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 3 月 1 日至 2 日发生的 “4 号桥反击战”,以其极端的残酷性、重要性和其重要的历史、军事价值而成了永载军史的一场战斗。成都军区第 50 军 149 师在此战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与越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以伤亡约 300 人的代价,歼敌 340 余人,成功夺下四号桥,在敌人防线上撕开了关键突破口。
当时,对越自卫还击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东线广州军区部队猛攻谅山,西线昆明军区部队向沙巴、郭参方向突击。在西线红河以西,昆明军区指挥第 13 军及配属部队进展顺利,相继攻占多个重镇,基本完成歼击越军步兵 345 师的任务。而从莱州省方向增援老街、柑塘的越军步兵 316A 师因代乃阻击战受挫,在 10 号公路沿线徘徊,构筑工事建立防线。在此情形下,昆明军区前指抽调预备队第 50 军 149 师进入战斗,要求其歼灭立足未稳的敌 316A 师,并夺取沙巴县城。
149 师向沙巴发展进攻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极为险峻。战区周围高山林立,海拔多在一两千米,且越往沙巴地势越高、坡度越陡。山间峡谷纵横,谷宽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林木植被茂密,观察与通行都极为困难。该地区道路稀少,主要依赖 10 号公路和几条山间小路。10 号公路作为重要交通干线,东起谷柳、柑榶,西至沙巴,长约 30 公里,与外约姆河平行,公路北侧为山地,南侧是峡谷与河流,地势险要。
四号桥地区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此处河水较深,车辆只能通过桥梁通行,位置至关重要。防守此地的越军为一个加强营,他们依托桥周围高地构筑了土木质掩蔽部、暗火力点、堑壕和散兵坑,并以交通壕相连,配备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40 火箭筒、无坐力炮、迫击炮等多种火器,形成了远近、正侧、返射相结合的多层交叉火网,重点控制公路与四号桥。外约姆河对岸高地的越军也可从翼侧以迫击炮和高射机枪提供支援。
3月1日凌晨,149 师先头步兵 446 团 2 营在向四号桥地区开进时,由于友军移交防区出现严重纰漏,误以为已占领的三号桥就是四号桥地区,故而按照国内行军模式,大摇大摆地以四路纵队密集并行。当行至四号桥时,突遭越军两个加强连依据有利地形工事的重火力伏击。二营顿时陷入困境,伤亡惨重,被越军 “包饺子”。但二营战士们不畏牺牲,在带队副团长和营领导指挥下,就地组织反击,英勇顽强地与越军展开激战,经过长达 9 个多小时的艰苦战斗,终于攻占四号桥东北无名高地,歼敌 153 人,成功稳住阵脚,为后续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月 2 日上午,在师炮兵团的火力支援下,步兵 446 团 1 营向四号桥西南无名高地发起攻击。经过 3 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成功夺取该高地,歼敌 102 人。与此同时,149 师步兵 445 团 3 营、1 营也相继投入战斗,在炮兵和坦克的有力支援下,对四号桥地区其余残敌展开全面攻击。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 4 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最终肃清了该地区残敌,歼敌 90 余人。
在战斗过程中,50 军副军长刘广桐、149 师长康虎振以及 446 团和 445 团的领导纷纷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在越军密集火力的扫射下,镇定自若地指挥作战。他们的存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军心,使部队在困境中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炮兵在这场战斗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149 师炮兵团在支持步兵作战时,采取了违反炮兵常规 “安全界” 的抵近射击战术,即所谓的 “大炮拼刺刀”,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却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之举。149 师的火炮直接开到步兵前沿阵地进行抵近射击,炮兵参谋刘中林在面对射击安全界的难题时,经过冷静思考和精准计算,指挥 122 榴弹炮采用 “虚设试射点”、“目测偏差法” 进行射击修正和转移射,成功摧毁了越军支撑点,且未误伤己方步兵。
在这场战斗中,还有许多令人动容的场景。如 446 团二营在遭受越军重火力三面伏击时,曹辉烈士随坦步协同作战,搭乘坦克冲锋时,不幸被越军重机枪扫射落地牺牲。曹辉是 446 团团长曹从连之子,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团并肩作战,曹辉的牺牲令人痛心疾首,但也彰显了曹家满门忠烈的英雄气概。曹团长强忍丧子之痛,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展现了一名军人的坚韧与担当。
“4 号桥反击战” 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给参战老兵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战斗中,战士们长时间处于饥饿、寒冷和疲劳的状态,绷带、止血带用尽,只能用衬衣布条包扎伤员。许多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战士们眼睁睁看着朝夕相处的弟兄离去,心中充满了悲愤。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敌我双方的战士扭打在一起,战斗的残酷性可见一斑。
战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对此次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指挥员是部队的灵魂人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牢牢掌握部队、提高警惕、英勇沉着,如此才能争取战斗的胜利。149师446团2营在地形不熟、天黑雨大、突然遭敌狙击的不利情况下,各级指挥员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紧紧掌握部队,较好地实施指挥。部队集中兵力火力及时抢占了有利地形,压制和摧毁了敌火力点,最终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