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天空(3):给飞机装上机枪,“福克”式灾难制霸空战战场

星辰与大海 2024-11-15 14:32:39

书接上回,本期为一战空战战史系列的第三期。

当一战进入第二个年头后,各交战国对空中武力重要性的认识就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不少高级军官在目睹了飞机于1914年成功侦察飞行之后,终于承认飞机是实施侦察的最有效的手段。然而航空技术的进步很快就大大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在战争条件的刺激下,作战飞机不久后就将变得更大、更快、更坚固、能够装载更多的武器——一场空中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驾机飞越敌人后方,居高临下地打量敌军的集结点、兵站、队列、仓库、阵地,这自然是令人愉快的过程,但是侦察机上的人们很快就觉得仅仅这样太不够了,应该力所能及地对敌人做上点什么,于是他们开始在起飞时带上手榴弹、小型炸弹,甚至投枪,向地面上的敌人发起空中的一击,于是轰炸机诞生了。接着,飞行任务变得复杂起来,各国的航空队又要有效保护本方的侦察机和轰炸机能顺利执行任务,又要打击敌方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这种双重需要之下,专事空中格斗以夺取制空权的机型——战斗机也就此诞生了,并且将贯穿大战始终地不断在型号上推陈出新,成为一战军机发展史上最为华丽的篇章。

早期的轰炸使用这样的手持式小炸弹

一般而言,东线空战的规模远远小于西线,不过进入1915年后在轰炸机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却是俄国航空队。这年年初,其新组建的一个特殊单位“飞艇中队”投人战场,虽然名曰飞艇中队,实则装备着庞大的“伊利亚·穆罗梅茨”式重型轰炸机。俄国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她的高级将领们在军事机械领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装甲汽车上,这种重型轰炸机的问世和列装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奇观。

随着“穆罗梅茨”投入交战,俄国航空队在1915年初也实施了重组。皇室成员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亲王出任总指挥,他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由重型轰炸机所实施的战略轰炸,以及同样是由重型轰炸机所实施的远程侦察行动上。在1915年3月31日的一次典型行动中,“穆罗梅茨”家族中的最新型号创下了550千米飞行距离的航程纪录。

德国人也从1915年起展开了自己的战略轰炸行动,目标是英国,尤其是她的首都伦敦。不过这场空中战役最初的参与者并不是飞机,而是齐柏林飞艇。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这种飞艇以伦敦上空的统治者自居,它也确实给伦敦人带来了无尽的折磨,但是它的作战效率其实很低,实际破坏效果和高昂的出击成本根本不成正比,带给敌人的折磨也主要是精神层面的。

空中格斗无疑是所有空战样式中最迷人的部分,而“战斗机”这一概念的出现过程也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其实,试图将枪械和飞机相结合的努力,在一战爆发前就已经出现了。美国陆军中的一位航空爱好者伊萨克·纽顿·刘易斯上校建议将他发明的著名的刘易斯机枪安装到莱特兄弟的一款“新型”飞机上,但却从后者那里得到了“极为冷淡的回应”,一气之下刘易斯愤而离乡,在1913年远赴比利时开办了专门制造机枪的工厂。

在机枪射击协调器发明之前,双座机的后座人员负责操纵一挺装在支架上的机枪

战争开始后,让枪械和飞机“联姻”的尝试则多半是前线飞行员自发进行的改制。前面说过,法国人开始在后座上安装支架以固定机枪,这种做法也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飞行员,选择的武器还包括步枪、手枪、手榴弹、最弹枪等等。不过这种后座安排方式也有风险,英国飞行员布鲁克-波普海姆就在驾驶一架装了后座机枪的飞机升空后险些失速坠毁,结果受到了上级的严厉斥责,并要求他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

不过配备后座机枪的飞机只能算是加了武装的侦察机,算不得战斗机,因为机枪无法向正前方——飞行中击杀敌机的最有效方向——射击,其射界只包括侧面和后方。当飞行员通过调整飞行方向以利自己的观察员射击时,敌机很有可能早就已经逃走了。

很快,为飞机加装武器的工作从野战机场的简陋工棚里转移到了大后方的设计师和飞机制造厂那里,但是不论各国的研究者付出何种努力,都无法解决使机枪子弹从飞转的螺旋桨间向前击发的技术难题,射击暂时还得是后座观察员的任务。

英国人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改变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布局位置。当时作战飞机的常规结构是螺旋桨前置,这样的飞机称为牵引式飞机。双座牵引式飞机的座舱布局是飞行员在前、观察员在后,后者的射击受到螺旋桨、飞行员、双层机翼、翼间支柱和拉索等一连串事物的影响。英国人的新思路是将发动机和螺旋桨后置,从而打造出一种推进式飞机,座舱布局改为观察员在前、飞行员在后,这样装在机首的机枪终于实现了正面向前射击。不过推进式飞机存在着飞行性能不如牵引式飞机、飞行员视野较差、后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保养较为困难等缺点,因此并没有成为流行的设计。

一架法国飞机正被拖往修理厂

关于究竟哪种机型才算是“世界上第一种战斗机”,历来存在着争议声,不过较多的史料倾向于把英国的推进式飞机维克斯FB.5看成是史上首种战斗机,其外号“机枪大巴”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这种飞机于1915年2月初抵达法国战场,同年7月25日,皇家陆航第11中队接收了一批“机枪大巴”,于是被认为是史上第一个战斗机中队。

法国人对自己盟友的推进式解决之道不以为然,他们希望能够让机枪在牵引式飞机上穿过螺旋桨向前射击,而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得到陆军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法国知名飞机制造者雷蒙德·索尔尼埃展开了持续的技术攻关,终于想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其做法是在每片螺旋桨叶片上安装一具金属偏导片,这样机枪在射击时子弹要么穿过桨片的空隙.要么打中桨片上的偏导片而不会对螺旋桨造成破坏。这套装置付诸实用,成为了最早的机枪射击同步协调器。

一战中法国的一处战地飞机修理厂

凭借着一架安装了这种颇为初级的同步协调器的莫拉纳-索尔尼埃飞机,在法国颇为知名的飞行员罗兰·加洛斯居然在1915年4月的头几周里连续打下了3架德国飞机,令敌我双方都大吃一惊。可惜就在取得这一开创性的成功之后不久,加洛斯的这架特殊飞机就被击中而迫降到德军战线后方,致使协约国在1915年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被曝光了。

本来,德国方面也在搞着类似的研究,飞机设计师弗朗茨·施奈德(Franz Schneider)也在做着和索尔尼埃相类似的事,不过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一度抱有浓厚兴趣的军方便不再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现在,缴获的加洛斯的实机样本一下子令德国人突破了自己的技术瓶颈,他们随即搞出了非常有用的新一代“机枪射击同步协调器”。

福克(Fokker)E型单翼机

1915年夏天,德军的第一种真正的单座战斗机福克(Fokker)E型单翼机出现了,由荷兰设计师福克设计的这款新机在引擎罩上装有一挺机枪,通过机枪射击同步协调器令子弹穿过螺旋桨叶片向前射击。

福克单翼机和“鸽子”式一样采用单翼布局,但是二者在战史上的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自库特·温特根于当年7月1日驾驶这种飞机第一次击落敌机开始,这种福克单翼机便大开杀戒。事实上,福克单翼机对协约国飞机的杀伤破坏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空战史上出现了一个专有词组叫“福克式灾难”。

对协约国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德国人对福克单翼机的使用存在着诸多限制,比如不能飞越敌方战线。很多场合里,德国飞行队在一次任务中都只是出动1-2架福克单翼机,假使那时德军完全放手地运用手中的福克单翼机,那么福克式灾难就将会是更大的灾难。

【未完待续……】

0 阅读:107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