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自己本身就是能源大国,可自己国家为了能源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为了有效地提高能源生产,并且还要摆脱对华的依赖,建厂竟然找上了印度帮忙。
反观印度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马不停蹄的选择了投资,可就在开工之前又不得不求中国一件事。
那么蒙古求我国的事到底是什么呢?印度为什么对于蒙古的请求这么愿意帮助呢?

蒙古国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19位的国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按理说,有了这么多"黑金",蒙古国应该过得很滋润才对,可现实却是:蒙古国连一座像样的炼油厂都没有。
这就好比你有一大袋咖啡豆,却没有磨豆机和咖啡机,每天早上想喝杯咖啡,还得跑到邻居家去借用他们的设备。
蒙古国的处境比这还要尴尬,因为它每年都要花大把钱从国外进口成品油。
数据显示,蒙古国95%的石油产品和大部分重要电力都来自邻国。
这意味着蒙古国的能源命脉基本上掌握在别人手里,一旦邻国出现能源短缺或者供应链问题,蒙古国就可能面临"断油"的风险。
前几年俄罗斯出现短暂的能源短缺,蒙古国立马就"喝西北风"了。

面对这种困境,蒙古国的领导人很快意识到:要想真正掌控自己的能源命运,必须建立自己的炼油能力。
说白了,就是要有自己的"咖啡机"。
但是,建炼油厂谈何容易?且不说技术和资金,光是选址就够蒙古国头疼的。
毕竟,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把炼油厂建在偏远地区,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建在人口密集区,又可能面临环保压力。
就在蒙古国为此犯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救星"出现了,就是咱们的"阿三"兄弟——印度。

2017年,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印度将帮助蒙古国建设其首座炼油厂!这个消息一出,可把不少人给惊着了。
要知道,印度和蒙古国之间可是隔着整个中国呢!
但仔细一想,这事儿并不意外。
蒙古国想摆脱对中俄的能源依赖,印度想在中亚地区扩大影响力,这俩国家就这样一拍即合。
据报道,印度为这个项目提供了近10亿美元的贷款。
蒙古国乐坏了。
有了这座炼油厂,他们就能自己炼油了,不用再看邻国脸色。

印度呢?他们的小算盘打得可精了。
这个项目能帮印度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降低进口成本,印度还能借此在中亚地区站稳脚跟,提升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但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就在蒙印两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要想把这个项目真正落地,还得先去找中国帮忙!

蒙印两国刚开始合作时,可谓是意气风发。
然而,现实却如一盆冰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美梦,这个雄心勃勃的炼油厂项目,犹如一面照妖镜,将蒙古国的诸多短板暴露无遗。
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的落后,蒙古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其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跟不上现代化的步伐,尤其是铁路网络,简直可以用"原始"来形容。
这个问题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给双方当头一棒。
想要将建厂所需的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运抵工地,难度堪比登天。
蒙古国的铁路系统年久失修,运力严重不足。
一些大型设备甚至无法通过现有的铁路运输,需要寻找其他替代方案,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还严重拖慢了项目进度。

更讽刺的是,当初蒙古国选择与印度合作,就是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运作项目时,却发现绕不开中国这个邻居。
从地理位置来看,经由中国运输不仅距离最近,成本还最为低廉,他们曾尝试绕开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物资,但很快就被高昂的运费吓退了。
这种尴尬的处境,让蒙古国陷入了两难:要么继续依赖中国,要么承担高昂的成本。
这个选择题,无疑给蒙古国的决策者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然而,运输困境只是这个项目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的一个,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那就是蒙古国的极端气候。

蒙古国的气候可以用"刚烈"来形容,特别是冬季,气温经常降至零下40度,甚至更低。
在这样的极寒条件下,不要说工人无法正常施工,就连机器设备都会被冻得动弹不得。
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每年能够正常施工的时间被压缩到了仅有的4月到10月这几个月。
原本计划三五年就能建成的工厂,现在看来没有七八年是难以完工的,这不仅大大延长了工期,还增加了项目的总体成本。

除了气候因素,技术支持也是一个大问题。
蒙古国本土的工业基础薄弱,无法提供炼油厂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
这意味着,从设备到技术人员,都需要从国外引进。
然而,引进设备和技术又会遇到运输的老大难问题,这形成了一个难解的死循环:需要先进设备来建设基础设施,但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又无法运输这些设备。
这个困境让项目参与者们感到异常头疼。

印度虽然慷慨地提供了大笔贷款,但面对这些实际困难,也只能束手无策,他们突然意识到,给钱容易,但要真正将项目落地实施,难度远超预期。
他们惊讶地发现,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基础设施,都难以完全摆脱中国的影响。
中国作为蒙古国的近邻,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替代的。
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实力,也是蒙古国急需的。
这种情况下,蒙古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他们开始意识到,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面对这些难题,蒙古国和印度开始寻求各种解决方案,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不得不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2021年,蒙古国领导人亲自出马,向中国提出了加快推进对华铁路通道建设的请求,他们甚至提出了计划新建7个陆港的宏伟蓝图。
但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有了中国的支持,炼油厂项目终于在2021年正式启动建设,虽然比原计划晚了好几年,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企业也没有让蒙古国失望。
在这个分为四期进行的项目中,中国企业承包了极其重要的原油输送管道建设。
现在,这个备受关注的炼油厂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将在2027年正式投产。
虽然比最初设想的时间晚了不少,但对蒙古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蒙古国领导人在视察项目时评价说,这个炼油厂不仅将改变蒙古国的经济形势,还将提升国家安全。
蒙古国首座炼油厂的建设,象征着这个内陆国家在追求能源独立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困难重重,但蒙古国的这一尝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追求发展的决心,也为类似处境的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蒙古国的实践或将为世界能源多元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来源:
环球时报:《蒙古国或推陆港规划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凤凰新闻客户端:《蒙古国首座炼油厂配套工程2024年竣工》
凤凰新闻客户端:《蒙古国总理视察跨国合作炼油厂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