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纳耶夫绘制插图的小说封面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33位画家绘制的插图中,米纳耶夫版算不上有什么特色。
我们之前曾经介绍过米纳耶夫版的插图。当时,是在1969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中,推出了米纳耶夫版插图。
从米纳耶夫版的图画形式来看,画家采取了变形、写意的手法,把人物塑造成没有表情的冷色面孔,努力拉大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已经反映出六、七十年代苏联美术的一种疏离接受者的创作倾向。
米纳耶夫插图
所以,我们当时给米纳耶夫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定性为“冷色色调”的插图版本。
后来,我们发现,米纳耶夫其实在1954年前就曾经绘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并收入在当年出版的图书中。
1954版
1954年,斯大林刚刚去世,此时的米纳耶夫的画风,还带有一种现实主义风格,因此,后来在1969年版中经过变形的画页让人看不清人物身份的困顿,在1954年版中还不明显。
1954版
比如,1969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中的“站岗”的主题图片,当时我们难以辨识这幅图画表现的是什么。
1969版
但在1954年的黑白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同样构图、但绘制手法迥异的插图,却能获得更多的场景信息。
1954版
在站岗军人身边的墙上,挂着一个简陋的牌子,上面用俄文写着:рев коМ。
这个词的意思是:革命军事委员会。
按照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找到小说中的具体描写,即第一部第七章中的一段陈述:
——在列辛斯基庄园的大门上,钉上了一块白牌。上面简单地写着:“革委会”。
旁边有一张火红的宣传画。画面上是一个红军战士,两道目光逼视着看画的人,一只手直指看画人的胸膛。下面写着:“你参加红军了吗?”——
1954年版本,忠实地再现了这一场景。但在1969年版里,却将墙上的标语作了半遮蔽。
接下来,小说继续写道:
——一到晚上,在革委会院子里,挨着大门,就架起一挺上好子弹带的马克沁机枪。旁边站着两个拿步枪的战士。
伊格纳季耶娃同志正向革命委员会走来。一个年轻的小战士引起了她的注意。她问:
“小同志,你多大了?”
“快十七了。”
“是本地人吗?”
小战士微笑着说:“是的,我是前天正打仗的时候参军的。”
伊格纳季耶娃端详着他。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火车副司机。”——
这幅画里的两个拿着枪的值勤战士,那个年轻的,其实就是谢廖沙。边上的一位女性,就是伊格纳季耶娃,她是党委会成员,在这一段描写中,她实际上完成了对谢廖沙的政审。
这位伊格纳季耶娃是一位知识分子,是她发掘了谢廖沙,介绍他认识了丽达,后来谢廖沙与丽达之间产生了一段感情,应该得力于伊格纳季耶娃的牵线搭桥。
伊格纳季耶娃在小说的后边出现的并不多,小说里写道革委会决定用征粮的手段,解决粮草的时候,伊格纳季耶娃表示反对,还被领导批评为带有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看看小说里是如何写的:
——“那时候咱们就来个大搜查,把那些吸血鬼囤积的东西统统征购过来。对这帮奸商一点也不能客气。咱们决不能让工人再挨饿。伊格纳季耶娃同志警告我们别做得太过火。照我说呀,这正好是她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你别生气,伊格纳季耶娃同志,我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而且,问题还不在那些小商贩身上。你瞧,今天我就得到了一个消息,说饭馆老板鲍里斯·佐恩家里有个秘密地窖。还在佩特留拉匪徒到来之前,有些大商人就把大批货物囤积在这个暗窖里。”——
也许女性的心理,决定了伊格纳季耶娃注定采取这样的现在看来更为人道与人性的抉择,但在小说里的语境里,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但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她还是相当尊重的,并没有把她写成一个别有用心的人。她很关心谢廖沙,当谢廖沙居无定处的时候,经常到她的宿舍里休息。
后来,这一个人物就在小说里消失了。
因此,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里有这么一个很善良、很温情的女干部形象。
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出这样的一个女性,并给予她足够的尊重,足见作者认可与认同她身上的这种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却带着一种人性的闪光。
有网友指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理由是: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当年乌克兰饥荒,契卡强制征粮,而书里全是高大上的美丽谎言!——
其实,我们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的描写中,他以客观的笔触,写出了当时的各色人等,写出了他们应对时代潮流的各种反应,体现出一种发人深思的真实,这才是作者的可贵的地方。
我们对《红楼梦》中的“假语村言”往往津津乐道,但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作者的暗含机杼的隐形伏线却视而不见,只能说我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还处于一种浅层的、表象的维度,而没有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真实的执着纪录倾向。
小说原著里的这么一个对强制征粮表达了反对意见的女性的存在,我们没有在作者的叙述与议论中看到对她有任何的贬低,足可见小说作者的倾向性所在,以及他在小说出版时采取了一种为了小说能够露面而采取的有意回避技巧,或者叫做写作智慧。
或许米纳耶夫正是看到了小说作者的这种含而不露的写作智慧,在1954年版本里,再现了这位看上去颇为精明干练的女干部形象,也算是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里群像式的人物中的过眼烟云角色,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姿影。
两版比较
到了1969版里,你们能看到两个值勤士兵前面还站着一位女性吗?
我们张大眼睛,也没有看到画面里还有一位女性,而两个站岗的士兵,眼睛却望向画外,似乎在等待着谁来视察,而读者的位置,正担当了小说里的伊格纳季耶娃的视角。
再看看1969年版里的两个士兵,衣服都变了,谢廖沙身边的那个高个军人,大有喧宾夺主之感,本来这幅画在1954年版里表现的是谢廖沙得以结识丽达的人生重要转折点,到了1969年版里变成了目的性不明确的纯粹显摆,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画家如此修改15年之前的少作。
米纳耶夫生于1812年,1954年版本插图创作时,42岁,1969年他57岁,显然,在我们这些不懂美术的旁观者眼光来看,1954年版本更具亲和力,也更匹合小说的时代风貌。
1954年版里,朱赫来独立窗口的画幅,与新版相差不大。
1954版
1969版
旧版里,还有一幅保尔与冬妮娅钓鱼的场面。在前有列兹尼琴科经典的作品的映衬下,米纳耶夫这一幅同主题画页显得太单薄了,也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1954版
列兹尼琴科版插图
到了1969年版改画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对这一场景重新绘制。显然画家也知道他的这幅构图不尽如人意,直接选择了放弃。
1954年版里还有一幅插图,是“阿尔焦姆”在列宁逝世后要求入党的场景。
小说里这样写道:
——老司机刚才讲话的地方,现在站着身材魁梧的阿尔焦姆。
这个钳工不知道该把他的大手往哪里放,就老是摆弄手里那顶大耳帽子。他那件衣襟磨光了的羊皮短大衣敞开着,露出里面的灰色军便服,领口上整整齐齐地扣着两颗铜钮扣,这使他显得像过节一样整洁。他把脸转向大厅,突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妇女的面孔:在被服厂那群工人中间坐着石匠的女儿加莉娜。她对阿尔焦姆宽恕地笑了一下。她的微笑中包含着对他的鼓励,嘴角上还露出一种含蓄的只能意会的表情。——
可以说,这幅插图,把小说里描写的信息,都形象地体现在画笔中了。
这同一幅场景,在基布里克版本里也有一幅画页。
基布里克版
但显然基布里克版本没有忠实于小说原著。因为在小说里,这段登台表态的场景是在工厂俱乐部里,明显是一个会议室,而不是在工厂车间。米纳耶夫的作品更忠实于原著。
耐人寻味的是,在阿尔焦姆上台表态的神圣段落,却插入了一段私情的描写。
阿尔焦姆在台上,台下给他鼓励的却是一位女性,也就是小说里曾经给保尔如火如荼的炽烈影响的石匠的女儿加莉娜。保尔一直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的嫂子,但阴错阳差,哥哥却娶了一个丑陋的女人,让保尔大失所望。
但在阿尔焦姆振作精神的时候,他重新获得了保尔心目中的可爱而美丽的女人的赞赏与嘉奖,这意味着,哥哥重新回到了保尔所确定的与美丽女孩并驾齐驱的轨道上来。
哥哥的政治上的正确,是用爱情上的正反馈来体现的。
作者用小说家最慷慨的施舍给人物的实惠,来图说立场正确的好处与优势,正如小说里用冬妮娅的存在,在证明保尔青春期的选择斗争的立场所带来的额外的回报。
这几乎是小说家的通行性惯例。
在米纳耶夫的彩色版插图中,我们还找到了新的一幅作品,画家的写意风格再次破坏了整个画面的真实性指向标的,我们很难确定这幅画里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暂且存疑吧。
米纳耶夫绘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54年版插图,通过一个几乎不被人留意的知识分子女性干部形象,揭示了强制征粮的一枚硬币的正面与反面,让我们看到了作者记录下的历史中的分歧与争执,而在作者与画家表现这段史实的态度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们都站位于人性,站位于善良。
米纳耶夫32岁时照片
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温润价值与意义吧,这份感知,需要我们静心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