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提出进军东北的方针,大批精英干部和大批主力部队进入东北。然而,东北战场的开局并不是很顺利,当时彭真担任东北局书记,林彪是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却并不是东北局委员。
1946年5月,彭真致电中央并致电林彪,提出了一大串东北干部的分工,比如建议东北局和北满分局合并,由林彪去前方,由罗荣桓统一后方领导,等等。
(林彪、彭真、刘亚楼和谭政)
对于南满军区的情况,彭真建议,由萧华担任政委,林枫担任南满分局书记,并请调许世友来担任军区司令员。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彭真怎么会想到把许世友调到东北去呢?
彭真是山西人,是党内的高级知识分子,长期在白区,在大城市从事革命工作,而许世友是河南人,从小没有怎么读过书,一直在前线奋勇杀敌。虽然都是为革命工作,可是他们的工作方法,工作区域,都完全不同,二人几乎也没有什么交集。
那么,彭真为何想到许世友呢?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许世友名气大,战功大,他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猛将,在陕北又闹过抗大风波,还因此被判了刑,进入胶东,许世友打红了半边天。彭真作为中共七大选出的政治局委员,党的高级干部,不可能不知道许世友的大名和他的事迹。
还有第二个重要原因,南满军区的部队,主要是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很多都是从山东战场调过去的,仅许世友领导的胶东军区就渡海过去了10个团。
(许世友在山东)
像第四纵队的司令员吴克华曾经就是许世友胶东军区的副司令员,还有当时还名不见经传后来却天下闻名的张万年,也是从胶东军区调过去的。
如此以来,彭真想到许世友,那就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了。南满军区的部队好多都是许世友带出来的兵,都是许世友的老部下。如果让许世友来南满,他一定能够带好部队打好仗。
眼下,东北要打大仗,尤其是南满,却缺乏能打仗的将领,调能征善战的许世友加入南满军区,对整个东北战场的局势将会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读者朋友们,也可以设想,如果许世友来到东北战场,他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至少也是纵队司令员,甚至兵团司令员吧。
但是,当天,中央就给彭真回电了,毛主席只批准了彭真的第一条建议,那就是东北局和北满分局合并,其他的一条也没有批准。显然,毛主席并不认可彭真的这个干部分工建议,也不同意把许世友调到东北去当南满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是毛主席的爱将,也是他的一把尖刀。对于许世友的能量,毛主席比任何人都内心洞然,许世友就是开山的猛虎,镇山的太保,一定要把他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
(许世友陪同毛主席在山东曲阜)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战场的那么多名将都去了东北,这是中央的调令,可是毛主席没有让许世友去东北,甚至狠心地从许世友麾下抽走了10个团,基本上把许世友领导的胶东军区给抽干了,许世友成了光杆司令,却仍然没有命令让许世友去东北。
为什么呢?把许世友留在山东,更能发挥他的价值。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胶东这个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陆上去东北,要经过山海关,那很不好走,后来国民党军队就占领了山海关。
陆上不好走,可以走海上,大批将士都是从胶东渡海去的东北。你说,胶东有多重要?一旦失去了这个桥头堡,进军东北都很难。有许世友坐镇胶东,甚至整个山东的全盘棋就活了。
山东是华北和华东两大战场的结合部,直接影响着东北战场。解放战争三年,许世友长期坐镇山东,和国民党军队对峙,厮杀,直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解放了济南,活捉了王耀武。
所以,毛主席没有同意彭真的建议,后来是萧劲光担任了南满军区司令员,带领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打赢了四保临江战役,保住了南满根据地。建国后,萧劲光成为共和国十大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