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山西,忻口会战(28):与失败同日发生的七亘村大捷

星辰与大海 2025-04-11 15:06:39

书接上回,本期继续讲述忻口会战战斗全史内容……

26日,就在娘子关失守的当天,第129师第772团却打了一个胜仗。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得从头说起,10月23日,当第771团还在固守七亘村前面隘路的时候,第386旅旅长陈康认为只靠防守是挡不住日军的,于是他准备亲率第772团侧击西进的日军。

当晚6时,陈6率第772团由马山村出发,进到王寨、泉口一带。24日早晨5时,又向南藁亭村及七亘村以南高地开进,由于山路崎岖,行动困难,直至下午3时才到达指定地点。此时,他们发现七互村已被日军占领,第771团也失去了联系。而且,西进的日军大部已通过了七耳村,仅有辎重在后跟进。因悬崖绝壁,第772团无法突击下去,便当即以突然火力向其袭击,可惜因地形关系,无法确认战果。

25日,陈离接到刘伯承的电报,这才知道第771团遭到日军夜袭,有相当损失。同时,他还了解到川军已到东西回村阻止正面之敌,遂决心以积极动作配合正面作战。于是命令第772团副团长王近山率第3营秘密进到营庄以南高地伏击日军。

王近山奉命后,即带队抵达营庄以南高地,详细察看地形,选择伏击地,进行战前准备。这期间,王近山侦知向平定方向进犯的日军第20师团的后方辎重部队1000余人,正宿营在测鱼镇,估计第2天必定经七亘村向平定前进。于是他决定次日在七亘村附近伏击该敌。

26日拂晓,王近山带领第3营进入伏击地区。他将2个连又l个排布置在七亘村至甲南峪间的大道南侧,把另外2个连作为预备队,控制七亘村以南高地,并派出侦察分队,在东石门村一带活动,及时掌握敌情。营指挥所设在离大道约300米的青脑北边的山头上,从那里俯瞰山下,七亘村及大道两旁的景物,尽收眼底。指挥所配备重机枪1挺,作为伏击战斗的火力指挥信号。

上午8时左右,王近山带着3营营长郭国言、副营长雷绍康等人,爬到1个最高的山头,察看敌情。突然,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约距3公里处有1股日军正向七互村运动。随后,又得到侦察人员的报告,说日军的辎重部队有300多人,前后各有100余名步兵掩护,向七亘村开来。得到敌情,王近山马上向陈旅长报告,并立即召集郭营长.雷副营长、教导员罗明海、副教导员尤太忠、9连连长刘臣须、10连连长罗绍起、11连连长李春山、12连连长邓世松及9连指导员何开生、10连指导员梁天喜等人开紧急会。

王副团长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伏击日军,夺取辎重。”他根据日军行进队形,进一步明确了各连的主要战斗任务:12连担任正面突击日军辎重部队,夺其辎重,11连担任穿插、阻击和包围,配给轻机枪3挺。战斗打响以后,11连要沿山沟迅速占领七亘村南大道两侧,切断前面敌步兵同辎重部队的联系,并阻击敌步兵对其辎重部队的援助。

然后,要以一部分兵力,抢占七亘村西南边不到100米高的定盘山,形成对敌军步兵的包围,防止敌军步兵抢占和利用村庄负隅顽抗,力争将其全歼于大道上,以保证12连顺利消灭敌军辎重部队。特务连的1个排负责阻击后退之敌。接着,各单位跑步进入阵地。战士们为了搞好隐蔽,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有的钻进草木丛、有的用野草和树叶把自己伪装起来,有的藏在土坎、岩石后,个个严阵以待。

从测鱼镇出来的日军辎重部队分为三部分:

走在最前面的是步兵第79联队大小行李,人员约100多名,马数十匹,负责为步兵第79联队联队本部运送物资。

接着是第3师团第1兵站辎重兵中队(中队长幸村三八吉大尉)。该中队原为军这一级直辖的兵站部队,后来配属给第20师团,因此其也被称为兵站辎重。该中队原有人员372名,驮马315匹。但是,在山岳地带的山西战线,因路面狭窄,路况恶劣,加上饮用水也很难弄到手,如果单纯用马来运输,则行动是很困难的。当时在内蒙华北一带,骆驼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动物。骆驼虽然不能奔跑,但是即使数天不吃不喝也满不在乎,而且照样还很结实、很有力气。它们经常驮马匹载重量两倍的货物,踏遍险峻的山岳地带以及没膝的泥泞地带。于是,该中队就在当地雇佣了大批的骆驼,他们用这些骆驼代替马匹来运输给养。此次,他们是向前线运输粮袜。

最后是第20师团大小行李队,人员约100多名,马数十匹,负责为第20师团司令部运送物资。

由于日军主力早已西进,这里成了后方,所以日军辎重部队十分麻痹,警戒搜索也相当疏忽。

上午9时左右,日军先头开始进入3营伏击区,埋伏在草木丛中的该营官兵,双手紧握钢枪,两眼怒视着相距只有几十米的日军,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当日军先头的行李队接近营庄时,第3师团第1兵站辎重兵中队正好行至12连伏击地前面。王近山即令重机枪向日军扫射,伏击部队随之向日军猛烈射击。刹那间,成群的手榴弹,密集的子弹,像从山崖上泻下来的瀑布喷向敌群。正在行进中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还没搞清是怎么回事,就死伤了一大片。

这时候,11 连按照原定计划,迅速抢占了七亘村南大道两侧及该村西南的定盘山,将日军先头的行李队和辎重兵中队拦腰切成两段。

辎重兵中队前面的步兵第79联队大小行李队、后面的第20师团大小行李队,大部分都是无武装的非战斗人员,一看到辎重兵中队遭到伏击,就分别向马山村、东石门两个方向逃窜。步兵第79联队大小行李队途中没遇到阻截,几乎全部逃脱。而第20师团大小行李队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刚跑到甲南峪,就遭预先埋伏在那里的特务连1个排的猛烈袭击,死伤惨重。

这时,王近山命令9、10连投入战斗。紧接着,11、12连在副教导员尤太忠的带领下,一个个犹如猛虎下山,奋不顾身地扑向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日军第1兵站辎重兵中队虽有300多人,但只有少数人员配有枪支,其他大部分人使用的自卫武器是短刺刀,因此在白刃战中伤亡很大。冲在最前面的12连战士杨绍清,面对日军毫无惧色,左刺右挑,愈战愈勇,一连刺死6个,捅伤1个。

激战至11时左右,日军除一部分残部逃回测鱼镇外,其余均被歼灭。据第129师宣传部部长刘志坚回忆,此战共歼灭日军300余名,缴获骡马和骆驼300余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步兵第80联队第3大队七耳村附近战斗详报》记载,10月26日下午3时左右,步兵第80联队第3大队接到通报,幸村部队(第3师团第1兵站辎重兵中队)陷于重围。当晚7时30分以后,日军辎重部队的残余人员陆续逃回测鱼镇,至当晚12时收容完毕。收容的人畜数为:第20师团大小行李的兵员122人、幸村部队的兵员92人、骆驼99头、苦力26人。如上所述,幸村部队原有372人。这个数字减去其残余兵员92人,可推算出当天幸村部队损失280人(步兵第79联队大小行李队逃向了马山村)。另外,《步兵第79联队联队史》记载,师团大小行李队战死几十名,步兵第79联队的行李队战死了5名。

由此可见,中日双方的资料均可证实,10月26日,日军辎重部队在七亘村附近损失300多人。

【未完待续……】

0 阅读:10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