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宣布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以来,美国军工企业的日子瞬间不好过了,这几天美国媒体的叫苦声不绝于耳。稀土,这17种听起来高大上的元素,不仅是F-35战机、精确制导导弹和无人机的“命脉”,甚至连核潜艇、军舰、航母都离不开这材料,妥妥的成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命门。《纽约时报》、《新闻周刊》选装美媒直呼:这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警告”,五角大楼和国防承包商们发现,供应链这张牌,牢牢攥在中国手里。
特朗普当然知道这一点,自上任以来一直在找稀土矿,但是根本没有用。为什么呢?稀土在地壳里不算稀奇,但提炼加工却是个技术活。中国不仅产量占全球90%,重稀土金属更是独揽99%的供应。马斯克在刚刚感叹:“稀土不缺,缺的是中国那套提炼神技。”暗示特朗普找处找稀土矿的努力,难以摆脱被中国卡脖子的命运。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虽在运营,可2/3的矿石还得漂洋过海送到中国加工。想绕开?难!2022年,洛克希德·马丁的F-35就因中国合金磁体“违规”被五角大楼短暂叫停交付,最后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用。
从F-35的900磅稀土到核潜艇的9200磅,稀土无处不在。战斗机的发动机靠它启动,导弹的尾翼靠它旋转,无人机的电机更离不了它。美国库存?撑不了几个月。五角大楼的战略储备?也只是杯水车薪。美战略安全智库专家巴斯克兰表示:“中国这手,实打实的影响了美国国防工业。”
美国不是没努力过。上世纪80年代,芒廷帕斯矿还是全球稀土老大,可到2002年就关门大吉,中国顺势崛起。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试图重振旗鼓,投资开采、建厂加工,但产量和效率跟中国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越南的稀土精炼厂曾给点希望,可惜因税收问题已关闭。日本、德国的稀土磁体生产?原材料还是得靠中国。
2010年中日稀土争端后,美国开始囤货,储备比15年前多了不少,但专家警告,这点家底远不够。英国金属贸易商亚伦·杰罗姆一针见血:“中国控制了稀土的开采、精炼和下游供应链,等于捏住了美国武器的成本命脉。”
中国这次管制被美方称为“预警”,暗示更大动作可能还在后头,比如加关税、设配额,甚至全面禁出口。美国军工企业已嗅到成本飙升的危机。更麻烦的是,稀土开采和提炼的环境成本高得吓人,美国国内重启全产业链谈何容易。
于是,有人开始异想天开:地球挖不动,咱去外太空!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倒是富含关键金属,可惜深海采矿的国际规则还没定,单边行动又可能引发外交风波。外星采矿?听起来更像科幻片。美国或许真该做个PPT,标题就叫《星际稀土梦》,先把投资者忽悠晕了再说。
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让美国军工企业意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短期内,成本上涨和生产瓶颈不可避免;长期看,重建供应链需要天量资金和技术突破。与其做外星采矿的春秋大梦,美国或许更该脚踏实地,解决眼前的供应链困局。否则美国的军事霸权很快就会噩耗不断,甚至加速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