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e7e170ecc6729b3a8b4e3a7382b135.jpg)
□杨炜烨(山西大学)
餐饮店的“流量密码”,竟隐藏在小小的奖牌制作店内?网店店主声称,仅需花费100元购买一块标识牌匾,不用深耕餐饮业数十载,更不用百年老字号,就能成为美食排行榜上的“黑珍珠”“必吃榜”餐厅,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流。短短两年时间,该店家就以此非法牟利一百余万元。(2月10日 澎湃新闻)
陈某、李某和林某三人怀着侥幸心理,未经平台允许,私自设计、制作以及出售虚假牌匾,两年间牟取了百余万元,最终引火烧身。如今该团伙主要成员已悉数到案,均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购买牌匾的商家们后续也会被一一进行法律告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餐饮店不应投机取巧,心存侥幸。再隐蔽的违法犯罪行为,终将在执法机关的抽丝剥茧下现出原形,暴露无遗。
一家拥有“必吃榜”牌匾的餐厅,无疑是食客们的首选。这块牌匾,不仅是餐厅荣誉的象征,也是顾客心中的“定海神针”。然而,当这根神针被批量仿冒时,其威严还复存在吗?一块象征着餐饮品质的奖牌竟可以轻松通过支付100元获得,令人唏嘘。如今,不法分子已被成功抓获,然而,真正值得深入反思的,是那些购买虚假牌匾的餐饮商家。
他们应当明白,流量可以制造,信任却无法伪造。小小牌匾,买来了一两次的流量,但货不对板,质量跟不上,“流量”终究难以变成“留量”。就算食客被所谓的“销量第一”吸引入店,一旦察觉自己受到欺骗,对整个餐饮店的信任也会崩塌。没有“回头客”,店铺发展前景可见一斑。
近年来,餐饮行业乱象丛生。“网红探店”虚假宣传,请人刷单提高销售量……过度逐利的畸形生态让越来越多的商家从“造品”转为“造牌”,然而这样就可以流量永存吗?其实不然。餐饮行业因虚假宣传而受到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
餐饮行业追逐利润无可厚非,但万不可因此毫无原则。与其在名气上下“虚手段”,倒不如在品质上来点“实功夫”。餐饮行业的“金字招牌”,应该是顾客真心实意的口碑称赞,而非流水线上毫无温度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