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历史真相背后的刘娥,你了解多少?

今叙往昔 2023-12-13 18:38:48

在历史长河的璀璨光芒中,无数英杰与奸雄交相辉映如同恒河劫沙。他们或名动一时,或权倾朝野,或大奸大恶,或遗臭万年。无论如何,都能左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围绕着他们也演绎出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故事有的妙趣横生、有的荒诞不羁、有的与正史相合、有的无法自圆其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历史的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刘娥被塑造成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形象。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刘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刘娥,出身于四川成都的名门望族,其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期担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然而在她仅有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双亡,她被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境贫寒,从小就要承受生活的重压。

据历史记载,刘娥十五岁时入襄王府,但后来由于身份问题被迫离开,之后又被寄养在襄王府给事张耆家中。关于她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她曾经做过歌女并嫁给了当地的银匠龚美,随后二人一起来到东京汴梁讨生活。由于生计艰难,龚美决定卖掉刘娥,就这样刘娥被买家当作礼物送给了襄王赵恒。这段经历在后来的小说和戏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夸大和虚构。

宋真宗即位后,刘娥从美人升至德妃。郭皇后驾崩后,虽然真宗想立刘娥为皇后,遭到了寇准在内的一些重臣激烈反对,他们声称“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因此刘娥劝说宋真宗推迟了此事。尽管未能成为皇后,刘娥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人能敌,一直专宠于后宫。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刘娥与李氏宫人之间的争子事件。一次,李氏宫人在服侍刘娥时被真宗临幸,之后怀有身孕。当刘娥与真宗散步时,她的玉钗意外掉落,真宗令人取回,并私下祈祷说:“若玉钗完好无损,当生男孩。”玉钗取回后果然完好无损,而李氏也确实生下了男孩。然而,刘娥将这个孩子据为己有,对外宣称这是他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由于刘娥深受皇帝宠爱,后宫中的其他人都不敢违背她的意愿。

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在册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翰林学士杨亿因为反对刘娥为皇后,愤而拒绝起草册立皇后的诏书。面对杨亿的坚决反对,宋真宗不得不寻找其他人来完成这项任务。尽管面临如此大的阻力,刘娥最终还是成功地被册立为皇后

刘娥身为皇后,在处理后宫事务上有条不紊、张弛有度,从未有过大的疏失。同时,她总是陪伴在宋真宗身旁,阅览天下的奏章,甚至常常工作至深夜。她积极参与国事的处理,且其处理政事的方式被赞誉为“周谨恭密”,这无疑使她越来越受到宋真宗的倚重和信任。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皇帝宋真宗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病重之时,朝中政事实际上都交由皇后刘娥来处理,逐渐把持朝政,宋真宗心生警惕,担心刘娥步武则天后尘,因此萌生了让太子赵祯监国的想法。寇准等朝中大臣感知到帝心之忧,便打算趁机废黜刘娥,推动太子赵祯监国,并欲借机控制朝政。他们执笔起草了“太子监国”的诏令,期盼自己能携手李迪、杨亿等人辅佐太子,共同主宰权力的方向。

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预料。刘娥得知寇准等人计划后,联合丁谓等大臣,揭露寇准私造诏书的不实之举,弹劾寇准离间父子关系,企图煽动太子越矩监国,藐视皇上权威。见到事情败露,宋真宗最终以“不记与寇准初有成言”为由,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寇准。最终寇准被罢相,丁谓取而代之。

命运起伏之间,幕后的权力博弈从未停歇。大监周怀政由于参与太子监国事件,害怕被事后清算,且与丁谓等人关系不和,于是密谋政变,可惜的是,周怀政的密谋尚未来得及实施便被告发,刘娥下令,丁谓与枢密使曹利用围捕周怀政及党羽。 事后,丁谓诬告寇准参与密谋。刘娥没有上奏真宗,自行矫诏削夺了寇准的莱国公头衔,极短时间内,寇准连遭三贬,彻底远离政治权利中心。

在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驾鹤西去,遗诏中明确指出:“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皆由皇太后裁决。”同年六月,刘娥在承明殿召集群臣,公开揭露了宰相丁谓欺上瞒下、架空两宫的罪行,并揭示了他与内廷宦官雷允恭勾结的证据。刘娥本欲处死丁谓,但在群臣的劝阻下,最终决定罢免他的宰相职务,没收其家产,并将其贬至崖州(今海南岛)。

丁谓被贬后,刘娥与宋仁宗每五日一次御临承明殿,仁宗坐在左侧,刘娥坐在右侧。这标志着刘娥正式开始临朝听政。

刘娥临朝听政期间,听从王曾和吕夷简等人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此外,据苏轼的评价,宋朝在刘娥临朝听政的天圣、景祐年间达到了富强和教育普及的极盛状态。

刘娥是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垂帘太后,她的政绩可圈可点。刘娥的政治生涯开始于真宗晚年,当时她垂帘听政,辅佐年幼的仁宗,使得宋朝在天圣、景祐年间达到了富强和教育普及的极盛状态。

关于刘娥的个人生活,她与皇子赵祯的关系非常融洽,赵祯从小就叫刘娥大娘娘,叫杨氏小娘娘,且一直认为刘娥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尽管刘娥曾有过“武后故事”的想法,但她最终没有依从,讲"吾不作此负祖宗事”,想必是怕自己死后招人恶评。因此,史家评说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她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的前一个月,即明道二年(1033)二月,穿着被“减宗彝、藻,去剑”的衮衣,头戴仪天冠,率百官祭祀了宋朝太庙,作为她生命中最后的辉煌。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这个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刘娥皇后直到真宗晚年,都没有生育一次。反而是刘娥的侍女李氏,偶然间被真宗临幸了一次,怀上了龙种。因此,所谓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并不存在。

历史上的刘娥并非如故事中描绘的那样狭隘妒忌、残害忠良。她在真宗晚年垂帘听政,辅佐年幼的仁宗,使得宋朝在天圣、景祐年间达到了富强和教育普及的极盛状态。尽管刘娥曾有过“武后故事”的想法,但她最终没有依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关于刘娥的身世和地位,也有一些争议。她是出身贫寒,而且是二婚,最后却当了皇后,垂帘听政。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可能引起一些质疑和误解,但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得刘娥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刘娥是一位有着复杂人生经历和深厚历史底蕴的女性,她的历史形象并非简单的“一代奸妃”,而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和智慧的女性领导者。

1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