考北外,父母不同意,觉得她好好的保送不要,跑那么远干什么?最后拗不过女儿,只得同意并约法三章:如考不上北外则老老实实在本地读书。
梁璐竟然考上了。
然而,理想总是很美好的,现实却总是很残酷。梁璐刚来到北京就尝到了生活的苦涩。
虽然成绩还不错,阅读和写作都没难度,但是当她开口说话的时候,略显浓厚的山东口音揭示了她的"乡下人"身份。更为致命的是,她的同学几乎都是生长在北京的本地人,说一口十分流利的标准普通话。
她第一次在课堂上发言,引以为豪的表达能力却换来了同学的嘲笑,就像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究竟梁璐是何方神圣呢?她自小就是优秀学生,岂能如此轻易地认输。
白天上课,晚上对着镜子磨炼普通话,她对进步的追求已经到了痴迷的境地,同学们约她逛街看电影,她都会婉拒,留在宿舍里继续练习发音。
可惜,摆脱了口音问题的困扰,新的烦恼又来了。她一心扑在学习上,没有时间好好打扮自己。尽管五官不错,但是整个人声中却透着一股土气。
在时尚前沿的北京,这种“土气”甚至可以算得上一种罪过。
梁璐看着周围的同学,心里开始自卑。她暗自发誓:一定要赚很多钱,买最好的衣服,再也不许人瞧不起。
就这样,梁璐的完美主义心结悄然落定。当然,有人可能会好奇,梁璐已经成功进入了央视,那为什么还要选择整容呢?
众所周知,央视选主持人的标准非常严格,能被选中的梁璐颜值和能力肯定是过关的,但问题恰恰就在这个"过关"上。
在央视的舞台上,"过关"是不够的,身边全是"优秀"的主持人。每天都要和那些光鲜亮丽的女主持同台竞争,梁璐心里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她在北外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不够好"了。
这一次,梁璐的目标从穿着打扮转变到了面部。她说,就只是稍微修修下巴而已。
第一次整容后,下巴变得更加精致,整体形象线条感更强。
这夸奖对梁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糖果,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梁璐的眼睛、鼻子和脸型都可以再优化一下,“还可以更好”这四个字一直萦绕在她的心间,成为她追求完美的魔咒。
逐渐地,同事们的反应改变了。
"梁璐今天是不是又去医院了?"
“我感觉她的脸部表情变得越来越不自然了……”
"这表情太僵硬了。"
议论声已如潮水涌动,梁璐却丝毫不为所动,她深陷于完美主义的漩涡中。对美的追求已经使她失去了理性的目光。
然而,突然有一天,电视台收到了一大堆观众的投诉,表示主持人的脸部外貌看起来非常令人不舒服,表情僵硬,完全不像以前那个亲切温暖的形象。
更要命的是,有观众直接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只要看到她就想换台。"虽然这话刺耳,但也反映了很多观众的审美观点。
你知道吗,梁璐最初那张圆圆的脸是最让人喜欢的。那时的她笑起来温暖自然,深受观众喜爱。但是她却没看到这一点,而是一心追求完美。
这下好了,不仅没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反而连最珍贵的观众缘都给毁了。
《追求完美的代价:被遗忘的央视主持人》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位曾在央视担任主持人的女性,她因为对工作的完美追求而忽视了家庭和健康,最终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面对如此强烈的观众反应,央视迅速做出了决定。
台里把梁璐叫去谈话后,服务员就没有再搭理他。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主持人就这样被调动到了戏曲频道。
这个似乎很好?然而,真正懂的人都知道,这基本上就像被打入了"冷宫"。从热门综艺节目到冷门戏曲频道的这个距离,承载的远比简单的台阶要多得多。
梁璐目前主持的节目出镜频率极低,她是曾经被认为最有希望接替董卿的"央视新秀",但现在已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实在是有些讽刺。演员原本的那张圆圆的脸,笑起来格外亲切动人,观众缘也相当不错。然而,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她竟然失去了最宝贵的观众缘。
此事令人想起那句古老的谚语:“过犹不及”。整容这事儿,一定要适度,这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问题在于,当一个人陷入对"完美"的极度追求后,他们往往会失去对"适度"的判断力。
事实上,不仅是梁璐,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追捧所谓的"完美脸蛋"。但是你们发现了吗?虽然有些明星因为整容走红,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审美疲劳"这个魔咒。
在多年过去的时间里,观众喜爱的依然是那些保留着自然风格的主持人,例如董卿、撒贝宁。这类主持人凭借专业的实力和真诚的表现,更能够打动人心。
梁璐这次经历或许是个惨痛的教训,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与其过分追求外表的完美,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真正的魅力不是通过化妆来突出的,因为真正的魅力源自内心。
如今的梁璐,还能在戏曲频道偶然看到她的身影。然而是那个充满灵气的笑容,再也寻找不回原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