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工作人员退休前晋升好事还是坏事?

帮老兄聊聊 2025-04-13 04:33:43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进入职场开始,大家想到的事情就是一件,那就是升职加薪。晋职晋级几乎没有人会拒绝。晋升既有平时的晋升,也有退休前的晋升,不管是什么晋升,晋升都是好事,不但是自己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提升自己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我退休前的单位,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属于省属企业,是由过去的政府职能部门整体转制为企业的,属于政府独资的投资平台,转制后除了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变和工资支付方式发生变化以外,其余的管理方式其实和机关差不多。

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中,很多人都是过去的处长转变过来的,这种历史形成的身份转变,很多人的骨子里机关的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身份的转变而转变,还是喜欢以行政级别自居。我有几个同事都是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有的长期担任办公室主任,有的长期担任党群工作部的部长。

对于那些比较资深的部长,在退休前一年都会退居二线。他们退休二线以后,都会提升一级。我同事在机关时就是处长,改制为集团公司以后,就担任办公室主任,直到退休前一年。新董事长上任以后才免去办公室主任职务,任命他为集团二级资深经理。

资深经理这个职务,在当时的国有企业中比较流行,一级资深经理一般是集团公司的副职退居二线后任命的职务,享受集团正职的经济待遇,二级资深经理人选是中层管理人员中比较资深的人员,二级资深经理享受集团副职的经济待遇。

这种从实职到虚职的转变,和机关中的领导实职转变为职级差不多,虽然是从实职到虚职的转变,但由于经济待遇提高了,也是一种晋升。以国有企业中二级资深经理为例,从中层管理人员晋升二级资深经理,要享受集团副职的年薪待遇和年终绩效奖金。

虽然任职时间只有一年,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缴费基数早已超过300%,可能起不到实质性的提升作用,但在退休前一年享受到了更高的年薪待遇和绩效奖金待遇,这笔钱对于自己今后的养老是非常有帮助的,从待遇上来看,退休前的晋升当然是好事。

在机关中,过去有的退休前突击提升职务的现象存在,在职务职级并行规定实施以后,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务的可能性很小,但在退居二线以后可以晋升职级,职级提升了,待遇也上去了。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时间不长,大部分工龄都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要计算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前所担任的职务职级来确定的,对养老金待遇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一个长期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如果退休前得不到提升,以科级干部退休,不管他的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都是按照科级干部来确定,估计平均缴费指数不会超过1.5。但如果在退休前一年晋升为四级调研员,退休时是按照四级调研员办理退休的,视同缴费指数可以达到1,6以上;如果晋升为三级调研员,视同缴费指数可以达到1.7左右。

再比如一个中学的教师,在我老家乡镇的中学里,由于长期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副高教教师的晋升指标不受晋升指标的限制,达到条件就可以聘任,我有几个同学前几年都是副高七级或是副高六级,其中有的退休前一年晋升为副高五级。

副高五级的视同缴费指数为1.57,副高六级为1.538,副高七级为1.507,在副高阶段这三个档次中,虽然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5以上,但不同的岗位还是有差别的。体现在退休后的养老金中,每个等级岗位的养老金,加上工龄的因素,大概每月相差500到1000元左右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前晋升都是好事。不但晋升后的工资福利会有提升,社会地位会更高,退休后的待遇也更高。既有里子更有面子,是一举多得好事情,只有好处没有一点是坏处。

0 阅读:0

帮老兄聊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