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对地双重超级杀手12.7毫米高射机枪:参战40年的中国54式

雁枫情缘 2022-09-24 01:26:1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对空对地双重超级杀手12.7毫米高射机枪:参战40年的中国54式

这款12.7毫米高射机枪,在解放军中服役了整整四十年,参加了建国后历次战争。有意思的是,这款高射机枪却并不仅仅只是用于防空的,更具有强悍的平射能力。它阴差阳错的,成为步兵手中最强悍的压制性机枪。听萨沙说一说吧。

解放军第一款制式高射机枪,就是54式高射机枪。该枪是山寨苏制1938式DShK高射机枪的产物,后者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

一战期间,各国出现了空军,也出现了防空部队。当时的防空部队很简单,就是清一色的高射机枪。将重机枪简单地安装一个高射瞄准器,装上高射枪架,就是高射机枪了。有的则干脆什么都不装,只是将重机枪垫高可以朝天射击,苏联也不例外。

很快苏联就发现了传统重机枪的防空问题,就是火力不足。

以苏联M1910型7.62毫米水冷式重机枪为例,虽然平射有效射程有800米,射高却只有600米左右。

二战爆发之前,各国的战机进步很快,已经出现了时速400多公里的快速战斗机。

这种战机的飞行速度为每秒100多米,M1910型机枪只有2到3秒的对空射击时间,想要击中敌机自然有很大难度。

7.62毫米机枪弹的威力有限,即便一两子弹发击中敌机,也未必能够将其击落。

一战中红公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就是被7.62毫米高射机枪击毙的,但纯粹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红公爵同敌机混战期间,将飞行高度降到100米,还冲入了敌人步兵师的主阵地。地面敌人用各种机枪朝天空乱射,恰好有一发子弹从飞机后面射入,正中红公爵的头部。

这种压根是无巧不成书的事情,也是不可复制的。再让红公爵重新沿着这条路线飞100次,也未必会被击落。

显然,用这种口径机枪来防空是不靠谱的。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苏联开始研究大口径高射机枪。

在1933年,苏联杰出的枪械设计大师捷格加廖夫,设计了一款大口径机枪,口径为12.7毫米。

从1935年开始,该枪小批量装备苏军,却遭到很多恶评。

苏军认为机枪的射速太低,不容易击中敌机,另外采用30发弹鼓导致火力太弱,不能形成覆盖性的弹雨。

从1935年开始,捷格加廖夫同另一个设计大师斯帕金合作,对机枪进行了大幅度改进。

1939年,该枪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后开始量产,名称为捷格加廖夫-斯帕金12.7毫米大口径机枪1938年型,缩写为DShK机枪。

在中国,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德什卡高射机枪。

最初,DShK完全是用于苏军步兵团一级的防空作战,是地地道道的防空重武器。

所以DShK是非常沉重的,连同轮架重达157公斤,枪身净重也有34公斤,枪管就有12.5公斤。

机枪这么重,自然是有原因的。该枪发射12.7毫米子弹,有效射程高达2000米,有效射高也达到1600米,是7.62毫米子弹的两倍多。

这样一来,DShK的防空效率就有很大提高。

对空射击的时候,机枪可以保持至少4到5秒时间。以DShK每分钟80发的战斗射速,可以完成多次5到10发的短连射。对于慢速战机,则可以完成多次11到20发的长连射,大大提高命中率。

由于12.7毫米子弹威力很大,还可以使用穿甲燃烧弹,往往1到2发子弹就可以击落敌机。

对于防御力薄弱的日本战机,甚至可以一枪将飞机打对穿。

该枪采用50发弹链,枪管非常厚重,可以长时间持续对空射击,火力非常旺盛。

由于枪架非常沉重,DShK的射击很稳定,精度也高,在当年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高射机枪。

DShK装备苏军以后,开始并不被重视。

苏军官兵将这种高射机枪,当作一种鸡肋的轻型火炮!

重达100多斤的机枪,难以进行战场机动。它只能用卡车或者马匹携带,部署在苏军二线三线阵地。

苏军每个步兵团下辖一个高射机枪连,一共装备3挺DShK高射机枪,仅此而已。

苏军要求正面防御阵地,每公里部署不到2挺DShK,用于战术防空。

所谓的战术防空,就是用于驱赶低空扫射投弹的敌机。

苏军官兵对这种笨重的高射机枪,很是反感。他们认为这枪一没有小口径高射炮的威力,二没有普通机枪的轻便,实战中根本不会有什么用处,还会成为沉重的运输负担。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以后,DShK却瞬间成为明星武器。

德军在开战后的第一天,就击落1811架苏军战机(20天内击落6200多架),迅速掌握了制空权。

无数德军战机,对苏军毫不留情地狂轰滥炸。除了遭受严重的伤亡以外,苏军部队的一举一动都在德军战机干扰下,连正常的行军都非常困难。

苏军步兵团的防空武器,就是这些高射机枪。

相比也在服役的M1910/30型7.62毫米高射机枪,显然DShK的性能要好得多。对于轰炸的德军战机,苏军7.62毫米高射机枪只能起到驱赶的作用,让它们不能飞得太低,击落的难度非常大。德军著名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最低俯冲高度也必须超过800米,在7.62毫米极强的600米射程之外。

DShK就完全不同,它的1600米的射高,对德军战机起到直接的威胁。

实战中,有不少德军战机就是被DShK打下来的。

著名的斯图卡恶魔鲁德尔,击毁了519辆坦克和1000辆其他战斗车辆,就是被一挺DShK高射机枪击中右腿,飞机也被打成重伤。由于12.7毫米口径子弹威力太大,鲁德尔被迫进行了截肢手术,从此只能带着假腿作战。

另外,DShK就机枪来说很沉重,就火炮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当时苏军37毫米高射炮有1吨多,机动性很差。DShK只有100多公斤,可以由骡马背负前进,部署在阵地任何一角,也可以及时转移地点。

DShK非常实用,到了1944年1月,红军已经装备高达8000多挺,是战前的4倍多。当时防御阵地上,每公里已经提高到5挺DShK的数量。

苏军的坦克以及小型舰艇,也大量装备DShK高射机枪。

有意思的是,苏军坦克兵发现DShK的平射性能也不错。对于敌人的7.62毫米机枪,DShK具有射程上的优势,可以有效进行火力覆盖。

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使用DShK作为平射武器。

电影《黑鹰坠落》中,黑人民兵将DShK架设在皮卡车上,作为移动火力点远距离射击,给精锐的美军特种部队造成很大麻烦。

这在非洲是常态,中东很多国家也流行这种皮卡、吉普和DShK的组合。

这种机枪的穿透力很强,平射是很厉害的。

在使用穿甲燃烧弹时,机枪可以在100米距离射穿20毫米钢板,威力惊人。在500米距离,可以射穿10毫米左右的装甲板。

苏军的BMP1步兵战车,最后的炮塔前部装甲是23毫米,但车体装甲只有10多毫米,在100米是挡不住DShK射击的。

步兵战车尚且如此,装甲运兵车、装甲汽车、军用卡车就更不是DShK的对手了。

只可惜DShK实在太重,除了作为坦克机枪以外,普通步兵是难以携带它进行快速机动,主要作为防御武器或者进攻部队二线的防空火力掩护。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我军虽然在前3次战役获得连续胜利,却被美军战机炸得很惨。

志愿军卡车部队几乎无法行军,美军战机不分昼夜沿着公路猎杀,连马车甚至骡马都遭到扫射和轰炸。

除了补给线被炸断以外,一线官兵也在轰炸中伤亡相当惨重。

志愿军38军112师指挥所在1950年11月5日拂晓遭遇空袭,损失非常惨重:牺牲团级干部4人、营级干部10人、连级干部18人、排级干部36人、战士129人,伤75人,共计伤亡272人,另毁汽车4辆、电台和总机各1部。

在美军的空中优势下,志愿军作战的难度很大。

此时的志愿军防空武器不足,初期入朝的20多万大军就只有高炮第1团来防空。而高炮1团只装备有36门老式的日造75毫米高炮,就这还要留12门守卫鸭绿江渡口,实际随部队前出的只有24门。

美军飞行员敢于嚣张的超低空飞行,甚至可以达到电线杆高度。志愿军老兵回忆,甚至可以看到飞行员脸上的大胡子。

志愿军步兵只能用班排的7.62毫米轻重机枪对空射击,效果非常不好。

松骨峰战役幸存者李玉安回忆,依靠几挺机枪防空没有什么用,反而会遭到敌人密集轰炸,军官不允许机枪手擅自对空射击。

当时他只有26岁,年轻气盛,看到敌机反复盘旋扫射,实在气不过就用轻机枪还击。

这下好了,敌机立即对李玉安反复扫射。

李玉安7.62毫米机枪的射高不够,敌机大口径机枪占尽上风。激烈对射中,李玉安突然感到头上一凉,伸手一摸,帽子被子弹打飞了,头皮也被擦伤了。子弹再向下两三厘米,李玉安就没命了。

这一幕幕惨痛的教训,让志愿军迫切需要大口径高射机枪。

苏军第一批提供了36个师的苏制装备,尤其提供了很多防空武器。其中野战防空主力是37和85毫米高炮,DShK则作为超低空的补充火力。

到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已经装备了2110挺高射机枪,其中主力就是DShK高射机枪。

由于DShK表现的很好,我国在1953年开始仿造这种高射机枪。

苏联方面提供了全套设备和技术资料,派出专家和技术工人来中国指导。在1954年下旬,该枪完成了仿造工作,取名为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54式同DShK基本一样,主要区别是采用了70发弹链,平时装在弹链箱内。

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1年,54式高射机枪没有在朝鲜发挥用处。

随后54式高射机枪成为我军制式机枪,一直装备到90年代才彻底退役,前后长达30多年。

54式高射机枪参加了中印战争、中苏边境战争、中越战争等等,战功卓著。

除此以外,54式高射机枪对外销售或者军事援助,装备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参加了实际上很多次战争,其中又以越南用得最多!

北越军队开始也不在乎54式高射机枪,认为它是鸡肋。

时代不同了,六七十年代已经进入喷气式战机时代。54式高射机枪只能对付时速不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战机,想要击落高速的喷气式战机,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种重达100多公斤的铁疙瘩,对于擅长游击战、运动战的北越军队又有什么用处?

很快,北越就发现了54式高射机枪的巨大作用。

54式高射机枪对付不了固定翼战机,还可以对付直升机!

在同美军交手时,北越很快遭遇了直升机战争。美军为了避免遭受北越军队在公路上的无数次伏击,使用大量直升机进行蛙跳式空降。

北越士兵用7.62毫米自动步枪、轻重机枪甚至狙击枪,对空射击美军直升机,效果都不好。这些枪械的射程有限,威力不足,对直升机不构成大的威胁。

北越很快发现,中国援助的54式高射机枪,是对抗美军直升机的利器。

只要北越军队设下埋伏圈,引诱美军直升机在54式高射机枪射程内起降,就可以将它击伤甚至击落。

在54式高射机枪的射击下,一时间美军直升机损失数量惊人。

在著名的溪山战役中,北越就装备了高达338挺54式或者DShK高射机枪。

这些机枪给美军第1骑兵师(直升机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经常有直升机被击落或者击伤。甚至北越将机枪部署在山顶,伏击美军准备降落的C-130、C-123D、C-7A等运输机。

共有6000多架UH-1伊洛魁直升机曾在越南服役,一共有3305架被击落、机械故障坠毁、在机场被炸毁或迫降后被遗弃。美军的1074名飞行员、1103名空勤射手和532名搭载士兵丧生。

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其中很多就是54式高射机枪的杰作。

同时,北越士兵还经常使用54式高射机枪平射,压制美军的7.62毫米机枪。

美军被打得焦头烂额,吃了大亏,只能拿出自己的M2型12.7毫米机枪进行反压制。

美军一份战地报告这么写:(它的)子弹可以穿透直径为0.4米的树木,击穿煤渣砖,一举穿透两个沙袋和散兵坑的护墙,击穿2.5厘米厚的钢板,在防御人员时也非常有效。子弹会导致1.8米高的泥土爆裂,并能将泥土喷到周围9米高的地方,砾石、岩石碎片、木屑、子弹碎片可以飞得很远。燃烧弹在撞击时,会伴随着一个小而明亮的闪光和在喷出的尘土底部喷出的烟雾,并产生更多的碎片。对建筑物、野战防御工事、墙壁、茂密的灌木丛和树木特别有效。

尝到甜头的北越军队,在主力部队每个连里面,都部署了1个54式高射机枪排,装备2挺机枪。

对于这些东西,我军明明知道,却没有太关注。

到了1979年中越战争打响的时候,我军对于54式高射机枪并没有重视。

中越双方都没有使用空军,也都没有使用直升机,似乎54式高射机枪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150公斤的54式以及改进型的54-1式高射机枪,都非常沉重,根本不能跟随一线步兵轻装穿插前进。我军在1979年深入越南北部作战,主要以攻坚作战为主,即便有骡马和汽车也用于携带53式、57式7.62毫米重机枪,各种无坐力炮、迫击炮这些武器,忽视了54式高射机枪。

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越军却用54式高射机枪,给我们上了一课。

处于防御中的越军,将54式高射机枪直接平射进行火力压制。这是以前对付美国佬的招数,现在同样用来对付我们。54式往往被部署在高地甚至山顶,采用12.7毫米子弹的平射距离,大大超过我军的7.62毫米重机枪弹。这导致我军被压制的很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1979年2月17日,我广州军区第41军122师365团9连攻击敌人盘踞的南山。

解放军步兵5班、9班向南山西侧高地越军主阵地冲击时,突然遭到越军设在山顶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东北侧凹地岩洞机枪的猛烈火力拦阻。

9连是有备而来,立即让重机枪班组织火力压制越军高射机枪。

但我军使用的是7.62毫米重机枪,又是从低处向上仰射,根本就不是越军高射机枪的对手。对射不久后,我方重机枪班的正、副班长和2名战士便中弹伤亡,重机枪也被打哑。

这种战役还有无数。

比如1979年2月17日,我昆明军区第14军42师126团8连攻打117号高地。8连敢打敢拼,战术熟练,经过激战一举攻占敌人盘踞的高地。本来胜利就在眼前,但8连立足未稳就遭遇越军从三个方向的反击。越军从不同方向,使用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猛烈夹击。

其他的还好办,关键是越军高射机枪火力非常猛烈。而我军只有7.62毫米机枪,看到越军高射机枪却打不到。我军攻占高地时,将越军碉堡基本摧毁,此时完全暴露在阵地上。8连请求炮火支援,一举打掉敌人高射机枪,炮弹却迟迟不到。坚守一段时间,高地上8连伤亡高达60多人,被迫放弃阵地撤退。

不过,解放军还是善于学习的,很快就熟练使用12.7毫米高射机枪甚至14.5毫米高射机枪,拉平了同越军的差距。

可惜,最初还是有不小的伤亡,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说来说去,我军轻敌了,并没有做到知己知彼。

实战中,我军装甲部队更早明白54式高射机枪的威力。

当时我军59式、69式、62式坦克全部装备54式,作为车载高射机枪。在越南作战中,坦克兵发现,高射机枪比火炮还有用。当时我军坦克比较落后,不具备运动时精确炮击的能力。想要炮击就必须停下来,瞄准后开火。然而越军装备大量反坦克武器,坦克如果在近距离直瞄炮击,就有很大的危险。越南地形特殊,坦克往往必须距离敌人很近开火,但停下来就万分危险,这就是悖论。

此时,坦克兵发现了54式高射机枪的厉害之处。

它完全可以在坦克运动的时候,对数百米外进行持续火力压制。此时坦克是在运动的,敌人反坦克武器的命中率大减。机枪可以实现坦克炮不具备的动对动压制能力,更可以进行长时间覆盖性压制,非常实用。

一时间,坦克的54式高射机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设计之初始料未及的。

比如在1979年东溪战役中,陆军第43军坦克团(装备59式中型坦克)1营先锋连1连,率先冲入越南东溪县城。我军坦克部队沿途英勇作战,击溃越军多次大规模拦截,前进速度远远超过敌人的预料。

当时东溪街道上的越南老百姓,还以为是自己军队的坦克,不时频频向坦克招手致意。当有人看清楚坦克上标着的红五星和“八一”军徽时,立即尖叫着逃散。

此时1连坦克已经冲入东溪县城街道,这里有上百守军,配备大量反坦克武器,尤其有很多40火箭筒。我军步坦协同很差,步兵尚且没有赶到。坦克是不擅长独自近战和城镇战的,坦克1连此刻非常的危险,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如果坦克停在街道上开炮,一来看不清敌人在哪里,二来就等于是活靶子。

坦克1连果断采用正确战术,一边沿着街道行驶,一面使用高射机枪猛烈射击压制。在密集弹雨打击下,越军伤亡不轻,误以为我军步坦协同的大部队赶到,吓得直接溃逃出县城。

半小时后,坦克第1营余部赶到,围绕着东溪县城部署了防御圈。此时越军才恍然大悟,知道我军步兵还没有赶到,急忙发动反攻。我方坦克已经占据所有县城外防御要地,作为一个个钢铁火力点,坚守了3个多小时,等到后续步兵赶到,最终获胜。

话虽如此,在没有遥控武器站的时代,坦克兵在车顶操纵高射机枪是非常危险的,由此可见我军坦克兵的勇敢精神。

1989年上映的一部著名电影《蛇谷奇兵》,就是以这次经典的东溪穿插战斗为历史原型的。

即便如此,54式高射机枪毕竟早已过时。

作为高射机枪,现代化喷气式战机也罢,武装直升机也好,都不是54式可以击落的。

作为平射机枪,54式高射机枪的重量太大,几乎相当于轻型火炮,也同现代战争不符合。

所以,54式高射机枪被淘汰是必然的。

早在70年代解放军就研究了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又推出了推进型的85式高射机枪,后来又是89式高射机枪。

老旧的54式高射机枪,自然会解甲归田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9 阅读:8922
评论列表
  • 2022-09-25 11:05

    黑鹰坠落中的德斯卡威力根本不真实,这种距离上根本不需要打人,扫车辆都对穿的。就算是躲在房屋后的悍马都可以击穿

  • 2022-09-27 07:18

    口径即是正义

  • 2022-11-23 22:26

    有护盾保护射手

  • 2022-12-27 10:44

    中印边境也需要大量12.7的重机枪

  • 2022-09-25 12:40

    这种铁扫帚,威力相当大。

  • 2023-01-23 14:09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2023-04-16 00:19

    发现,越南人使用高机平射后,我军吸取了教训,陆续 派出了 高射机枪队。 越南人的末日到了

  • 2022-10-14 07:47

    将来电磁炮打飞机,电磁炮打几万米高应该设问题?[呲牙笑]

  • 2022-10-11 17:23

    54式那个对空环,数学不好的纯粹是个摆设。

    键盘侠 回复:
    找方向感的,你以为真拿这个准心瞄准命中?提前量经验也是教出来的
  • 2022-11-21 13:46

    好东东,越战,腰中一发断二节

  • 2023-01-08 18:28

    54高射机枪没有护盾

雁枫情缘

简介:同样的娱乐,不一样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