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各地相继召开“新春第一会”,传递出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强烈信号,提振了发展信心。
从新年目标任务看,不少省份把抓项目、拉投资作为“稳中求进”的重要抓手。例如,北京市围绕一季度“开门红”推出6项稳增长专项行动,包括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提出实施“六个行动”,其中重大项目谋划行动要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工程,推动项目建设快投产,为稳增长、增后劲提供支撑。项目是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也是政策实施、资金下达、项目启动的重要时段。各地要紧盯国家政策取向,谋划好重大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各地还把促进消费作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重要手段。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在春节假日消费的拉动作用下,一季度消费市场开局良好。从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结果看,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1%,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开展,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有望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仍需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改善预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各地还要进一步顺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激发文娱、旅游、体育等改善型消费活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和场景化的消费体验。
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从各地的“新春第一会”来看,无不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环境优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活。拼抢一季度“开门红”,要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服务好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实现近悦远来。各地各部门不仅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事。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审批难等现实痛点,要下决心大力解决,切实让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感受到政策温暖、工作到位、服务贴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各地要争先抓早跑好新年“第一棒”,干字当头力促一季度“开门红”,着力推动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从而实现“季季红”“全年红”。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