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官员年轻化现象:官场坏风气,这届90后官员一学就会

桐城一派 2025-04-28 07:41:07

文/桐城一派

黄泉路上无大小,奈何桥头无老少。

反腐路上,腐败官员也不分老少。

腐败官员年轻化,这已经见怪不怪了。

提起贪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59现象”,即一些临近退休的官员,趁退休之际狠捞一票,以至于晚节不保。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连“早节”也不要了,铤而走险大肆违纪违法,甚至一些90后的小官员也是飞蛾扑火,贪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可见,反贪形势越发严峻,反贪之路任重而道远。

4月25日,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党委委员方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官宣落马。

公开简历显示,方俊,男,汉族,1993年2月生,大学学历,工学学士,中共党员。

他曾任汤口镇副镇长,2024年7月拟任乡镇党委委员。

此前官方信息显示,他负责规划国土、环保(含新保、湖保)、控违(拆违)、农村建房等方面的工作。

过去我们常说官员“晚节不保”,现在的90后官员却连“早节”也不要了。这样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比比皆是。

去年12月,1990年10月出生的四川甘孜得荣县奔都乡原副乡长马小辉,被“双开”。

今年2月,出生于1990年2月的江西宜黄县南源乡党委原书记黄祖骏,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再早一点的2023年5月16日,四川长宁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城镇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长刘秀芳被查。生于1992年12月的刘秀芳,长相秀气,大大眼睛,稚气脸蛋,没想到却是个小贪官。

匪夷所思的是,县建设局下面市容管理股一个小小的副股长,居然涉嫌违纪违法,还被冠以“严重违纪违法”的字眼,这个管长宁市容的股,能贪什么呢?能贪到多少巨款?

刘秀芳被官宣接受调查的次日,5月17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棚改办原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田博文被官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也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帅哥田博文,1991年11月出生,他从七台河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先后在茄子河区行政执法局、区沉陷办、区棚改办鹿源社区和茄子河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年纪不大,换来换去的工作单位却不少。

与刘秀芳一样,田博文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一个屁大的认定组组长算什么官,有多大的权力,他能贪多少,一样是个谜。

一个92年出生,一个91年出生,人生刚刚开始,就倒在了起跑线上,实在是可惜了。

什么原因致使一些年轻干部“早节”不保?《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曾经总结出了5条原因:

一是有活力、少定力,思想不够成熟,容易被错误观念裹挟扭曲。

二是有学历、少阅历,吃苦受屈太少,碰到一点不顺就心理失衡。

三是太自我、少公心,个人利益至上,错用公权力满足贪婪私欲。

四是期待高、反差大,身上的担子重,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迷失。

五是重使用、轻监管,管理存在漏洞,让偏航之举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这五条总结非常到位,而且每一条都具有致命的杀伤力,条条可以断送一位年轻干部的政治生命。

90后的帅哥美女官员,初入官场,仕途刚起步,人生刚刚开始,就倒在了起跑线上,实在是让人惋惜。

有句话让人扎心:同学已落马,我还在考公。

腐败官员年轻化的现象值得深思,是官场风气带坏了他们,还是我们的制度上真的存在漏洞,让这些年轻官员有样学样,无师自通。

前浪推后浪,后浪浪啸天。

真可谓:

年龄不是障碍,照贪不误;

官职不在大小,伸手必捉。

4 阅读:813

桐城一派

简介:一本正经的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