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在25号,伯克希尔哈撒韦官网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以及一份股神巴菲特每年亲自撰写的致股东信。

全世界的投资者,都非常关注在伙伴芒格去世后的第一封股东信。
我这几天都在梳理这封1.4万多字的信,联想刚去世的芒格,还有伯克希尔过去53年的经历,让我感触良多。
结合在春节的思考,我分享两点感悟,
1、芒格作为伯克希尔公司的设计师,如何帮助巴菲特打好一手烂牌?
2、投资家和企业家,如何看待投资和经营中的风险?
02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65年巴菲特买入伯克希尔公司的时候,这还是一家纯正的纺织品公司。

但不巧的是,在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崛起后,美国纺织业就开始日落西山。
对比在信中,巴菲特把“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视为自己特别舒服的投资典范。
自从买入这两家公司,巴菲特至今都没有卖出,这两家公司也越做越大,从美国走向了世界,包括在2016年买入的苹果公司,都是一手好牌。

而伯克希尔公司,可以说是巴菲特拿到了一手烂牌。
但这也是我们真正值得研究的地方。
就像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时候,中美都先后推出了刺激经济政策,股市出现了一波上涨。
在这波上涨中,大部分投资者都赚钱了,只不过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
但在随着而来的三年的熊市中,如何保住资产,才是真正考验投资者的水平,也就是如何打好一手熊市坏牌。
在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越来越困难的时候,芒格对巴菲特说:“沃伦,不要再买下另一家伯克希尔这样的公司,要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优秀的企业,别再以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不好的企业了。”
这是巴菲特重要的一次转折,他之后没有使用老师格雷厄姆的传统价值投资模式,也就是“只看价格便宜,不看公司素质”的投资模式。
巴菲特开始把伯克希尔公司的现金流,逐步投资到类似优秀企业,可口可乐、美国运通上。
虽然这些公司价格有点贵,没有传统价值投资模式的打五折,但是这些优秀公司持续成长,让伯克希尔公司成功转型。
从巴菲特买入时候19美元,到53年后的今天,伯克希尔最高达到64万美元,上涨了3.4万倍,市值9000亿美元。

因此,巴菲特赞誉伙伴芒格是伯克希尔的设计师,而自己的角色只是一个“包工头”,按照芒格的愿景每日施工。
打好一手坏牌不只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去年暑假我到了眉山,拜访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我看到了苏东坡乌台诗案之后被贬,辗转全国流放的路线图。

绝大部分人可能从此摆烂颓废,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东坡以阔达的心态写出众多的历史名句,在黄州研发出了“东坡肉”,夜游赤壁,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赤壁赋》。
在惠州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海南儋州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文。
苏东坡本是囚徒流放一般的生活,在经营下变成神仙一般的生活。

生活不会事事如意,只有善于发现美好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这是我在巴菲特2024年股东信的第一个收获。
03
第二个收获是,极致的财政保守主义。
巴菲特在股东信中说:虽然我们没有预测到经济瘫痪何时会到来,但我们时刻做好了准备。
极致的财政保守主义,是我们对那些加入伯克希尔的人所做出的承诺。
在大多数年份,甚至在大多数十年中,我们的谨慎都可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行为,就像是给一座防火的堡垒式建筑购买保险一样,但我不想给任何信任我们的人,带来永久性的经济损失。
对于风险的理解,企业家和投资家完全是不一样的。
企业家需要一种拼搏精神,甚至是不顾后果的拼搏。
像刚刚去世的著名浙商、哇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在1987年私人承包了杭州校办企业的经销部,条件是完成40万元的年产值,并且每年上交4万元的利润。
据说当年同等规模的校办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只有几千块。
但宗庆后拿着借来的14万块钱,把利润承诺提高到了10万,比额定的还高出6万,拿到了这个机会。
这就是企业家的拼搏精神,但是放到投资家来说,就非常忌讳了。
在芒格的【投资决策清单】中,第一条就是【风险: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的风险)开始】,后面还列了五条风险细则,像安全边际、经营者风险、风险补偿、通胀风险、亏损风险。
大家可以看一下文稿,如果宗老爷子这些创业者看到这些,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去创业了。

当然,我同时经历过企业家和投资家双重身份,在深入思考后,才能理解这种区别。
企业家面对的机会少、竞争激烈,不拼就没有了机会,但对于投资家来说,从来不缺机会,只缺最好、而且风险低的机会。
很多公司像2008年的高盛、长期资本、所罗门,都是在危机中主动找到巴菲特出手,以10%保底收益、可转债的方式投资。
也就是可以选择10%债券稳定收益,破产优先清偿,而且如果公司好转,还可以低价买入公司股票,股价上涨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是巴菲特主要的盈利模式。
这就是企业家和投资家面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当我理解这点,也就理解华为任正非在押注自主研发交换机、鸿蒙系统,以及小米押宝汽车的多次战略决策。
04
春节我再次去新兴的六祖慧能的国恩寺,想起《六祖坛经》中的“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我和企业家、投资者一样,在环境好的时候,打好一手好牌谁都可以,但面临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期,以及股市的调整期,打好一手坏牌就不只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的人生是由一个接一个挑战构成的,像我们读书,工作,恋爱,婚姻,育儿,养老,哪一项是件容易的事?
这一件件都是挑战。
我在最近在重组公司,和大家一起,打好当下这手不是这么好的牌,说不定,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回首2024年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一个伯克希尔、东坡肉、《赤壁赋》和娃哈哈的开端了。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