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如何放疗
子宫内膜癌通常首选手术治疗,然而,对于部分存在严重内科并发症而无法耐受手术之人,亦或极度肥胖者,可将根治性放疗选定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子宫内膜癌的根治性放疗采用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联合运用的方式,且以腔内照射为主。外照射的方法与子宫颈癌相仿。腔内照射是将放射性核素放射源放置于较小的容器之中,通过遥控后装技术来开展腔内后装治疗。

腔内治疗的剂量经过精密测算,每周一次,分 6 至 8 次进行,必要时需适当补充阴道腔内照射,以降低阴道复发的概率。子宫体的大小会对疗效产生影响,子宫越大,宫腔单管放射治疗者的靶区剂量分布越不均衡,疗效越差;反之,子宫较小则疗效相对更佳。鉴于宫腔形状的作用,当距离宫腔所置入的管状容器较远的子宫角剂量达到肿瘤致死量时,距离放射源较近的子宫峡部及颈管受量则较大,可能引发放射性坏死、宫腔积液、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并且有时坏死的表现与肿瘤未控或复发难以分辨,此乃当前子宫内膜癌单管腔内放射治疗剂量难以把控,以及随诊时需要加以留意并应当给予恰当处理的问题。倘若肿瘤累及宫颈和宫旁组织致使手术困难,可先行术前放疗。
术后若存在术中残留病灶者、肿瘤浸润宫体肌层厚度超过 1/2 者、盆腔有淋巴结转移者、细胞分化差或标本切缘呈阳性者、宫颈管及阴道内有浸润者,对于此类患者皆需施行术后放疗。具体涵盖术后体外照射以及术后腔内照射。术后体外照射主要为全盆体外照射。需采用术后阴道腔内放射治疗的患者,可在术后约两周之时开启(即阴道伤口大致愈合之后),分 3 至 4 次完成。术后腔内照射:在术后标本检查当中,若阴道切缘存有癌组织或切缘与癌组织相近者,术后应当补充腔内放疗。

子宫内膜癌放疗效果怎么样
子宫内膜癌因解剖和生物学特性的特点,导致其生长缓慢扩散转移晚,而临床症状出现得较早,故确诊相对容易。80%的患者就诊时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总体疗效较好。
I期惠者5年生存在72%,随着期别的增高5年生存逐渐下降,期仅为B5%。每个期别的5年生存率相差20%左右,期别越晚扩散转移率越高,预越差。组织分级对预后影响明显,组织化越低,淋巴转移及阴道复发概率越意,肌层浸润深度越深,预后越差,内1/3 浸润5年生存在 77%,中 1/3 受润5年生存在73%,外1/3浸润5年生存在15%。子宫内膜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其有明显差异,两组相差!倍左右。术中腹腔冲洗液及腹积的细胞学检性者其5年生存率49%,阴性者可达81%。
子宫内膜癌单纯放疗,治疗疗效明显低于手术组及手术加术后辅助放疗组。但单纯手术组患者选择多为晚期患者。而单纯手术治序与手术加放疗的差别在于,加放疗组的阴道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平均5年生存率为76%。阴道复发率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