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养老金的讨论越来越多,特别有两个数字,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个是农民平均养老金是城镇职工的十四分之一,还有一个是农民的养老金有90%来自财政,这令很多人感到惊讶,那么这数据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是真的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在我国,目前农民的养老金水平是比较低的。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到的数据,2024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240元,大约是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十四分之一,可以看到农民的养老金依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这个数据确实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为什么两者的差距会这么大?这就涉及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的区别了。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按月缴费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单位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16%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缴费,进入养老金个人账户。而对于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需要自己承担单位缴费部分,目前每年最少也要缴纳1万多元,并且缴费金额一直在增长。办理退休的时候,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计算出基础养老金,再根据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把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退休人员每个月实际领取的养老金。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照年度缴费的,每年的缴费标准分为多个档次,最低的只有200元,而目前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最低的缴费档次。个人缴纳的这部分钱进入养老金个人账户,退休后按照账户里的余额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200元缴费15年,那么也就交了3000元,60岁的时候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3000÷139=21.6元。而城乡居民也是有基础养老金的,这部分完全是由财政负担的,2024年国家基础养老金是123元,再加上由省级财政负担的省级基础养老金,市级财政负担的市级基础养老金和县级财政负担的县级基础养老金,最终金额差不多就是240元,计算下来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就差不多是10%。
可以看到,城镇职工的养老金虽然高,但是缴费金额也很高。而城乡居民的养老金低主要是因为个人选择的缴费标准低。因此之前有专家提出要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逐步追平到城镇职工的低线,这其实是不太实际的。如果城乡居民的缴费标准这么低,领到的养老金和城镇职工一样,那么所有的灵活就业人员应该都会选择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将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造成巨大的打击!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民的养老金水平比较低,大约是城镇职工的1/14,这主要是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比较低,一年只有几百元,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年至少上万元,因此到龄后的待遇肯定有差别。目前城乡居民如果按最低标准缴费,到龄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二十多元,由各地财政支出的基础养老金则高达二百多元,平均下来有90%来源于财政!
农民有土地,可以生活。还有养儿防老的习俗。
同一个村的有教师医生公务员,也有开豪车住别墅的老板,还有贫困户低保户。社会很公平。为什么现在网络上越穷越有理。好像别人欠你的。?
农民那有(平均)养老金2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