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蒲公英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科学还是谣言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5-02-18 06:01:32
前言

蒲公英,一个遍地都是的“廉价野草”,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却远远达不到灵丹妙药的程度。

然而,国外一所大学的教授,却通过一项研究认为“蒲公英具有抗癌性”,甚至能在48小时之内,杀死98%的癌细胞。

那这个研究真的可信吗?常常被人忽略的蒲公英,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蒲公英的价值

蒲公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地区不同它也有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别名。

蒲公英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所以当它被吹散之后,就会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在小朋友的眼里,蒲公英是朵脆弱、纯洁的花,但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蒲公英就是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因为蒲公英的根部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而且绿色的叶子跟常见的蔬菜也没什么两样。

所以在那段艰苦的时期,人们常以蒲公英充饥,并且开发出了蒲公英的多种吃法,就比如:凉拌、炒制、煮汤或者像洋槐花一样制成蜜饯。

但除了能吃之外,蒲公英最大的价值就是用药,而且它可以说是“浑身是宝”。

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等功效,它的叶子是一种寒性食材,所以对热性疾病有抑制作用,就比如上火导致的双目赤红、肝火旺盛等症状。

再就是蒲公英的根,现在的医学认为,用蒲公英根泡水喝,可以缓解肾炎引起的水肿、乳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等疾病。

至于蒲公英的花,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不能食用的,所以在采摘时都会将其择掉,可其实蒲公英的花也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当出现皮肤红肿、疼痛时,用蒲公英花捣碎成泥敷在患处,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对于这样一株用处良多,并且获取成本较低的植物,人们自然是非常喜爱,但从蒲公英的功效可以看出,它只对一些“小病”有缓解效果,至于更大的疾病,蒲公英或许就无能为力了。

然而,外国一个大学的教授,却通过一项研究直接将蒲公英抬升到了“抗癌”的高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们对蒲公英的开发太浅了吗?

蒲公英抗癌?

其实关于“蒲公英抗癌”的话题,最早出现在国外一个叫做《health eternally》的网站里。

网站中宣称,某加拿大学者研究发现,蒲公英可能具有抗癌功能。

此消息一出,顿时就引来了世界各国网友的注意,毕竟作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癌症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特效药。

很快,国内的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个消息,并且通过翻译和调查,最终锁定了加拿大温莎大学的Pandey教授。

因为在这之前,Pandey教授曾对蒲公英有过深入的研究,并且他在研究中发现,“蒲公英提取物杀死了大面积的某癌细胞”。

然而,“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本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植物提取物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除植物中的杂质,提高成分的纯度,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很难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

但最关键的是,Pandey教授进行的是体外实验,意思就是他将蒲公英根的提取物,与癌细胞放在一起,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大片的癌细胞被杀死。

可在体外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涉及完整的生物体,所以蒲公英根究竟能否在更为复杂的人体内杀死癌细胞,仍都是未知数。

但不知是何原因,这个研究结果在公之于众后,就被夸大为《科学发现蒲公英根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癌细胞》。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没有依据的说法就是茶余饭后的一个奇闻趣事,可对于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人来说,它就仿佛变成了救命稻草。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理性地看待事物,蒲公英虽好,但并非灵丹妙药,不然的话科研人员也没必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攻克癌症了。

总的来说,加拿大学者的研究为蒲公英提取物,在抗癌领域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个方向,但临床应用遥遥无期,蒲公英抗癌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况且,虽然蒲公英浑身是宝,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以下三种人要尽量远离蒲公英

首先就是脾胃虚寒的人尽量不要碰蒲公英,因为蒲公英属寒,脾胃虚寒的人在喝了蒲公英茶后,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其次就是容易过敏的人,因为蒲公英不光是一种野菜,它更是夏天盛开的花,如果对花粉过敏的人在服用了蒲公英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咳嗽、皮肤瘙痒等症状。

最后就是低血压的人。曾有研究证明,蒲公英含有降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人群是有益的,可对低血压人群是有害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例假期间也不能服用蒲公英。

总结: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蒲公英的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这并不代表它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所以一定要理性看待不能听风就是雨。

而且,对于患癌人群来说,已经有例子证明,愉悦的心情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以不要过度信赖某一种药物,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才是获取健康的正确途径。

参考资料:

1 阅读:175

漫悠芸端的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