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每当谈到朝鲜战争和中国的抗美援朝时,都会使许多人心潮难平,感慨万千。
在许多人看来,正是因为有了朝鲜战争,才奠定了后来的两极格局,也才使当时不可一世,傲慢无礼的美国人,在朝鲜半岛见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厉害,承认了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分界的南北分治局面。
当然,如果要想再次看到这场战争的惨烈和我志愿军将士的悲壮与英勇,看到中美两国投入兵力的多少等,只要看看下面这些数据,一切答案就会尽在眼前。
有资料显示,就在2000年6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朝鲜战争50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首次谈到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先后有200万人参与了这场战争。
此前,按照美军公布的数据,联合国军在朝鲜参战人数最多的时候,地面部队人数达到了93.26万。其中受联合国军指挥的韩国部队人数多达59万多人。
排在韩国之后的是美国,参战人数达到30多万人。其余由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所组成的联合国杂牌部队,总人数只有几万人。
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界普遍认为,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因为需要轮换,因此要想保证战场能够有30万的作战部队,加上医疗、后勤等方面的人员,美军的参战人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
而当克林顿所说的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先后有200万人参与了这场战争,却引发舆论哗然。
早在多年前,与克林顿所说的数据相比,美国学术界却又公布了另外一组数据,认为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共有283.4万人的地面部队,参与了整个朝鲜战争。
从伤亡情况看,美方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外宣称,自己与志愿军的伤亡比例,是1:3至1:4左右。
有资料显示,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为36.6万人,非战斗减员为38.3万人,共计大约75万人,美方则声称自己的战斗减员为8万人左右。
而真实情况是,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共毙伤俘敌71 万余人,除去韩国部队以及联合国军外,志愿军实际对美军造成的战斗减员不会少于30万人。
有趣的是,在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却是147万余人。
而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的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联合国军”)。
有专家认为,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的轮换频率实际上是要大于志愿军的,因此克林顿所说的美国先后派遣了200万人参与朝鲜战争,应该是可信的。
如果按照美国学术界所公布的283.4万人推算,再加上联合国军的人数,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人数,应该不会低于500万人。
相比之下,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兵力最多时候也就只有135万人,陆续前往朝鲜作战的兵力为240万左右,在这240万人的志愿军部队中,还有很多没有跨过鸭绿江。
因此,在许多人看来,综上所述,在加上当时中美两军用于作战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双方官兵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及待遇来衡量,志愿军的实际战斗力在过去远远被低估了。
当时,志愿军不仅是打赢了朝鲜战争,还是在中美双方装备存在巨大差距,并且是以少胜多的情况下,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
对此,在许多人看来,把朝鲜战争看成是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毫不为过。
由此,通过当年的朝鲜战争,不妨再来看看当下波诡云谲、扑朔迷离和变幻莫测的中美关系。
众所周知,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一路走来,美国对中国的霸凌和打压始终持续不断。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中美两国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九十年代曾有过短暂的“欢悦”,但就整个中美关系来看,都是“阴天”多过“晴天”。
从2017年底开始,更是急转直下,由于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战,紧接着相继在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美国又加大对华打压,导致中美关系“山崩地裂”,出现“断崖式”下降。
也因为上述情况,从而导致中美两国在某些领域的“不和”,迅速发展到近乎全面“紧张”和局部“对抗”。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结束,拜登入主白宫,紧接着又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再加上美国阻挠中国统一和发展进步的战略企图日益露骨,中美关系持续下跌。
公开资料显示,从对华战略取向看,美国政府和战略界已将中国定位为“唯一有能力、有意愿”挑战美国和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
从美国两党立场看,2019年至2020年第116届国会和2021年至2022年第117届国会,就先后分别推出了620项和860项涉华议案。
而第118届国会仅在2023年一年内的涉华提案就有616项,超过了第116届之前任何一届国会两年任期内的总数。
美国国会众议院下设相关委员会,还创下2023年2月28日1天内连续通过10项反华亲台议案的纪录。
可以预料,美国未来对华战略中的对抗性色彩仍将延续,甚至走强,中美两国的较量和对决仍然会走高。
对此,有人将其戏称为这是继当年的战鲜战争后,中美两国的“第二场战争”又开启,并且不是现在,早在多年前就拉开了“战争”序幕。
当然,通过中美两国多年的对决和较量,从现在的情况看,至于在中美两国的这“第二场战争”中的胜负输赢和是非曲直,其实国际社会也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的问题是,从目前情况看,在许多人的眼里,中美两国的这场“战争”,只仅仅是停留在商贸、金融和科技等领域,随着双方的对决和较量升级,会不会演变成中美两国面对面的“热战”和“决战”,这才是国际社会所关心和焦虑的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背书”,在许多人看来,就中国来说,美国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中国肯定会无所畏惧,一定会奉陪到底。
因为,在当年抗美援朝时,新中国刚诞生不久,当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尤其是当时中美两国综合实力极为悬殊,中美两军军事装备不在一个“量级”的情况下,中国都能够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何况是如今中国综合国力已经突飞猛进,早已是今非昔比。
因此,一但美国真的胆敢越“雷池”一步,无端冒犯中国,相信美国也不会占到多少便宜,这一点,美国应该要想想朝鲜战争的结果,务必做到三思而后行。
否则,狭路相逢,在中国面前,美国就会得不偿失,只会遭到中国的迎头痛击,被中国的雷霆万钧和排山倒海所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