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可怕,太可怕了!”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很久,可那名美国前官员,在回忆起2012年中情局在华情报网络被摧毁时,仍然心有余悸。
就连《华尔街日报》都不得不乖乖承认:美国间谍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能让大名鼎鼎的美国中情局都叫苦不迭,中国在反间谍上,究竟有多厉害?
2017年5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突然发文曝光:
美国中情局耗时多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辛辛苦苦串联起来的在华情报组织,早在2010年到2012年之间,就被中国一锅端了,前后共有30多名关键情报人员被捕。

截止该杂志发文时,美国新的在华情报系统还没能实现重建。
该杂志还说明了中国摧毁间谍组织的具体手段:破解中情局内部通信网络。

简单来说就是,中情局将布置在中东地区的情报通讯系统,拷贝下来用于和在华线人联系。
这份看似问题不大的“技术错误”,却意外导致通讯系统和中情局主系统连接到了一起。
尽管相连时间仅有几个月,但中国愣是抓住这千载难逢的“窗口期”,一举渗透进中情局主系统,并顺藤摸瓜,找到了在华情报组织。

没有人知道,中国那些技术人员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人们只知道,随着中国各项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侦破间谍的能力也直线上升。
美国再想渗透进来,形成体系化的情报组织,基本不可能了。
2020年,我国再次出手,成功抓捕75岁美国间谍梁成运,由此又拉开了新一轮中美情报大战。

可以说,梁成运的落网,对美国对华渗透计划又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中情局在此人身上投注的财力、物力,远超其他普通间谍。
早在1986年时,美国情报人员就盯上了在外留学的梁成运,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线人。

为了给梁成运包装出个好身份,中情局不惜耗费大笔资金,为他捏造了一系列体面身份,如:联合国官员,英国某大学留学生,著名华商,华侨社团会长、理事长,为美国州议员捐过款的政治热衷者等等。
在美国情报机构帮助下,梁成运以成功人士身份,频频接近我国赴美人员、驻美机构成员等等,套取了不少情报信息。

时间转眼就来到2020年。这一年,因为疫情缘故,我国暂时关闭了对外航线,导致美国难以及时获取我国信息。
情急之下,他们突然想到了梁成运这个杀手锏。在美国的安排下,已经75岁的梁成运顺利潜入大陆,并多次刺探搜集情报。

结果可想而知,我国早已掌握此人一切动向,在其暴露行踪后不久,就出动人手实施抓捕。
最终,这个在情报阵线活动了三十多年的“老把头”,成了中国监狱中的一员。
像梁成运这样经验老道的间谍,尚且逃不出我国手掌心,那些稚嫩间谍就更不要提了。

不说其他,单就进入2025年以后,我国就已经曝光了多起“抓捕间谍”消息。
前阵子,一位菲律宾间谍在我国军事设施附近转悠,妄图搜集军事情报。

国安部将其逮捕后,还顺藤摸瓜找到了另外两名菲律宾间谍。
菲律宾一个东南亚小国,很难靠几个线人提供的一些信息,就分析出有用情报。

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想,不少人都猜测,这极有可能是美国在利用菲律宾情报机构做事,或者是菲律宾主动搜集情报,上贡给美国情报机关。
此前不久,我国还查获了一起外包保洁员为了赚钱,故意联络境外情报机关,向他们提供偷拍来的单位机密信息。
结果还不等“大赚特赚”,国安部就发现了端倪,顺利破坏该案。

4月15日,我国再度对三名美国间谍发起通缉。
频频出手的背后,是越来越完善的反间谍手段。试想一下,如果我国在情报阵线上发展不够完善,手段不够丰富,能发现这么多端倪吗?

要说起中国反间谍的手段,其实从群众到官方,都已经有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处理思路。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梗,那就是举报间谍有可能获得50万奖励,也因此,不少人都干脆用“50万”来代替了间谍一词。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网络热梗,它能在不知不觉间,提高网友们的反间谍意识。自从互联网发达以后,网友立大功的案子就从来就没少过。
相较于网友们,官方手段就要专业很多。

自从智能识别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后,我们在面部识别、声音识别、信息收集分析等等方面,都开发出了新技术,用来追踪查找间谍。
这些方法省时又省力,只需极小的维护代价,就能让间谍在国内寸步难行。

间谍之所以被称为线人,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和上下游的人进行联系,将取得的情报传递出去。
如此一来,只需要抓到其中一个间谍,就能顺藤摸瓜,拿下整条线上的人。

哪怕被抓到的人坚持不开口,我们也能通过他的行踪轨迹,交易记录,通讯往来等等,判断出他的上下级是谁。
和传统的人力甄别间谍比起来,这种方法效率高了不止一倍。
另外,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对抗,在数据层面也有体现。

例如4月15日,遭到我国通缉的那三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间谍,就是在亚冬会期间,对我国赛事信息系统、黑龙江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网络攻击,结果被我们溯源追查出来,这才上了通缉榜。

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都想通过种种方式,获取我国重要信息。
这也意味着,反间谍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斗。只要还有国家打我们的主意,我们就不能放松对情报战线的坚守。

当然,维护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官方部门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能有反间谍意识,都能在生活中多一分警醒,那么间谍活动空间就会被最大程度压缩,直至寸步难行。
信息来源: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3位美国间谍被通缉,窃取我国大量机密——新浪财经
凯瑟琳·威尔逊等3名美国特工被悬赏通缉!曾多次对亚冬会、华为公司等实施网络攻击!警方:2所美国大学参与,操作系统后门疑被激活——每日经济新闻
11年前CIA在华情报网被打掉,美前高官回忆连呼三声“可怕”——观察者网
中情局30多名在华间谍被端,原因找到了——观察者网
美国“功勋”间谍在华落网!——国家安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