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嘉诚家族抛售港口的“大手笔”可真是把大家吵得鸡飞狗跳。一边喊着“这老头不爱国,卖国求荣”,一边嚷着“商人逐利天经地义,别道德绑架”。网友们掐得那叫一个热闹,键盘都快冒烟了。不过,今天咱不站队,先来剥开这颗“228亿美元的洋葱”,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啥——是纯粹的“在商言商”,还是李超人偷偷摸摸配合给特朗普下了一盘大棋?
3月4日,长和(长江和记实业)甩出一份公告,宣布要把手里的一堆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公司领衔的财团,总价高达228亿美元,直接刷新港口交易的历史纪录。这次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股份),加上全球43个港口的和记港口控股(80%股份),堪称“清仓大甩卖”。预计4月2日签完字,长和能揣着190多亿美元现金回家,妥妥地“恭喜发财”。

这规模,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十分之一都落入贝莱德手里了。有人拍手叫好:“李嘉诚这买卖做得漂亮!”也有人皱眉嘀咕:“这位置卖得是不是有点敏感啊?”
要说敏感,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可是“烫手山芋”。这条运河可是全球四大海运咽喉之一,5%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儿过,中国更是第二大客户,2023年货运量占22.7%。以前,这儿是个“国际派对”——长和管俩,美国和巴拿马合资一个,台湾长荣一个,新加坡一个,大家其乐融融,地缘平衡玩得挺溜。可现在,长和一出手,美国直接把巴拿马的“咽喉”攥得更紧了。平衡?不存在的。
有人说了:“不就是经营港口吗?又不是管运河,怕啥?”这话乍听有理,港口开大门做生意,谁来都欢迎,限制货船不等于砸自己饭碗?再说,运河是巴拿马政府管的,港口只是中转站,理论上你把码头全买了也封不了运河。可问题是,规则这东西,丛林里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港口可是战略资源,平时看不出啥,战时就是命根子。控制多一点,底牌就多一点,想搞点“小动作”也方便得很。你敢卡我船,我就卡你货,高端博弈不就这么朴实无华吗?

更巧的是,这交易背后还有个大背景——特朗普的控制运河战略。2024年底,这位“懂王”刚放话:“巴拿马运河是美国的重要资产,得夺回来!”理由很简单,美国货运量占运河70%,掏钱最多,凭啥不归我管?再加上运河历史上那段“美国往事”——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1914年修好运河,到1999年才不情不愿还回去,特朗普一肚子“肥宅变霸主”的情怀没处发泄。这次贝莱德出手,他直接在3月4日国会演讲里吹上了:“我们开始收回巴拿马运河了,今天一家美国公司买了两个港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贝莱德这次吞下43个港口,等于给美国在全球航运线上插满了“眼线”,想使啥盘外招都方便得很。李嘉诚这波操作,咋看都像给特朗普递了个顺水人情,难怪有人调侃:“李超人这是从商人跳级成棋手了?”
当然,李家粉丝不乐意了:“商人逐利有啥错?228亿到手,谁不卖啊!”这话也有道理,开小卖部卖瓶水不用考虑国家利益,可开港口这种“仙界生意”,能一样吗?港口生意背后是国家背书,长和当年能拿下巴拿马港口,还不是因为中国和巴拿马的默契合作?中国推企业团访问,贷款修基建,怼美国“中国控制运河”的谣言,李家闷声发财时咋不说“在商言商”了?现在压力一来,直接清仓给贝莱德,连招呼都不打,这操作属实有点“不够兄弟”。
更别提2015年中资想买和记港口40%股份,长和开价1600亿港币没谈成,现在1700多亿港币卖80%,还全给了美国,速度快得像赶着送礼。难怪有人酸溜溜地说:“李超人这是不仅不抗争,还主动抱大腿啊!”不过,这事件根子不是李家想怎么样,而是美国的霸凌,我们要把矛盾看清楚。
不过别急着给李嘉诚贴标签,这局棋还没下完。特朗普现在还未拿到港口,因为中国政府已经介入调查,而李家的口风也有所转变。就算美国真拿了港口,未必真能玩出花,毕竟中国是全球货贸老大,船和货都是咱的,制裁我们等于给自己找不痛快。西方底线低不假,但损人不利己的蠢事也不是干不出来。
至于李嘉诚,这波“清仓”后是站东还是投西,估计他自己心里也在掂量。配合特朗普下了个开头,能不能笑到最后,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