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袭千里,也要回到老家过年,不是老家有什么金银财宝,而是老家有太多自己想见到的人。
到老家,还没有好好休息,或者在回家的路上,就有好久不见的人,邀约一起吃饭,或者你第一时间就组一个饭局,把想见的人邀约到一起。
作为70后,对老家的感情是很深的,对于一路走来的人,也是非常珍惜的。有的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可是到了五十岁之后,我们回到老家,对于聚会这件事,就不太热衷了,甚至内心的抗拒,只想好好休息几天,再出发去赚钱。
看看周围的同龄人,过年的时候,正在慢慢淡出以下几个圈子。
01
不再熟悉的“同学圈”,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借助节假日,和同学们小聚,或者组织一个年级的同学,大聚会,这是几年前,大家都期待的一件事。
看看同学们都在哪里打工,做什么工作,有没有机会,把自己也拉过去,一起干。
看往日那些在体制内的同学,到什么岗位了,能不能以后帮自己一点小忙。
看一些女同学,是不是结婚了,或者离婚了。如果自己也暗恋过她,借助聚会的时候,就表达一番,也是减少了遗憾。
有一句顺口溜:“不如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同学聚会,有副作用,但总有一批人,是期待副作用的。
聚会了几次之后,忽然发现,很多同学开始讨厌聚会了,喊也不来。
一个同学群,一年都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但是没有人发声;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屏蔽。
斗转星移,读书的声音已经远去,相见不如怀念。
02
到处漂泊的“玩伴圈”,已经难以聚拢在一起了。
我们刚刚外出打工的头几年,对于玩伴,是真的很期待的。
大家一起做过很多游戏,一起下河游泳,砍柴等。
回到村里,看到玩伴,是非常激动的。如果有玩伴买车了,一定要庆贺一番。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一大批玩伴不会到村里过年了,而是在县城买房,过年。
村里只有一些老人,过年也是冷冷清清的。
到了县城定居的玩伴,大家开始不来往了。就算你和他住在同一条街,见面了,彼此笑一笑,不会多聊。
很多玩伴,在外地的城里定居了,过年也看不到。尤其是父母过世后,很多玩伴,多年都不回老家。
既然过年也聚不拢,那就不聚了。一切都随风而逝吧。
03
虚情太多的“长辈圈”,已经不想去凑热闹了。
小时候,我们以为长辈是努力保护自己的人。
我的舅舅,喝一杯酒,然后说:“努力读书,有学费困难,就找我。”
我以为是酒后吐真言,当真了。
我考上中专,母亲就跑到舅舅家借钱。舅舅说:“学费都交不起,还读什么,去打工呀。”
原来,关心的话,也就随口一说,谁当真,谁就输了。
遇到几个说冠冕堂皇的话,却一点也不真诚的长辈,你自然就不想见他们了。
过年的时候,你不想让父母伤心,也会去拜年,但是你就是提着礼物,去绕一圈,和长辈多说几句话,都显得多余。
长辈组织的饭局,非必要,你是不参与的。找借口推辞饭局,是你常有的做法。
04
曾经闹腾的“老表圈”,已经谈不上血脉关系了。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按照一贯的亲戚交往规则,老表们是很亲的人,常常见面的人。
姑姑的儿子,小时候,常常到我家过暑假,一待就是一个月。
我也会去舅舅家过寒假,住一个星期。
过年的时候,老表们相聚了,一起做游戏。玩了两天,感情就特别浓,分别的时候,还依依不舍。
如果住得很近的老表,到了周末,一溜烟就跑在一起,到谁家吃饭,都可以。
现在,老表们是散的散,结婚的结婚,各自有小家庭。
大家也想过,邀约在一起,到某个长辈家吃饭。但也有一两个老表,不会到场。觉得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来,有的老表,不回老家了。
大家开始改变同辈的相聚方式,也就是兄弟姐妹聚一聚,其他的老表,哪怕是堂兄弟,也不在相聚的圈里。
05
不醉不归的“酒肉圈”,已经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了。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身体在下坡的?
一次酒醉之后,几天都摇摇晃晃;喝一次酒,被爱人责骂了几次......生病了,比任何一件事,都痛苦。
其实,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个同龄人过世的消息。
才四五十岁的人,怎么就熬不住了?这在以前,不敢想。现在是,亲眼看到了,引以为戒。
狐狗朋友,在现实生活,也是没有用的。
不再吃吃喝喝,变成一大批人的共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远离那些劝酒的人,也不驱车几公里,特意去吃一顿饭。
06
当然,离开圈子,不是大张旗鼓,而是不动声色地离开。
余生的幸福,根本不要寄托在外人的身上,只在自己的小家庭里。
70后脱圈,是看明白了利益之交,是拒绝虚情假意,也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最佳的社交选择。
一个不来聚会,一个也不问,为什么不来。这脱圈,就非常彻底。
过年了,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应付式走亲;过年不回乡,都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现在一家人团年都是有老人在一起,一旦老人不在了基本上都是不联系了。本来想退休后回老家把房子修好给子孙留下,刚开口嫁出去了30年的妹妹马上说她有一间房子,我马上就想还是算了不修吧。问题房产证上是我的名字只是我的户口迁到城里去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