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征兆?2025年黄河水不黄了,竟然变清澈了,是什么原因?

语蓉聊武器 2025-04-22 09:20:48

4月19日,热心网友随手一拍,就把黄河送上了热搜。从画面中可以看出,河道中的水流清澈见底,与人们印象中的泥沙翻涌大相径庭。

此番奇特景象,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说“黄河水清圣人出”,这是好兆头。可也有人说,“黄河水清,必有大灾”,接下来恐怕要凶险了。

那么,浑浊了千年的黄河水,为什么会突然变清?这种情况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在历史记录上,黄河水已经清澈了45次。此次再度清澈,是气候、人文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并非什么祥瑞,更不是什么凶险兆头。

黄河之所以浑浊不堪,不是因为水脏,而是因为里面携带了大量泥沙。

沿岸各大定居点中,都有关于黄河泥沙的说法。例如“一碗水半碗沙”,“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滚滚沙万里”,以及最广为人知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作为一条全长高达5687公里的大河,黄河流过的区域,几乎覆盖了小半个中国。

庞大的流量,给沿岸各地带去了大量水源及泥沙。泥沙沉淀后形成农田、冲积平原等等,水源则养育了包含人类在内的大量动植物。

除此之外,黄河那庞大的流量,还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电力。从官方发布的消息中可知,仅仅一个玛尔挡水电站,一年累积贡献绿色电力,就超过了35亿千瓦时。

玛尔挡水电站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用煤发电,需要消耗约107万吨标准煤,才能生产出同等电力。

黄河提供的水电,不仅为国家节省了海量煤炭资源,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出了大力。

如果把整个黄河流域所有水电站全部加起来,所提供的电力、节省的能源等等,将达到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正因为贡献太大,所以黄河从古至今,就被我们称颂为“母亲河”。

当然,黄河不仅贡献大,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大。

抛去最常见的洪灾不说,光是“泥沙多”这一点,就让人们头疼了上千年。

过去几百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飞速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每到下雨季节,就有大量泥沙被冲刷进黄河中。

这些泥沙被带到下游,经沉淀后逐渐抬高河床,对两岸居民区形成巨大威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开封的“地上黄河”。

为改善黄河情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大量植树造林。时至今日,该计划仍然在持续进行着。

几代人的汗水没有白流,如今,黄河沿岸治沙计划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黄土高原,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已经飙升至63%以上,并且未来还会继续上涨。

庞大的植物根系组成“地下长城”,牢牢锁住了高原泥沙,使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大大降低,客观上改善了黄河浑浊的现象。

除了植树造林外,我国还在上游拦河修堤坝,蓄水滤沙。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该工程除了可以调水发电外,还在治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利用“人工扰沙”方式,一个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足以保证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

如此一来,下游河道在人工干预和河水冲刷下,原本就有的河床,将被逐渐冲刷下去。一年两年或许看不出影响,但把时间线拉长到几十年、几百年,就可以看到威力了。

在整个黄河流域中,像小浪底这样的水利工程不计其数。大量水坝同时发力,每年可以在调节泥沙方面,做出难以想象的改变。

还是那句话,把时间拉长到百年高度,变化就相当惊人了。

当然,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筑坝调沙,都是人工手段。除了人的因素外,气候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黄河含沙量。

近些年来,全国降水带向北移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后,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也大大降低。没有大自然“火上浇油”,黄河含沙量大大降低。

就算还有少量泥沙被冲走,可在黄河庞大的流动能力、和大量水坝调节下,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各种因素综合下来,最终构成了黄河变清澈的结果。

换句话说,黄河水变清,是科学、自然、气候、人文等多重因素下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天意”。

所谓“黄河水清圣人出”,其实只是古人和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希冀。

毕竟,浑浊多年的黄河一朝变清澈,这巨大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总要找个由头表达出来。

人们期待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眼下场景又正好符合这一点,那么讨个口彩,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黄河水清,必有大灾”的说法,是因为有人将历史记载上的黄河水清澈年份,与历史重大事件强行联系起来,认为水清后,可能发生天灾人祸,所以不吉利。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只是个人臆想,并不能作为参考。

在黄河水变清澈的一切现实依据中,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大事件,其实是降水带北移。

往常雨水充沛的一些地区,可能在这一环境变化影响下,出现干旱现象。黄河流量也会因降雨量减少而变小,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发电、灌溉等产业。

有数据显示,过去五百多年间,每年流入黄河的水,大约可达400亿立方米左右。但现在这一数据,已经变成了200亿立方米。

泥沙含量减少,也会让下游冲积平原发展减慢。

不过,从当下科技发展来看,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和黄河泛滥、地上河等问题比起来,这些问题带来的麻烦,也要小上很多。

随着情况越来越好,未来,黄河水变清澈将不会再是稀罕景儿。

信息来源:

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首台机组贡献绿色电力超13亿千瓦时——金台资讯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百度百科

0 阅读:1332
评论列表
  • 2025-04-22 21:34

    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男儿一世穷。

语蓉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