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宗祠屹立岁月悠,龚氏传承永不休。”上饶龚氏宗祠,宛如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于这片土地。其宏伟建筑,精细工艺,不仅是家族传承的见证,更是地域文化的瑰宝。走进其中,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它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在探寻中感受家族的智慧与力量,挖掘其背后深藏的人文价值。
“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端伦常,友昆仲,和夫妇,教子孙,尚勤俭,恤孤寡,戒唆讼,安生理,勿非为,忌毒染,慎嫁娶,勉诵读,重交游,谨丧祭。” 龚氏一族的家规家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传承着千古不变的家族精神。
当我们踏上上饶这片土地,走进安坑村的龚氏宗祠,仿佛穿越时空,步入了一个家族的辉煌历史长卷。
在这里,合族宗祠“叙千祠”和支祠“龚玳祠”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龚氏家族的文化版图上,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龚氏十二世祖思信公创建宗祠,后于清乾隆年间扩建,这一历史传承本身就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家族的荣耀。乾隆年间,正值清朝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也为龚氏宗祠的扩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建筑,往往注重工艺的精细和文化内涵的表达,龚氏宗祠无疑是这一时代特征的杰出代表。
先来看叙千祠那坊式雕花门楼,全以青石砌成,上为状元游金阶图案,中为楷书“龚氏宗祠”石匾,下为双龙戏珠、狮子耍球雕饰。这一门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家族荣耀和期望的象征。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这状元游金阶的图案,不正寄托着龚氏家族对子孙后代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吗?而那双龙戏珠、狮子耍球的雕饰,则展现了家族的威严与祥瑞,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
走进叙千祠,抱厦与享堂之间的两侧隔墙上,安放着根据明代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而创作的巨型戏剧石雕,每块长三米多,高近两米,左为《前浣纱》,右为《后浣纱》,用高浮雕手法精刻而成,分四十四组画面,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组石雕,无疑是龚氏宗祠的文化瑰宝。戏剧艺术,自古以来便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动的形式传达着道德伦理、人情世故。正如古人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这《浣纱记》的石雕,不仅展现了龚氏家族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是通过这一艺术形式,对家族成员进行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
而龚玳祠,虽为支祠,却也有着独特的魅力。由青石砌起的坊式大门进入,为一个大院子,院子左边有一座古戏台。
这一布局,体现了龚氏家族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视。在古代,戏台往往是家族聚会、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更是传承家族文化、凝聚家族力量的平台。
祠堂、戏台的木雕均保存下来了,尤其是那座大门,其上镂雕的人物、麒麟、花卉等图案甚为精细,其技艺令人赞叹。这些木雕作品,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展现着龚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需要工匠们具备极高的技艺和耐心。每一刀、每一凿,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正如《诗经》中所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种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正是龚氏家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执着与坚守。
然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许多家族的祠堂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命运。我们在为龚氏宗祠的保存完好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家族祠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家族精神的象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家族祠堂,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家族祠堂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饶龚氏渊源长,宗祠宏伟立应乡。思信创祠乾隆扩,家族传承岁月香。叙千门楼青石镶,雕花精美状元郎。巨幅石雕浣纱记,文化深厚韵味藏。
龚玳支祠风格彰,青石大门院敞亮。古戏台上木雕美,技艺精湛花绽放。建筑艺术皆称棒,姓氏文化放光芒。走进此间心敬仰,辉煌历史永流芳。”
上饶市安坑龚氏宗祠以其宏伟的建筑、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龚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深厚底蕴。
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这座宗祠,感受家族传承的力量,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上饶市安坑龚氏宗祠,宛如一部凝固的家族史书,承载着龚氏家族的过往荣耀与岁月沧桑。
叙千祠的青石门楼、巨型戏剧石雕,龚玳祠的古戏台与精美木雕,无不让人惊叹于先人的智慧与工艺。这不仅是龚氏家族的传承瑰宝,更是中华建筑与文化的璀璨明珠。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我们对这样的文化遗产重视是否足够?传承是否得力?期待网友们踊跃留言,共同探讨如何让这些瑰宝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