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继续讲述忻口会战战斗全史内容……
10月25日的战斗25日早晨,日军步兵第30联队第一线各大队展开完毕。从上午8时30分开始,日军主力炮兵〔旅团长直接指挥的炮兵)又进行了2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第431团2个连的干部全部殉职,士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自发奋勇,坚持与日军苦战。
日军主力炮兵的炮火准备之后,猪鹿仓担心守军火力点未被完全摧毁,继续以配属山炮兵及联队炮、大队炮、速射炮压制守军的残存火力,掩护其步兵前进。但是,有的地方炮弹始终打不到,因此守军并没有停止射击。日军第一线步兵凭借地形地物的掩护隐蔽前进,逐渐迫近第214旅阵地,到正午时分,日军最前沿的第1大队第2中队与该旅阵地仅余百余米。猪鹿仓看到这个情况,立即要求主力炮兵策应该中队.对其正面的守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第2中队在炮火掩护下,趁势于中午12时37分占领“枯松高地西方的高地”。

接着,日军主力炮兵又向其左方的第428团阵地(日军称为“枯松高地”,位于盟腾村北方约1000米处)实施猛烈轰击。该团阵地被轰平,守军士兵多被尘土迷目,步兵第30联队的左翼伊藤支队趁势发起进攻,在浓烟灰土中突入阵地。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守军官兵十之七八壮烈牺牲,日军遂于下午1时5分夺取该高地。
随后,第2大队联系伊藤支队开始攻击前进,附近地形对其极为不利,有很多10多米的断崖。但是该大队凭借此前赶制的若干部梯子,终于克服了地形的阻碍,于下午6时夺取了六号七号高地,随后又受到守军第三道阵地十号、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高地上机枪火力的拦阻射击,尤其是十号高地的守军侧射非常激烈,顽强地阻击日军前进。这样,该大队在工兵的援助下,在刚占领的阵地上构筑工事,以防备守军的反击。此时,第1大队又占领庄王村西南方的高地。至此,第71师的第一线阵地完全落入日军手中。
24日、25日,日军连续两日攻击第71师阵地,该师受创较重,盟腾村一线阵地出现危机。于是,李默庵于10月25日下午下达作战命令:
(一)以第83师一部占领大白水(不含)亘盟腾村(含)之线。主力控制于刘庄、杨庄、井沟、杨胡村一带地区,策应右翼第10师、左侧第71师之作战。惟本(25)日应联系第71师将侵入盟腾村前方前进阵地之敌一举围歼。
(二)以第71师附独立第7旅(马延守部)以主力固守盟腾村(不含)亘南峪之线。保持重点于中央,迅即与第83师协力驱逐当面之敌。以一小部派遣于麻港村附近,确保于该要点。
根据此命令,第71师第202旅(附第431团及炮兵第23团2营)将原阵地移交给第83师,然后接替第214旅盟腾村(不含)亘南峪之线阵地。
第83师以第498、494、493等3个团及1个炮兵营接替第202旅阵地,加紧构筑工事。
独立第7旅以主力控制于白家梁及其东南地区,并占领1482高地,联系第202旅左翼,策应该旅驱逐当面之敌。另以一部相机由麻港村、水油沟以北地区进击敌之侧背。
第71师第214旅(欠第431团)将阵地交第202旅后,以主力控置于杨庄,作为预备队,
当夜,第83师、第71师分派小部队,向当面之敌实施夜袭。
10月26日的战斗26日黎明、日军步兵第30联队又向第83师左翼及第71师第202旅阵地正面实施猛攻。这时,守军已及时调整了部署,各师阵地缩短,兵力加强,但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实施强攻,仍突破了部分阵地。守军也毫不示弱,奋起反击,以血肉之躯英勇抵抗。
第202旅阵地激战犹甚。该旅前进阵地南峪高地山角处,有一斜向山顶(日军称为“盟腾村北侧高地”)。尽管该地地形险峻,但猪鹿仓认为这里是守军左翼的主要支撑点,决定将主要的兵力、火力投入到该地。
上午8时30分,日军炮兵开始炮火准备。步兵第30联队左第一线伊藤支队利用守军火力中断的间隙,向其做近接运动。但是,当其接近到守军阵地前沿时,守军突然又恢复了射击,迫使日军停止前进。

与此同时,该联队中第一线的第2大队也遭到其前方的十二、十三、十四号高地守军的火力拦阻。因为守军将轻重机枪隐蔽在掩体内实施射击,日军仅用步机枪难以压制。大队长长泽少佐遂命令步兵炮小队破坏十一号、十四号高地附近的射击孔:速射炮中队破坏十一号、十三号、十四号高地附近的射击孔,但因守军的工事坚固,射击效果不佳,第2大队的进攻受阻。这期间,不断有迫击炮弹从盟腾村附近飞来,还有山炮弹从大唐林方向飞来,频频落在第2大队阵地上,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该大队随即在工兵的配合下,就地构筑工事,以减少伤亡。
下午1时30分,猪鹿仓考虑到伊藤支队的伤亡较大,而仅以配属山炮兵实施突击支援射击,并不能压制其当面的守军,于是将联队炮中队、速射炮中队也加人炮击队列,以便为伊藤支队创造突击机会。下午2时,猪鹿仓再次要求配属山炮兵实施突击支援射击。
待3分钟的集中射击完毕,伊藤支队遂利用地形,开始向十四号高地进行突击。这期间,第2大队也以第7中队、机枪中队和步兵炮小队的全部火力射击十四号高地的守军,配合伊藤支队的攻击。守军第202旅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伊藤支队经过激烈的白刃格斗,占领了部分阵地。李默庵闻讯后,深感此高地失守,全线阵地必受威胁,于是勉励该旅坚守,同时将驻扎在白家梁以北地区的独立第7旅归第71师指挥。第71师得到独立第7旅的增援后,就命令该旅第621团吉文蔚3个营跑步火速增援,终于抵挡住了日军的攻击。随后,双方在数十米的距离内相对峙。
10月27、28日的战斗27日,自拂晓起,日军伊藤支队又在炮火掩护下发起猛攻,企图完全占领“盟腾村北侧高地”。而中国守军根据连日战斗之经验,已能灵活应付。当敌炮击时,则伏于工事内,待敌步兵前进时,则多以手榴弹应战。此时日军炮兵的弹药即将告磬,火力大为减弱。这样,尽管伊藤支队的伤亡不断增加,但始终无法取得进展。
篆原见此情况,又将堤支队编入猪鹿仓的指挥下。下午2时,堤支队在第2大队的掩护射击之下,与伊藤支队相呼应,对盟腾村北侧高地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并没有被日军的嚣张气焰所吓倒,第202旅顽强坚守正面阵地,独立第7旅第621团之一部则经麻港村向南出击,拊敌之背。当堤支队的突击部队散开队形,向第202旅阵地接近时,忽然从北方射来密集的子弹,虽然日军官兵反应很快,立即卧倒,但仍有一些人躲闪不及,被子弹撂倒在地。堤支队长眼见着部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认为一时难以达成企图,遂命令突击部队退回到本方斜面,以图后策。

忻口战役中,中国守军阻击日军的进攻。
当晚,猪鹿仓为打开局面,决定将第2大队也转用于伊藤支队方面,于是命令该大队集结于“枯松西方高地”附近。
第2大队奉命后,除以古垣小队(包括重机枪1个小队)留守六号高地以外,其余部队于28日早晨5时30分从七号高地出发,半小时后相继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本来第2大队预定从上午8时开始攻击,但日军炮火对于平地方面守军的山炮、机枪侧射火力,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这样该大队不敢贸然发起进攻,只得留在原阵地等待时机。
第2大队长长泽少佐鉴于这种情况,先派出高见泽少尉及渡边准尉前去侦察前方的敌情、地形,尤其是要探明和伊藤支队相通的路径,接着又于上午11时派出西野少尉及山本军曹去跟伊藤支队联络。下午1时30分,两人完成任务后返回,并报告了前方的敌情以及友军状况。
长泽基于侦察员的报告,认为在右翼方面由十五号高地方向向西南方席卷十六号高地的守军阵地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决定向十五号高地前进,准备面后的攻击,并向猪鹿仓呈报了该意见。
黄昏以后,守军的射击变得稀疏起来。于是,猪鹿仓立即变更部署,命属下各部队继续攻击。为使第2大队的前出容易,右第一线的堤支队利用死角向左移动,随后和左第一线的伊藤支队继续攻击。
第2大队于当晚7时受领右翼队命令(高作命甲第63号)之后,利用黑夜在伊藤支队的后方集结兵力,准备前进。当晚9时30分,工兵小队为配合该大队的行动,开始构筑第2大队和伊藤支队相通的高地棱线交通壕。
10月29日的战斗28日下午,混成第15旅团本部的原田参谋也前往第一线进行侦察。他在返回本部之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该旅团据此于下午5时下达筷作命甲第160号命令,企图完全夺取盟腾村北侧高地。
29日凌晨3时30分、工兵的土工作业完毕。半个小时之后,第2大队如预定的那样从十五号高地出发,乘黑夜利用工兵构筑的交通壕运动,避开了守军的扫射,5时30分集结于堤支队位置北侧凹地,并和堤支队及伊藤支队取得联络,共同侦察前面的敌情、地形。
上午9时,日军炮兵开始炮火准备,实施了约1个小时的集中射击,随后又对守军阵地进行压制射击。10时30分,日军第2大队第一线两中队在炮火掩护下,向十三号十四号高地发起进攻,却遭到守军侧防火力的压制,前进受阻。
长泽见此情况,立即将预备队第5中队由两中队的中间投入战斗,夺取了十三号高地东北角。此时,第6中队在山炮、步兵炮配合下,正在进攻十四号高地。中队长春日大尉为激励部下,冒着弹雨,于下午1时率先突人守军的第一道散兵壕。该地的守军为第202旅第404团商得功部,他们并没有被日军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不但大量地投掷手榴弹,还以机枪从第二道散兵壕实施近距离的斜射,当即毙伤春日大尉以下20余人,挫败了第6中队的进攻。这期间,第7中队向第403团阵地进攻,也没有得逞。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2时30分,长泽根据前方的报告,了解到守军依托各高地上的反斜面阵地顽强抵抗,利用机枪、迫击炮构成绵密的火力网,而日军炮火仅能压制其第一道散兵壕。
可是,他并没有死心,很快便想出了对策,决定重点指向十三号高地,继续进行突击,随即命令第6中队确保十七号高地中腹,掩护大队的左侧。第5中队转进到第7中队的右侧展开。但这两个中队还未开始行动,就接到中止进攻的命令。原来,猪鹿仓看到第一线部队的进攻迟迟没有进展,就于黄昏时分下达了中止进攻的命令。
当晚,守军第404团在四五十米的距离内与日军第2大队的第一线对峙,连续反击数次,使日军遭到很大的伤亡。据日军观察到的情况,守军的反击部队以手榴弹手为先头,紧接着是刺刀手,再后面是轻机枪手,迫近到有效距离时就投掷手榴弹。但日军第2大队与炮兵的拦阻射击相配合,多次击退守军的反击。步兵第30联队占领“枯松高地”以后,日军炮兵的观测所推进到该联队本部位置,可引导其炮火实施精确的射击。因此,日军炮兵于夜间实施的拦阻射击,对中国夜袭部队的威胁大大增加。这期间,留守在六号高地的第5中队古垣小队及重机枪1个小队也利用夜色的掩护复归第2大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