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式加班,一名合格职场人的“自我修养”

职场人在北溟 2025-01-12 03:23:52

加班,估计没多少人真心喜欢。

但哪怕内心抗拒,还是得接受这个现实。

加班一般有这么几类:

1.工作狂,发自肺腑的喜欢加班

不加班如蚂蚁挠心,难受的不行。

2.工作多,多的真让人干不完

没办法,自己的活也分不出去,而且自己还没到躺平那地步,只能加班赶工。

3.临时接活

快到下班点了,群里“叮”一声:

“领导临时决定明天上午开会,需要一个讲话稿”

“接到临时订单了需要连夜赶工” 等等。

能不干吗?只要你还想继续干下去,99%是要干的。

4.无聊没事干

可能还有一些单身人士,也没啥兴趣爱好,下班不知道干啥,那就先待会。

搞不好领导一个电话让改方案啥的,可以随时更改;

或者,蹭蹭公司的水电。

再或者,给自己充充电,准备个考试啥的。

5.新人脸皮薄

入职不久,还在观察环境。

下班看到大家都不走,也不好意思先走。

就一起耗着。

6.表演式加班

这属于戏精型,自己也没啥要紧的工作,但是下班后他不会主动离开。

他会陪着真正有任务的同事待会。

或者陪着加班的领导,为了公司“打拼”,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努力。

你可能会说,我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我属于踩点来、到点走的那种。

我业务能力强、工作规划好,活上班期间就能搞定,我加啥班?

你可以换位琢磨琢磨。

下班时间到了,但你手头还有一堆活。

而如果你已经加了好些日子了,正抑郁着呢,抬头一看你的同事收拾好撤了。

你心里舒服吗?

你可能会想,他凭什么走?

是不是领导给他安排的活太少,或者是他们部门太过清闲。

都在一个屋檐下,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一众加班中,你走了,这就叫特立独行,这就叫木秀于林。

在他们眼里,你非常有“个性”。

而这种不从众、不随流的“个性”,弊大于利。

因为它会让大家形成对你的偏见。

积攒对你的不满。

日积月累下来,犹如一枚定时炸弹。

慢慢的,你可能会感觉被人针对,甚至被大家边缘化。

这是很危险的。

特别是在年度考核评优时,在民主测评时,在个人谈话时。

很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另一方面,是你的领导对你的看法。

你到点走了,但领导放眼望去,大家都在干活。

你是领导的话,你怎么想?

他会想你是有点“反骨”的,是不好管,甚至是不服管那种类型的。

这会增加他的管理成本,影响他的权威。

他会感觉不舒服。

再有,就是你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不为公司考虑,没有把公司当家。

对你负面的印象一旦生成,犹如种下一颗种子。

你后面再有点工作上的纰漏,都像是在给种子施肥浇水。

等它长高长大了,你说会有什么后果。

请记住一点,你让别人不舒服了,别人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那你说,我就是不想加班咋整?

1.你有非常非常好的业绩

你是台柱子,公司半壁江山都是你打下来的。

你是大家的指望,领导晋升的依靠。

别说不想加班,你迟到早退,甚至不来都行。

2.个人有事

比如,家属一年出差2次,一次半年,老人也不在身边,孩子还小,你需要接送照顾,领导、同事都知道。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你身体不好,天天吃各种药,撑不住高强度的工作。

类似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你到点走别人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

他们会想,我也就加加班,你看XXX这么惨。

搞不好他们还会心生怜悯与同情。

3.白天工作规划的好

有一部日剧《我要按时下班》,主角东山结衣坚持从不加班,只要到点就走,享受人生。

每天一大早,她把要做的事情用便利贴贴在电脑屏幕前,做一个扔一个。

遇到突发事件,坚决不拖延,及时处理。

下班时间到,坚决关电脑走人。

她其实是为了准时下班,倒逼自己高效工作。

当然了,中间时不时跟领导汇报下工作进展。

如果不是以上几种,我建议你还是别太个性。

个性这东西,在某些性质的单位,就是“刺头”。

“刺头”妥妥的是个贬义词。

所以,有事没事跟大家一起加加班,一起“共个苦”,一起吐个槽。

加班结束再一起撸个串,一起放放松。

这可以让你融入大环境,利于你日后发展。

其实,有时候也不用表演加班,因为网上有一份调查:只有10.6%的职场人基本不加班,近九成的人都难逃加班命运。

其中45.5%的职场人每周加班2到3天,更有24.7%的人几乎每天都在加班。

你看看,现实在加班,表演也是在加班,那就加呗

我是,与您分享你职场那些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