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的车比400V充电快一倍?参数是怎么骗人的!

汽车洋葱圈 2023-11-03 10:20:07

哈喽哈喽大家好!

新能源车时代,普通消费者买车需要的知识门槛越来越高了。燃油车时代的马力、扭矩、AT、DCT这些还没有完全搞懂。在新能源时代800V/400V、3C/4C电池、最高充电功率、最大芯片算力这些数据,又成了买车前不得不研究的重要参数。

大家之所以关注数据,是因为很多人相信,比起厂家的宣传和4S店销售的滔滔不绝,数字更可信,数字不会骗人。数字确实不会骗人,但经过人为整理发布的数字,就不一定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这个所有车企都玩命内卷参数、甚至不断发明新参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眼花缭乱的参数?哪些参数被我们误读了,或者说被厂商引导我们误读了?

800V比400V强一倍?

800V架构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好处很明显,简单来说就是:充电更快、电耗更低。我们此前专门聊过,大家可以点击链接回顾一下:《让充电和加油一样快,800V新车值得等吗?》

也正因此,800V成了车企们宣传的重点,以至于现在定位20万以上的电车,如果没有800V架构,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开发布会了。

但对消费者来说,大家对800V架构到底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具体使用体验的提升其实并不太清楚。但800V是400V的两倍,在普通消费者眼中,数字越大性能就越强,这一直是普遍认知。就像800马力就是比400马力强一倍一样,两个数字只要摆在那,就已经高下立判了。对800V的宣传中,也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这一朴素认知。

事实上在行业内只要系统电压范围在550-930V之间的,都可以称为800V。甚至小鹏G6因为车身铭牌上注明的额定电压只有551V,还引起了一波“真假800V”的争论。以至于后来的智己LS6直接打出了“准900V”和“准500V”的说法。

另外,就算达额定电压到了800V,充电速度也并不一定就是400V车型的两倍。因为充电速度还受很多因素制约,比如电流、电池、充电桩的电压,充电桩是否被分流等等。

800V车型充电速度理论上要比400V车型快,但究竟快多少,还要因车而异、因充电环境而异。

不过充电到底快了多少,电耗到底低了多少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很多网友已经形成了“非800V不买”这种观念。可以说车企对800V的宣传,成功的把大家引向了“参数崇拜”,把800V打造了一个足以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技术标签。

5C>4C>3C

说起新能源车市场,如果只提炼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卷”,卷的本质其实就是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以前大家卷续航、卷充电,如今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也成了厂家们内卷的重灾区。小鹏在G9上同时搭载了3C和4C电池两个版本,今年8月份,宁德时代又发布了全球首款4C磷酸铁锂电池,最近曝光的理想首款纯电MPV,更是已经用上了5C电池。

不过说实话,虽然车企们卷的厉害,但我相信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3C/4C/5C代表着什么。

3C、4C都是一个比值,是充放电电流÷额定容量的比值。例如100A·h的电池,用200A的电流充电时,其充电倍率就是2C。

简单理解的话,不管电池包容量多大,1小时充满电就是1C充电,二分之一小时充满电就是2C充电,五分之一小时充满电就是5C电池。

从字面上看,5大于4,4大于3,但5C到底比4C快了多少,4C到底比3C快了多少,其实很难说清。如果把充电速度比作一个木桶,800V和5C都是其中的长板,但实际的充电速度却取决于其它的短板。

我们曾经在小鹏自建的充电桩上,测试过搭载3C电池的小鹏G6四驱性能版。其标称续航为700km,我们在官方超充上充了10分钟,续航增加了236km。

对3C电池来说,10分钟理论上应该能充满50%的电量,也就是续航增加350km。但实际结果告诉我们即便在自家超充上,想实现理论上的3C充电速度也非常难。

但像800V一样,在车企和媒体一遍一遍的宣传下,在实际的充电场景中,5C到底比4C和3C快了多少其实并不重要了。只要大家都知道5大于4,那在高度内卷的市场里,先用上5C的厂家就算是赢了。

风阻系数低≠风阻低

新能源时代一个内卷最严重的灾区就成了风阻系数,原因是大家都在说低风阻可以延长续航。这种说法确实没错,但越来越卷的风阻系数到底增加了多少续航却没人说的清楚。

事实上,风阻系数低意味着续航长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对,就极具迷惑性。因为风阻系数只是个系数,风阻系数低并不等于风阻低。

其实风阻=(1/2)CρSV^2,ρ是空气密度,可以认为是不变的,C是风阻系数,V是车速,S是车辆正面投影面积。

所以一个车企至少要同时公布风阻系数和车辆正投影面积这两个指标才有意义。而有些车型只把风阻系数做低,但车辆投影面积却很大,比如现在很多MPV车型就很难把车辆投影面积做的很小,但也在纷纷内卷宣传风阻系数。

所以如今的风阻系数很多时候已经成了厂家为了内卷而内卷的参数了,其对续航能增加多少,在宣传中基本看不到,而车企纷纷把精力放在了用一连串的定语之后,凸出“同级风阻最低”。

写在最后

新能源车时代,大家缺少对车全新的评价维度和体系,只能透过参数评价分析。而不少车企就利用这样的机会,为了内卷参数而内卷参数,即便明知道很多参数并不是和体验呈正相关的,甚至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也在大肆宣传。

对消费者来说,这时候我们就要更加保持清醒,切勿陷入到参数崇拜的怪圈里,否则很容易掉入车企的话术体系,然后被牵着鼻子走。

最后大家对越来越严重的参数内卷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648
评论列表
  • 2023-11-03 15:09

    我觉得这个是以偏概全的意味

  • 2023-11-03 16:14

    我们要看未来,而不是盯着眼前的苟且

  • 2023-11-05 04:17

    说明造电车很赚钱嘛。各种资本都想分一杯羹。就像苍蝇闻到屎一样。我看价格还得斩一半才行

汽车洋葱圈

简介:揭穿各种汽车黑幕,赠送买车防忽悠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