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老人要求子女如何爱自己,那就先问一问“爱从哪里来”?
平日,老人多半和儿女不在一个屋檐下居住,不觉得感情有多好,或者多坏。
到了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集在一起,这感情的好坏,就特别明显了。
有一部分大家庭,老人一点凝聚力都没有,子女喊都不来。
不得不说,子女来报恩,是有条件的。
01
赚钱,是子女报恩的“根本力”。
很多年轻人,在当下是活得很困难的。随时可能失业,房贷车贷又每天都存在。
如果一年里,年轻人失业一两次,估计过年的费用,都够呛了。
总有一些年轻人,回家过年的路费,都要父母给,或者要借钱买年货。
孝顺父母,不仅仅是陪伴父母吃顿饭,还意味着过年礼物,红包,吃喝的费用等。
没有钱,寸步难行,孝顺难为。
过去的一年,如果你的子女身无分文地回来,对你的恩,也是有的,但仅仅局限于一起吃顿饭,并没有其他。
也许子女总是在抱怨,日子多难,导致一家人都不好受。这陪伴的恩情,都被掩盖了。
不是我们要一切朝钱看,而是我们一辈子都离不开钱。赚钱,是生存的根本。
02
儿媳女婿和老人良性互动,是子女报恩的“支持力”。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儿媳妇不爱去婆家,尤其过年的时候?”
有网友结合自己的经历,这样描述:结婚的时候,她和丈夫约定,两边轮流过年。
可是后来,她发现自己在婆家,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她还发现,丈夫家过年,习俗和娘家很不一样,生活也是无法习惯的。
公公婆婆干啥,从来不会和她商量。
有人感慨:“平时对媳妇儿好一点吧。不要临近回家了才想着让她配合这配合那。”
是的,过年的时候,老人希望其乐融融,但是在平时,老人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样子,把儿媳女婿完全当成外人。
在老人的各种做法下,儿媳女婿就很难受了,过年都懒得进门。同时,子女受到枕边风的影响,也会对父母不友好,也懒得回家过年。
人老了,把儿女、儿女的伴侣,都当成自己人,常常能够好好互动,这才能让子女回来过年,得到伴侣的支持。
不要逼着儿媳女婿讲良心,老人自己没有良心。任何时候,感恩儿媳女婿,让儿女成家立业吧。
03
从小受到良好家教,是子女报恩的“起始力”。
《增广贤文》中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同样,家无好家风,报恩从何来?
一个中年人,对老父母说:“你老了,我不会管你。”回头,对儿子说:“我老了,你要管我。”这不是很滑稽吗?
报恩是需要言传身教的,是老人的作风,一脉相承。
作为70后,小时候生在农村。村里有一个伯母,每次做了好菜,都安排年幼的儿子,端一小碗,送到祖母手里。
后来伯母走不动了,已经长大的儿子,把她接到城里住到老,毫无怨言。很明显,儿子的做法,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人啊,千万不要等老了,要过年了,才想起这一年,子女多不孝顺。想一想自己中年的时候,都干啥去了。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子女报恩的源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4
老人自己有养老金,是子女报恩的“持续力”。
也许,很多老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无分文,是会不受待见的。
人这一辈子,任何一件事,都受到金钱的影响。
报恩,在一定的程度上说,也是礼尚往来。子女给父母买点什么,父母给子女带娃,买小礼物等。
只要子女报恩,老人却连回礼都没有,这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单向索取”。
老人自己有退休金,日常生活不愁,还可以在子女困顿的时候,适当帮助,管一管吃饭问题。那么老人给子女的恩,就源源不断;子女反哺的恩,也是源源不断的。
一些老人,退休金很高,让一个儿女专门伺候,也不是不可能。这恩情,自然是很顺的。
05
亲人相距不太远,是子女报恩的“便捷力”。
过年了,离老人最近的那个子女,隔三差五来帮忙做糍粑,买年货等。
有的子女,开着三轮车,拉着父母去赶集。
那个距离遥远的子女,是无法送父母去赶集的,他回来了,坐等父母做饭。
报恩,不是一次性给多少钱,买断恩情,而是日常生活的照顾,可以有举手之劳。
如果一个老人,不感激开三轮车的儿子,嫌弃儿子太穷,反而说远方的儿子,开着豪车来了,有面子,这是本末倒置的,会让恩情消失。
报恩是要有方便原则的,不能够舍近求远,图什么面子。
06
当然,子女报恩,还有很多的附加条件,比方说,子女的婚姻很幸福,没有离婚;孙辈很有出息,能够有孝心;老人德高望重,是子女心中的偶像;老人生活的环境不错,子女来回也方便;大家平时能够互相帮助。
化学老师告诉我们,要燃烧,就要有三个条件:可燃物、着火点、助燃物。
同样,恩情要燃烧起来,物质和金钱是可燃物;父母和子女的爱是点火物;儿媳女婿是助燃物。
感情是互动得来的,不是子女单方面的行为,也不是父母单方面的要求。
过年了,老人的德,子女的福,集中在一起,家庭越来越兴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