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封面新闻报道,前不久,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迎来首场庭审,尹锡悦亲自出庭,坚决否认检方全部指控。这一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尹锡悦若“内乱罪”成立,依据韩国法律,最高面临死刑判决。
2024年12月3日晚,时任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实施“紧急戒严”,此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韩国政坛掀起惊涛骇浪。在韩国正常的政治运行体系下,如此紧急且重大的决策极为罕见。而仅仅6小时后,在各方巨大压力下,尹锡悦又宣布解除戒严。这一戏剧性的举动让韩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都深感惊讶与困惑,也为后续他面临的法律危机埋下伏笔。
尹锡悦(资料图)
12月14日,韩国国会迅速行动,通过了尹锡悦总统弹劾案,他的总统权限当即被停止。韩国检方也随之介入,深入调查尹锡悦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最终以“涉嫌发动内乱”对他提起公诉。
在4月14日的庭审现场,检方花费1小时7分钟,详细阐明了公诉要点。检方指出,尹锡悦根据违宪、违法的戒严布告令,禁止宪法机关行使权力,妄图消除政党制度,以扰乱国家宪法为目的引发暴动,还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等人暗中共谋。检方认为,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这一行为,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尤其是派出军队和警察封锁国会这一举措,是对国家宪法的公然扰乱。
面对检方强有力的指控,尹锡悦及其律师团队全力反驳。尹锡悦亲自发言,时长累计达93分钟。他反复强调,紧急戒严状态仅仅维持了几个小时,且是以“和平的、向国民传递信息”为目的,自己并非为长期执政而宣布戒严,更未向军人发放实弹,还指示要绝对避免与平民冲突。他坚称,将仅持续数小时就结束的事件定性为内乱,完全不符合法理。
在回应派出军队和警察封锁国会这一关键指控时,尹锡悦辩称,自己只是派出少量警力,以当时的警力根本不足以完全封锁国会,而且“能进去(国会)的人都进去了,但国会议长和在野党党首却一边拍照,一边表演了翻越国会围墙的秀” 。
此外,尹锡悦试图将责任推卸给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声称金龙显误解了自己发出戒严令的目的。他表示,原本只计划派出250名士兵维护国会秩序,但金龙显却认为可能需要数万军人参与。尹锡悦还否认自己制定抓捕名单、要求反间谍部门参与行动,称这些都超出了他的授权范围。
尹锡悦(资料图)
在庭审过程中,检方传唤了两名关键证人——韩国陆军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长赵成贤和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赵成贤作证称,在紧急戒严当晚,他接到时任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李镇雨的命令,要求带领下属进入国会主会议厅内部“把国会议员们拉出来”。金亨基也证实,自己在紧急戒严当晚接到特种部队第一空降旅旅长李相贤下达的命令,要带领特战队员“进入国会内部,把议员们拉出来” 。
这些证人的关键证词,对尹锡悦极为不利。然而,尹锡悦却当场表示反对,质疑证人出庭的顺序和时机,认为应先传唤直接接到他指示的人作为证人。但检方反驳称,举证责任在检方,检方以最合适的方式提交了举证计划,证人的出庭顺序和选择应受到尊重。
从韩国法律层面看,“内乱罪”性质极其严重。依据韩国刑法第87条,内乱罪主谋可被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甚至死刑,参与者最低也会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一旦法院判定尹锡悦“内乱罪”成立,他极有可能面临极其严厉的刑罚。
此次案件中,韩国法院的态度也备受关注。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尹锡悦的案件,这一做法与以往韩国前总统审判多采用公开庭审的情况不同。法院考虑到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特别允许尹锡悦搭乘的车辆直接驶入法院地下停车场,并禁止媒体在法庭内拍摄。在之前弹劾尹锡悦的判决书中,也明确指出,即便考虑尹锡悦主张的所有情况,在宣布戒严时,也不存在客观正当化的理由,这从侧面反映出法院对尹锡悦行为的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认定他有罪。
尹锡悦(资料图)
从韩国国内政治局势来看,尹锡悦在被罢免总统职务后,失去了司法豁免权,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一项指控。韩国法律界普遍认为,他还将面临涉嫌滥用职权等多起诉讼。此前,韩国警方就表示有必要以嫌疑人身份传讯尹锡悦,调查他涉嫌1月动员总统警卫处阻止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和警方执行拘留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