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孩子真假口吃很重要吗?当然重要!
“说话不流利”明明只是语言发展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偏偏扣上“口吃结巴”的帽子,各种不愉快的干预经历,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挫伤。而另外一些真正口吃的孩子,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时机,带着口吃上小学,各种麻烦接踵而至。
实际上真正口吃非常少,美国口吃研究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是,学前儿童中,有25%的小孩子都会经历语言不流畅,但最后只有5%会真正变成口吃。
正常的语言不流畅(假口吃),有啥特点?孩子兴奋地想告诉你他今天看到了什么,结果“昨...昨昨...天,妈妈买一个..面...包机...”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假口吃”。这种不流利,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在赛跑,但语言还没能追上思维的速度。就像是小马驹想跑快,但腿还不够长,偶尔会绊一跤。
特点呢,就是句中停顿、句首重复,孩子其实知道自己想说啥,就是嘴巴跟不上脑子。而且,这种不流利会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慢慢就消失了。
真正口吃的判断标准,咱们怎么看?真正的口吃,那可是需要咱们细心观察的。这里有几个小信号,家长们得记好了:
1、重复音节:不是简单的重复一个字,而是重复第一个音节,比如“的的的...苹果”。
2、发生频率:超过6次/100字,超过6个月以上。基本上已经过了临界口吃的标准线。
2、面部肌肉紧张:孩子说话时,小脸蛋儿绷得紧紧的,甚至有点扭曲。
3、语调异常:重复或延长音节时,声音突然变得特别高或特别低。
4、无意义的话:句子里夹杂着很多“嗯...啊...那个...”这样的无意义音节。
5、情绪反应大:说话前紧张得直搓手,或者一说就哭,呼吸急促,甚至拒绝交流。
这些信号,就像是口吃这个小怪兽留下的脚印,一旦发现,就得赶紧行动起来,寻求专业帮助了。
三种程度的口吃,干预理念不同说到干预,可不是一刀切的事儿,得看孩子口吃的程度来定:
轻度口吃:如果孩子2分钟内只出现1到5次卡顿,那咱们就放宽心,按照日常的口吃介入策略来,比如多鼓励孩子慢慢说,别催,别笑话,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慢慢调整。
中度口吃:如果2分钟里卡顿6到10次,那就得重视了。找个专业人士评估一下,制定个引导计划,一步步来,别急。
重度口吃:如果2分钟里卡顿超过10次,或者孩子干脆说不出话来,这就得立刻行动了。专业评估,分群分类型,直接干预,别让孩子在语言障碍的路上越走越远。
看完上面的家长,是不是觉得心里有底多了?咱们细心观察,科学应对,很多口吃解决起来,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