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果然又高开低走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总是如此,应该习惯了。市场冰火两重天,涨的主要是DeepSeek概念股,别的都在跌,消费股更是大跌。

我个人已经极力在规避消费股,每次选股时都自问两句:它是否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是否会受内需不足的影响?
目前唯一持有的消费股就是伊利,仓位比较轻,后面若看到明显企稳的话,应该还会加一点。
消费股最大的优点是,不贵。只要能熬过冬天,能维持住现在的利润水平,光股息就挺高的。伊利应该是大概率能熬过去的,业绩并未下滑,人可能因健康而不喝酒,但奶总是要喝的。

我平时公开文章点评的个股,都是走得不好的,因为有人问,所以要统一讲一下。比如前面还讲过腾讯和福耀。但其实,今天我们持仓整体都还不错,比如豆粕、恒生科技等都迎来了大涨。只要把持仓分散做好,哪怕有一两只暂时不好,也不会影响心态。
投资的原则是,分散配置那些亏损有限,但盈利不确定的机会。
核心是亏损有限,这是研究的核心。至于盈利多少,何时盈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最怕听到有人问,什么时候涨。这我真不知道。
没有什么秘籍,真正赚钱的模式就应该是无聊的。
如果别人稍微给你讲个故事,或者用个激将法,你就按耐不住往里冲,就纯属瞎折腾,浪费子弹。真正的强大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扩大自己的优势,对任何短期诱惑和陷阱都嗤之以鼻,不为所动。
我现在对“是否被打脸”这种说法根本无感。很多公司中,老板明明做错了事,但为了维护住面子,明明项目已经推不动了,但还是死不悔改,手下人也不敢反对。他们都忘了,公司最重要的目标是利润,而不是面子。
去年我在朋友圈发过一条状态:事业低谷期时,被人评价,贴标签,不能太在意,更不能为证明自己,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在天时未到,不利的条件下,逆势去拼命消耗自身资源,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投资者也一样,我们的目标是赚钱,而不是面子。绝不能来个无关紧要的人,嘲笑一声“被打脸了吧”就不顾一切要证明自己。只要能赚钱,脸被打肿也没事。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