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的铁路涵洞排水设施不畅,积水线模糊不清,雨天不能及时排水,有积水时既不封闭也不设立警示标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曾导致多辆汽车被淹。”
近日,受害车主冯先生收到了铁路管理部门的1万元赔偿。至此,这起持续数月的“汽车铁路涵洞被淹,车主起诉铁路部门索赔案”划上句号。
雨天驾车经过铁路涵洞,汽车被积水淹熄火冯先生是西安人,老家在陕西武功县。
“今年4月22日上午,我回老家办事。中午返程途中,独自一人驾车经过武功县一处铁路涵洞时,小汽车被积水淹没熄火。”
冯先生回忆,当天下着小雨。他驾驶自家的轿车从武功县环城东路自北向南行驶。
“车通过武功县罗古村陇海铁路涵洞时,涵洞没有封闭。加之涵洞口的积水线模糊不清、附近没有警示标志、我就开车驶进了涵洞。”
事发当天的这处铁路涵洞 受访者供图
冯先生说,当他的车驶进涵洞时,才发现涵洞里的水很深,但为时已晚。
“发现水深有危险时,我下意识加了一脚油,想快速冲出涵洞,但根本没用,车很快就熄火了。”
冯先生说,他是老司机,当时虽然有些惊慌,但他明白坚决不能二次打火,否则发动机会被严重损坏。
“在车里稳了几秒神后,我小心翼翼打开车门,涉水蹚过了深水区,鞋子、裤子全湿了。”
冯先生说,下车后,他才发现,涵洞的积水几乎淹没了整个车胎,水深达到了他的大腿中间。
冯先生驾驶车辆被淹状况 受访者供图
车主希望检方提起公益诉讼,检方介入后铁路管理部门进行了整改冯先生说,下车到达安全区域后,他赶紧联系当地村民帮忙拖车。
“在当地亲戚的帮助下,我们联系了一辆拖拉机,才将被淹汽车拖出铁路涵洞。”
事后,冯先生获悉,事发公路是连接107省道及344国道的重要连接线,建成通车已有约50年的历史。
冯先生认为,这样一条重要的通道,铁路管理部门疏于管理,逢雨必积,给周边广大群众出行造成极大困扰,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他的车被淹,铁路管理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搜集好相关证据后,今年6月,冯先生将他的遭遇向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与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了反映,希望该院就此提起公益诉讼,敦促铁路管理部门对该涵洞进行整改。
“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对我的反映很重视,专门派人赴现场作了调查,随后向铁路管理部门提出了整改意见。”
冯先生说,经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调查,事发涵洞下方本来有排水设施,事发时因管网堵塞未能及时排水。检方介入后,铁路管理部门已对排水设施进行了维修,并且对涵洞口的积水线重新进行了设置,涵洞附近也设置了雨天注意积水的警示标志。“经当地群众反映,现在事发铁路涵洞已不再积水,群众可以放心通过了。”
修车花费2万余元,车主将铁路管理部门起诉至法院冯先生介绍,事发当天,他的车即被运往西安一家修理厂维修。经检测,电路系统严重受损,维修费19770元。加上600元的拖车费,损失总计20370元。“由于铁路管理部门已对涉事涵洞进行了整改,所以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没有接受我公益诉讼的建议。对于我的损失,检察院建议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维权。”
冯先生说,他接受了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建议,于今年9月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起诉至西安铁路运输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他修车费、拖车费20370元。
案件立案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辩称,其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事发铁路涵洞由其分支机构宝鸡工务段负责,后者具有足以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财产,该案应由宝鸡工务段自行承担责任。
另外,冯先生对其损害结果应自担风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称,2023年4月21日至4月22日,涉案涵洞所在地连续降雨,冯先生在驾驶视线良好,明确观察到涵洞已有积水,且通过冯先生提供的照片显示,该处涵洞积水已经很深的情况下,依旧强行通过涉案涵洞,对其自身及财产安全未尽到注意义务,属于自甘冒险的情形,理应对其损失自行承担责任。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冯先生明确知道涵洞积水,仍然将车辆驶入涵洞,其存在恶意造成损害后果发生的故意。故冯先生应对其损害果的发生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后,冯先生的损害结果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冯先生提供的相关证据不予认可。
经法院调解,双方各承担一半责任,车主获赔1万余元冯先生介绍,10月24日,该案在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开庭。经法院调解,他和被告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工务段达成和解协议。
“宝鸡工务段答应赔偿我10185元(20370的50%)车辆维修费、施救费;我同意放弃其他诉讼请求,今后双方再无任何争议。”
冯先生说,他之所以同意和解,一是经过检察院介入,铁路管理部门已对事发涵洞积水问题进行了整改,他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二是虽然铁路管理部门有疏于管理的责任,但他自己多少也有些大意,让他承担一定责任,他也能接受。
“近日,我已经收到了宝鸡工务段的赔偿。”冯先生说,这个案子无论对于铁路管理部门还是驾驶员个人,都是一个警示。他建议铁路管理部门及时、定期对容易积水的铁路涵洞进行检查、排水或封闭;车主通过有积水的涵洞时,一定要仔细观察、谨慎通过,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有谋 编辑 李智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