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停用降压药险丧命!警惕:这些心血管常用药,千万别骤然停用

小王的备忘录 2025-03-28 09:21:58

65岁的张叔患高血压已经9年了,这些年一直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2年前他去医院,医生又给他加了另外一种降压药,让他跟原先吃的硝苯地平一起用,血压控制得也还算稳定。

有一天,张叔听说一位棋友吃降压药吃出了肝损伤,心理开始犯了嘀咕,担心自己每天吃两种降压药会出问题,觉得自己之前一直都吃一种也好好的,然后就把医生给开的另外一种降压药给停了,只吃硝苯地平这一种。

结果,停药第3天,张叔就开始觉得心慌,胸闷,在下棋的时候一激动人就倒地不起了,吓得旁边人赶紧打了120,送去医院的时候诊断为急性心梗,所幸送医及时,救回来一条命。

医生分析:张叔停用的药物是倍他乐克,医生当初给他开这药,一是觉得他的血压控制得不太好,二是觉得他的心率也偏高,硝苯地平+倍他乐克就很适合他,既能协同降血压,还能控制心率,可张叔坚持用了2年突然把倍他乐克给停了,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骤然停用倍他乐克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反弹性急剧升高,这对血管状态本身就不好的张叔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张叔的急性心梗就是这么发生的。

一、再次提醒:老年人常用的这些药千万别突然停用!

(一)心血管用药

1. 降压药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 作用: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从而减少心脏耗氧量并降低血压。

❌ 骤停风险:交感神经反跳性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急剧升高,严重会诱发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等。研究表明,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心梗风险会增加3倍。

可乐定(中枢性降压药)

✅ 作用:激活中枢α2受体,抑制交感神经输出,抑制血管收缩中枢,降低血压。

❌ 骤停风险:交感神经活性反跳,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可达200/120mmHg以上),甚至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伴随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甚至脑出血。

2. 抗心绞痛药(如硝酸异山梨酯等)

✅ 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 骤停风险:冠状动脉重新收缩,心肌缺血加重,可能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24小时内心绞痛发作风险显著增加。

3. 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等)

✅ 作用: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梗、脑梗。

❌ 骤停风险:血小板功能快速恢复,血栓形成风险急剧上升,研究显示,突然停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倍,支架术后患者停药,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达30%。

停用正确步骤:

①必须咨询医生,评估停药必要性,心血管用药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除非是出现严重不耐受的情况或者因为手术等需要停药,否则绝对不能擅自停用。②如确实需要停用,建议逐步减量(如阿司匹林从100mg/天减至50mg/天,维持1-2周)。③停药期间应该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④高风险患者可考虑换用其他药物过渡,如阿司匹林可换做氯吡格雷等,具体要遵医嘱。

(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 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用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等。

❌ 骤停风险:肾上腺皮质无法及时分泌足够的激素,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2周)突然停药,肾上腺危象发生率高达50%。

停用正确步骤:

①根据病情、用药时间和剂量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减量方案,注意缓慢减量,一般开始时减量幅度可稍大,随着剂量逐渐降低,减量速度应放缓。②在减量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出现,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以及原发病症状是否复发或加重。②长期用药者(>3个月)需做ACTH刺激试验评估肾上腺功能,谨慎停药。

二、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老年人务必规避!

人上了年纪,各种疾病也就找上门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吃药也成了家常便饭,而吃的药多了,问题自然也就多了。提醒各位正在用药的患者,长期吃药注意规避以下几个误区。

1. 自行增减药量

很多中老年人感觉病情好转了就减少药量,甚至直接停药,病情加重了就自行加大药量。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调整用药全凭感觉,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2. 轻信广告和偏方

部分中老年人容易轻信一些夸大宣传的保健品广告或民间偏方,觉得吃药伤肝肾,就选择用保健品代替。殊不知,这些保健品没效果不说,可能还添加了违禁成分,长期吃绝对是弊大于利。记住:治病认准国药准字,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

3. 多种药物随意联用

中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但是,如果不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意将多种药物一起服用,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他汀类降脂药与克拉霉素联用,会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等。老年人服用新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4. 人云亦云,随意换药

“别人吃的啥药好,我也跟着吃”,这种盲目跟风的用药方式也很危险。需知,任何用药都强调个体化原则,别人用的好不一定就时候自己,尤其是降压药、降糖药等疾病用药,随意更换只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即便确实需要更换,也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完成、,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