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莲藕妖与菱花精

长岳和文化 2025-02-23 20:06:50

在河南商丘,有一人唤作宋文学,人如其名,对文学痴迷不已,且颇具才华。平日里,他最爱吟诗作对,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间美好的向往。

曾经,宋文学客居禹航,在那风景如画的湖边搭建了一间小屋,就此安顿下来。每至夏秋交替之时,湖中的莲花便肆意绽放,那粉嫩的花瓣、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宋文学对莲花情有独钟,每当此时,他都满心欢喜,每日都要赋诗一首,将莲花的神韵与风姿,用笔墨一一记录下来。

一日,宋文学像往常一样,靠在门边,极目远眺,欣赏着满湖的荷花。忽然,他的目光被湖中的一叶小舟吸引,只见舟上有两位妙龄女郎,一位身着红衣,一位身着紫衣,她们身姿轻盈,容貌绝美,宛如仙子下凡。那采莲的动作,优雅而曼妙,仿佛与这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宋文学看得入了神,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涟漪。

自那以后,两位女郎每天申时都会准时出现,酉时才离开。起初,宋文学心中虽有万般好奇与倾慕,却始终不敢上前搭话。然而,日复一日的相见,让他们之间渐渐有了一种微妙的熟悉感。终于有一天,宋文学鼓起勇气,朝着小舟喊道:“你们每日来采莲,划着这小舟,看起来实在危险,为何不一次多采些呢?” 两位女郎只是相视一笑,并未作答。宋文学见状,又接着说道:“我就住在这附近,二位姑娘不妨来我家中吃杯茶,稍作歇息如何?” 红衣女郎依旧沉默不语,只是专注地采着莲,还催促着紫衣女郎赶紧离开。紫衣女郎却笑着说:“他既然如此盛情,我们不妨去一趟,看看他如何招待我们。” 宋文学听了,心中大喜,连忙殷勤地招呼着。

宋文学身边的仆人看到这两位美丽的姑娘,惊讶不已,问道:“这两位漂亮姑娘是从何处而来啊?” 宋文学生怕仆人坏了好事,连忙骗他说:“这是我家中的姐妹,此番前来是要拜访客人,你切勿声张。你只需听我的吩咐,准备好酒好菜,到时候我定有重赏。” 仆人答应一声,便去厨房催促做饭了。紫衣女郎见状,开玩笑地说:“都说书生迂腐,我看你说起谎话来,可是一点都不费劲呢。” 宋文学听了,尴尬地笑了笑。

不多时,饭菜便准备好了。三人围坐在一起,两位女郎对宋文学极为亲近,言语间还不时地挑逗着他。宋文学心中既欢喜又紧张,吃饭时,他忍不住问道:“不知二位姑娘芳名,家住何处?” 红衣女郎笑着回答:“我叫藕花,这是我的婢女菱花,我们都是本地人,家就在不远处。” 当晚,两位女郎并未离去,宋文学与她们共度了良宵。

次日清晨,鸡叫声响起,天渐渐亮了起来,两位女郎起身要走。宋文学苦苦挽留,藕花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说道:“承蒙公子厚爱,我们心中感激不尽,也想多留些时日,可我们必须得走了。看公子也是豁达之人,我们便实话实说,希望公子不要见怪。其实,我们并非凡人,而是花妖。公子若不害怕,可到湖中寻找,在众多莲花中有一朵格外红艳的,下面有一簇菱花,将它们移到家中,注意不要伤到根茎叶,放在盆中,用湖水浇灌,还要避免猫狗打扰,更不能让恶人看到。如此,我和菱花便能与公子朝夕相伴了。” 宋文学听后,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满心欢喜,暗暗将这些话记在了心里。

天亮后,宋文学雇了一艘小舟,在湖中仔细寻找。果然,他找到了那朵红艳似朝霞、香气迷人的莲花,以及下面与众不同的菱花。宋文学大喜,赏了船夫,小心翼翼地将花连泥挖起,放在家中的巨瓮中养着。此后,他闭门谢客,每日都守在花前,满心期待着两位女郎的到来。

然而,三天过去了,两位女郎却始终没有出现。宋文学心中开始有些怀疑,难道她们骗了自己?可他又觉得她们不像是会说谎之人,心中忧闷焦虑,却又毫无办法。第四天中午,宋文学正在午睡,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只见两位女郎已经来到了床前。藕花歉意地说:“承蒙公子悉心照料,我们感激不尽。只是我体质娇弱,前几日奔波劳累,所以休息了几日,让公子寂寞了,实在过意不去。” 宋文学连忙说:“只要能与二位姑娘长相厮守,一时的等待又算得了什么。我活了几十岁,一直诸事不顺,如今能与二位相伴,虽死无憾。” 藕花听了,十分感动,说道:“名利皆是虚幻,人生短暂,若不及时行乐,即便活上几百年,也不过如同过了一两天,实在毫无意义。” 菱花和宋文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从此,三人形影不离,关系愈发亲密。两位女郎情同姐妹,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宋文学有时甚至都难以分辨。一日,宋文学有事外出,恰好两位友人来访。他们见家中无人,却发现巨瓮中的菱花十分漂亮,一时起了贪念,便将菱花采走了。傍晚,宋文学回来后,藕花哭着将此事告诉了他,还说如果不及时救菱花,自己也活不下去了。宋文学听后,大哭起来,焦急地问藕花该如何救菱花。藕花说:“将她的根埋在土中固定,每天清晨在她跟前念诵八十一遍‘观音咒’,一年之后,菱花便能重生。” 宋文学听了,赶忙取来湖中的泥和水,精心培育菱花的根,每天早晨都虔诚地念咒。

一年后,菱花果然重新绽放,菱花姑娘也再度出现在宋文学面前。虽然她看起来比之前清瘦了些,但姿态却更加娇艳动人。三人相见,悲喜交加,有说不完的话。自那以后,宋文学在两位女郎的陪伴下,神清气爽,读书也更加得心应手,看过的内容几乎过目不忘。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冬天到了,大雪纷飞,严寒刺骨,两位女郎再也没有出现。宋文学每日独居,夜晚常常暗自落泪。白天,他就守在巨瓮前,默默祈祷着春天的到来。终于,夏天来临,湖中的莲花再次盛开,可宋文学却只看到了藕花。藕花形容憔悴,头发凌乱,宋文学心疼地将她抱在腿上,为她擦拭眼泪,整理鬓发,问道:“你为何如此憔悴?菱花怎么没有和你一起来?” 藕花哭着说:“公子还记得菱妹,她没能扛过这严寒,已经冻死了。我也险些性命不保,虽然现在还活着,但也时日无多了,恐怕要与公子永别了。” 宋文学听了,心痛如绞,几乎昏厥过去,只因藕花还在身边,他才强撑着一口气。

藕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宋文学心急如焚,赶忙请了郎中前来诊治。郎中一见到藕花,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一时竟失了神。他勉强为藕花诊脉,却发现脉象与常人不同,心中疑惑不已,于是随便开了一副药便匆匆离开了。然而,郎中对藕花念念不忘,每天都偷偷在附近张望,希望能再见她一面。

一日,宋文学外出办事,傍晚时分,郎中看到藕花独自在湖边徘徊。他越看越心动,终于按捺不住,冲上前去抱住藕花,想要将她掳走。藕花拼命挣扎,慌乱中跳入湖中。郎中见状,急忙伸手去抓,只听 “咔嚓” 一声,藕花的脚竟断了,变成了一节莲藕。郎中惊恐万分,这才知道她是莲藕成精。

郎中以为宋文学不知情,急忙跑去告诉他。宋文学又怒又恨,赶到湖边痛哭着寻找藕花,却始终一无所获。他气急之下,想要报官,可又想到藕花是妖,只好忍了下来。第二天清晨,宋文学再次来到湖边哭泣,忽然看到一朵莲花浮出水面,那断藕还连在上面。他哭着将莲花抱回家中,种在盆里。然而,第二天莲花便枯萎了,宋文学无奈,只得将莲花和藕埋葬。

此后,宋文学便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有人说,他是追随藕花和菱花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有人说,他因思念过度,抑郁而终。但无论如何,他与两位莲花妖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却在禹航的湖边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奇幻而又浪漫的传说。每当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之时,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宋文学与两位女郎在湖边嬉戏的身影,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

0 阅读:19

长岳和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