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安抚患者不良情绪,是中医大夫的硬伤

香瓜说健康 2023-09-01 08:45:03

许多中医同道都反映目前看中医的患者,具有不良情绪的越来越多,甚至有许多疾病本质上都属于“心病”,查不出具体的器质性病变。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与目前绝大多数患者的就医习惯有关系,得了病先去看西医,而不是先看中医或者中西医一起看,哪怕这个病其实更加适合中医治疗。其实中西医一起看是不冲突的,甚至有时候1加1还能大于2。多数都是经过西医长久治疗无效,万般无奈然后才去看中医,如果再浅尝辄止频繁更换上几个中医,试问经历完这些折腾,又看不到治愈希望,有几个人不会焦虑,我们都是凡人。就像我当年看皮肤病,久经西医、中医,外加偏方治疗,一个个打包票的中医,终究还是无效,这种焦虑的情绪我有真真切切的体会。

第二与我们的国民性格有关,讳疾忌医,尤其是对于精神类疾病。其实精神与肉体一样,都是需要健康维护的,只不过肉体类疾病相对更加明了,有各种化验检查可以表现的明明白白。而精神呢,比较隐匿,但也如同肉体疾病一样,有大病与小病之分,精神大病如同肉体重症,像肿瘤一样,特别显眼。而精神小病如同肉体伤风感冒一样,不是特别显眼,但是也很难受。正常人与精神病之间并非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分界并不清晰,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患者”,如果说他精神有点小毛病,估计有些患者会跟你急眼。实际上,有些精神的小毛病,或者说不良情绪心理,没必要忌讳,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类患者,多被误认为是“功能紊乱”,许多人都习惯于找中医调理,所以会产生文章开头所谈的那种现象。

所以一个中医如果擅长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心理,不仅能直接提高疗效,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让患者坚持配合治疗。为什么许多人习惯于或者更加认可老中医,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老中医者这三个字,本身就可以起到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心理的作用。有些同道纳闷,为什么有些患者即便没有丝毫疗效,也能够跟随名医好几年,以前我也很纳闷,后来我发现这些名医非常擅长安抚患者不良情绪,言谈举止都让患者舒服与信任,患者能够看到希望。

会劝人或者会安抚人,这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形式。说实话,我特别不会劝人,也不会安慰人,也不会哄人,包括女人,所以经常被嫌弃。放到中医医患之间,这就相当于不会“治神”,是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自己将来能否成为名医。比如有些患者来看病,病人问病情如何,我总是说这个病不大好治,治疗周期也很长。患者又问,需要多长时间?我说还真不一定,也有快的,也有吃了很长时间依然无效的。我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有些患者听完这话精神更崩溃了,仿佛彻底失去了希望。

有些患者来看病,情绪非常焦虑紧张,甚至有不少病人都在我面前掉眼泪。说句良心话,我非常于心不忍,心里特难受,也非常想说上几句安慰的话,也是职业道德所在。但是因为深知自己不会劝人,不会安抚别人,恐怕哪句话说的不合适,结果造成适得其反,把病人劝崩溃,倒不如不去劝。人嘛,都是有弱点,也有优点的,我特别清醒,但是性格有时是真难主观去改变,只好顺其自然,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默默思考,努力读书研究疾病,扬长避短吧。

0 阅读:4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