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碧桂园和恒大的名头很响,但在20年前,地产界的主角是“招保万金”。
“招保万金”指的是招商、保利、万科、金地,之所以有此说法,因为这四家公司成为了行业的优秀代表。
攻城容易守城难,更难的是一边攻城一边守城。
20年来,地产行业风吹雨打,风云变幻,今年更是行业最难的时期。一些黑马房企,犹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但这四家公司仍然位居头部。可以说,这非常不容易。
不久前,四家公司中的金地突然更换了掌门人,64岁的凌克因身体原因辞去了金地集团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凌克从1998年担任金地集团董事长,已有25年,他执掌期间,金地经历了上市与壮大,外界几乎把他与金地划上等号,也被视为金地的“灵魂人物”。
图源:弘金地体育微博
行业人士对金地这家公司印象,便是稳健,不激进;对凌克的印象是,与商人相比更像是工程师。
但是,目前辞任并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各家房企神经紧绷,非常担心风吹草动对公司产生影响,而换掌舵人不可谓不是一个很大的动作。
凌克辞任公告的第二天,资本市场给出了反应,10月17日金地遭遇股债“双杀”,股价一度触及5年新低。从10月17日到10月20日,金地集团、金地商置均跌近10%,境内债券21金地01跌超55%,16金地02跌超54%,21金地03跌超52%。
从个人而言,无论是年纪还是身体原因,都能够解释凌克身退的原因,第一代地产人退休本也不算是新鲜事;但从时机来说,并不合理,交接班没有缓冲时间,未考虑外界舆论的接受程度,一向行事稳健的优等生金地很少打无准备的仗。
一些媒体也提出了疑惑:凌克为何在金地发展关键期辞任?究竟是激流勇退还是临阵脱逃?
01
金地的安全线
在黑板君看来,无论是激流勇退,还是临阵脱逃,都不像。
激流勇退,可以选择更加宽松的环境下,而25年大风大浪经历过的凌克,在公司状况仍然良好的情况下,更不像是临阵脱逃。
最近一次凌克在众多媒体面前露面,是在今年5月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
当时,他对于整个未来市场走势预估较为克制,称难以对行业的系统性持续改善持明显积极态度。但金地已经在2023年的前面4个月内,新增拿下了130.4亿元的土地货值。
当前负债,金地短期内应该无忧。
截至2023上半年,金地集团总资产4260亿元,负债307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3.0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1.5亿元。
从整体债务来看,未到期的境内债券共有17笔,总存续规模约为250.84亿元;正在流通的美元债有一笔,规模约为4.8亿美元。
未来5个月内,金地将迎来约100亿元的偿债高峰,但金地上半年货币现金有460.8亿元。
加上公司的日常支出,支撑一年可能会存在缺口,但如果能够维持一定的销售额,以及还未兑现的授信,再加上一定的降本增效措施,只能说有压力,但远未到危险边缘。
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谁又没有压力呢?
02
险资成为大股东
既然公司情况并没有恶化到无可挽回,凌克又为何会在关键时刻辞任?
从股权结构来看,金地集团的股权结构有些意思,尽管凌克已经担任了25年金地集团的董事长,但他持股比例很低,即使管理层持股全部加起来也远远赶不上大股东。
目前,富德生命人寿持有29.83%股权、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7.79%股权、大家人寿持有3.65%股权。
但从之前的董事会席位来看,又并没有根据股权划等号。
据资料显示,金地董事会有15名董事会席位,分别有10名执行董事、独立董事5名。执行董事中,金地管理层占据5席,深圳国资代表占据3席,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占1席,第三大股东大家人寿占1席。
这也意味着,金地集团背后的险资,已经持股到具有决策权与表决权,而作为以凌克为代表的金地管理层,实为职业经理人。然而,由于董事会席位的原因,险资话语权并没有很大。
2013年,富德生命人寿实控人张峻便吸纳大量金地集团股票,逐渐成为大股东。2016年,他因涉及案件,被带走协助调查,失联多年。
图源:富德集团官网
险资控股上市公司,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多家险资企业曾表示,对上市公司投资主要为财务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凌克为首的管理层,不需要去考虑大股东的意见。
2022年11月16日,张峻重返富德集团。2023年,张峻开始密集亮相富德集团。2月28日,张峻变更为董事长;4月17日,富德集团开启大量招聘。
2022年,曾有市场传言称金地管理层与险资大股东发生矛盾,但随后被管理层辟谣,并称股东和管理层配合度较高,股东方大多数时候会支持公司新的发展战略。
而到今年,原本计划在5月召开的金地集团董事会换届选举被搁置。天眼查显示,7-9月,凌克、黄俊灿、徐家俊和韦传军四位金地管理层,密集退出金地集团旗下多家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职位。
2023年9月8日,金地集团终止了延续20年的长期激励基金制度,该基金主要用来激励中高层员工,累计激励金额达57亿。这个制度的终结,和年薪不足500万的凌克退休同时期出现,是否有所关联?
2023年9月15日,金地集团发布公告,指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为公司融资提供增信。作为持股比例7.79%的福田投资尚愿意为金地融资提供支持,为何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却没有同步给出支持?
据财新报道,金地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在一场投资者沟通会上透露,富德生命人寿提供资金支持意愿较低。
事实上,多年来,金地管理层与险资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屡屡有传出,只看时间线,凌克退休与张峻重回富德两者之间的联系存在可能性,但在公开场合,双方都未证实过此事。
且看后续接棒的金地管理层与大股东如何相处。
03
凌克修“护城河”
凌克为首的管理层,尽管只是职业经理人,但却让金地集团壮大。
金地集团销售额从2001年的5.3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867亿元,增长了536倍,成绩辉煌。
2014年4月,富德生命人寿正式成为金地的第一大股东,其时第二大股东是安邦保险,两家险企合共持有超过50%股份。在此之前,福田投资长年放权,凌克为首的管理层说一不二。
据当时媒体报道,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各派驻一名董事进入了金地集团董事会,加上原有董事会成员,金地集团董事会逐渐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即两家险资企业,深圳福田投资以及凌克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随着险资的进入,金地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并非完全统一步调。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管理层想要发展多元化,而险资想让金地集团转型养老地产,两者想法难以重合。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两大险资股东联手否决核心员工项目跟投议案。
此后,管理层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在提名董事候选人资格、更换频率和数量上都做了限制,减缓险企获得投票权的速度:
“2015年公司章程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且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东或者上届董事会,可以提名下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同时为保持公司重大经营政策的连续性,董事会换届时所更换、增加的董事数额总计不得超过上届董事会董事名额的1/3。”
此外公司还积极分红,2014年-2016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88.55%,既“喂饱”了两大险企,也拉拢了众多中小股东。
前面提到,2016年富德实控人张峻失联。从此,大股东们基本默认了财务投资者的角色。通过章程和分红,凌克为首的管理层筑起了权力的“护城河”,重掌话语权。
04
博弈中造金地商置
在富德生命入局的同一时期,金地集团收购了香港星狮地产56.05%股份,并将其改名为金地商置。
2013-2014年期间,金地商置授出了高达11亿份的购股权,其中,凌克、黄俊灿、韦传军和徐家俊4位执行董事获得将近5.5亿股购股权,占比总股本约5.96%。
2014年,金地集团持股金地商置72%;2023年6月,集团持股比例下降到40.27%,同年这四位执行董事持股3.21%。
凌克虽然辞任金地集团董事长职务,但与其他三位管理层一起,仍然担任金地商置的执行董事。
恰好都是金地商置的执行董事 图源:金地商置年报
金地商置定位是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和运营平台,实际多年来一直吸纳优质项目,实际大比例都是住宅业务。多位于北上广深或省会城市,项目较为优质。
根据亿翰智库数据,金地商置2014年至2019的营业收入中,住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90%左右。而且,从2019年开始,金地商置住宅业务占总收入超过90%,2021年达到了92%。
有媒体报道,市场担忧的是,以商业地产+产业园区模式运营的金地商置,被金地集团收购后,仍然在重复着母公司的老路,以住宅开发同业竞争。
两家公司的规模变化也比较明显:
2013年,金地商置销售额42.3亿元;2022年,金地商置销售额近618亿元,翻了14.6倍。
2013年,金地集团销售额450亿元;2022年,金地集团销售额为2218亿元,翻了4.93倍。
不仅如此,自2014年起至今,金地商置净利润率普遍比金地集团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可以说,金地商置是金地集团的精华所在,2014年至今更派发了累计约50.575亿的分红。
此外,管理层们还同时从金地集团和金地商置领取薪酬。如2021年,凌克从金地集团和金地商置两家上市公司领取的薪酬一共达到874万元。
当然,这些薪酬很难跟金地集团的长期激励基金相比,从2002年到2022年,这个基金累计向对公司有贡献的中高层派发57亿元。
如今,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金地集团和金地商置都下不出“金蛋”,长期激励基金又正式取消,张峻归来又让大股东重新强势,凌克等管理层因而萌生退意,似乎也可以理解。
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日子也不太好过,其2021年、2022年年报一直处于延期披露状态,低调许久的张峻相信也要大展拳脚一番。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