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春雨绵绵,不知不觉中,距离“清明节”,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曾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只是与其他三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不同的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是“祭祖”。
在这天,不论你是寒窗苦读的学生,还是在外打拼的精英,也或者是腰缠万贯的老板,都得回家上坟。

不过,2025年的清明节似乎有些不一般,它不仅是六十年一遇,还遇上了双春年闰六月,正好对应了“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惹得祸上门”的俗语。
那么,今年清明节到底能不能上坟?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代王侯将相的“墓祭之礼”以来,距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其实最早,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而它之所以会演变成纪念先祖的节日,则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两个节日的习俗也逐渐融合。
不过,最开始两个节日是完全不同的,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所以就有了寒食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紧邻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就被视为一个整体,也融合了两者的传统习俗,比如:扫墓、踏青、拜祖等。

一般情况下,清明节会落在4月5日或4月4日这两天,而从日期上来看,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与“祀”同音,与祭祖的主题十分相近。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却是十分特殊。

六十年一遇
2025年的清明节很不一般,因为它是“六十年一遇”。

自古以来,我国都传承着干支纪法,也就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组合起来,一共形成了六十组。
然后一年对应一个组合,就这样周而复始不停地循环,就好比2025年是乙巳年,可下一个乙巳年就是2085年了,这也就是常说的“六十甲子一轮回”。

双春年
其次,最特殊的就是“双春年”的现象出现。
双春年也就是指在一个农历年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农历和阳历的时间差异造成的。

众所周知,农历是根据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复合周期制定的,全年有354天或355天。
可公历却是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而制定的,一年有365天或366天,所以农历的一个月是29.5天,而公历的却是30天。

虽然只差了0.5天,但一年就差出了11天,再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农历和公历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拉越远。
为了平衡农历和公历的关系,农历年中就出现了闰月,从而使得年初和年末各有一个立春节气。
第一个立春是在“2025年2月3日”,第二个立春是在“2026年2月4日”,处在同一个农历年中。

闰月年
上面提到,农历年的长度和阳历年的长度不完全一致,所以古人就用闰月来填补之间的空隙,就像“三年一闰,五年两闰,七年三闰”。
而闰月的设置规则是,在农历中如果某个月份没有包含二十四节气中的任何“中气”,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偶数节气,那么这个月就被定为闰月。

从日历中可以看出,今年农历六月后的月份中只有“立秋”,没有中气“处暑”,所以这个月就被定为“闰六月”。
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闰六月出现的次数很少,频率也不固定,可能相隔19年,也可能相隔38年或者更短的时间。

前两次闰六月分别出现在1987年和2017年,而根据推算,闰六月下一次将会出现在2036年,实属罕见。
可老话常说“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惹得祸上门”,那今年的清明节到底能不能上坟呢?

这个说法源于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背景,因为在古人看来,闰月其实是一个“虚月”、“霉月”,不属于正常的月份序列,所以在闰月进行的活动可能会带来不吉利的影响。
除此之外,闰月也被认为是“重月”,在这个月中进行重大活动,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犯重”行为。

可清明节又是纪念先祖的重要日子,所以古人就认为在闰月清明上坟,可能会扰乱祖先的安宁,从而会招来灾祸。
当然,这只是民间向往美好生活、趋利避害的一种体现,并没有科学的证明。
再说了,闰月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农历和公历,对清明节上坟没有太大的影响。
如果实在是比较在意这个说法,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前三后四”,也就是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进行扫墓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开不吉利的说法,还能完成祭祖的心愿。

虽然关于上坟的时间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但去上坟的人却是值得注意的,而今年的清明比较特殊,有4人最好不要去。

第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
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年过七十不上坟,年过八十不吊孝”的说法,因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无法再长途跋涉的去上坟。

再加上,面对亲人的坟墓难免会触景生情,这对情绪脆弱的老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七十岁以上的人不能上坟,也是为了体现孝道,毕竟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孙子都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去承担上坟的事情,所以这也是尊重老人、孝顺老人的体现。

第二个:12岁以下的孩子
因为12岁以下的孩子,身体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墓地阴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太小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墓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且恐惧的地方,所以很有可能会让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最重要的是,在祭祖时不能乱说话,可小孩子哪里弄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不论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还是为了避免孩子说出一些对先祖不敬的话,都不应该让他过早地去上坟。

第三个:孕妇
在面对亲人的坟墓时,难免会波及到情绪,而对于孕妇来说,她的情绪波动会对腹中的胎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孕妇过于悲伤,最好还是不要去上坟。
还有一个原因是,孕妇的行动不便,不能过度劳累,所以上坟扫墓就不适合孕妇来做,如果实在是有需要,可以请亲戚代为祭拜或遥祭。

第四个:女婿
在古代社会中,家族制度主要围绕血缘关系建立的,可女婿是个没有血缘的外姓人,所以不被允许参与上坟等活动。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相信祖坟的风水会影响家族的运势,如果外姓人参加会破坏家族的风水,从而影响到后代富祉的积累。

第一个:清明节当天可能会很冷
老话常说:“三月清明冻死牛”,意思就是,清明落在农历三月的话,气温回暖较慢,天还是比较冷,而从日期上来看,今年的清明是4月4日,农历3月初七,所以清明当天可能会很冷。

第二个:要合理安排上坟时间
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有三天假期分别是:4日、5日、6日,并且刚好与周末接轨。
可从干支纪法上来看,4月5日这天是“乙巳年、庚辰月、甲辰日”,按照习俗,这天被称为“建日”,不能用于祭祀、祈福等活动。
如此说来,上坟的时间应该安排在4日或6日,这无疑是又打乱了很多人的假期安排。

清明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子孙后代献上鲜花、祭品,清扫墓地的行为不仅凝聚了家族的向心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