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调的单位:坐拥高射炮、火箭弹、制导火箭,不是军方!

雨后清新满人间 2024-11-28 14:50:51

如果你只单纯的以为每天准时播报天气预报的气象局只是一个温和的科研机构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放眼看看,哪个国家敢在气象局布置高射炮、火箭弹、制导火箭、无人机......

尤其是在众多网友的花式追捧下,什么坐拥七千门高射炮,八千具火箭弹发射器,一年发射数十万发炮弹、上万枚火箭弹等等惊掉人下巴的数据,更给中国气象局蒙上了一层神秘且强悍的面纱。

对此,不少鹰派更是直接调侃:杀鸡焉用牛刀,这也就是中国,要放在中东,南非某些国家身上,早就不知道扩了多少疆土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我们来说,气象局这么牛,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在某些“心怀不轨”的眼里,就是那么乐观了,毕竟中国气象局的军事实力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肌肉”。

那么中国气象局究竟是如何从一个科研机构发展成为现代化气象“强国”的呢?

事实上,中国气象局并非是一个普通的政府部门,而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他的前身更是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中央军委气象局。

这种特殊地位,全都源于中国人“看天吃饭”的绝对心理。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设立了北极阁用于观测天气,而后到了明清两代,观天就更不仅仅只是预测天气那么简单了,更多时候带有浓厚的吉凶色彩、比如皇帝出行、国家决策等提供参考。

有看过《甄嬛传》的肯定都有印象,四大爷想迎甄嬛回宫,但皇后却不同意,于是便自己假装失足扭伤,又让太后宫里着火,使得皇上请来钦天监看天象。

而这个钦天监的职责就跟我们的天气预报差不多作用, 但却又比天气预报更带有些神秘色彩。

不止如此,气象信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也屡见不鲜,就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战争都是利用天象巧妙迷惑敌人,获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对于天象显然更倾向于科学,但气象信息的重要性并没有减退。

比如大风天气会影响飞机飞行、导弹航向和火炮精度,厚重的云层会削弱导弹的威力,干扰核爆辐射效应,大雾天气会遮蔽视线,使海陆空作战都难以展开,沙暴天气则会干扰无线电通信,使指挥系统瘫痪等等一些影响因素,所以更需要一个完善的平台去规避。

不同于其他国家先一步对气象信息的研究,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气象局的职能才逐渐从被明确,它不再仅仅是为皇帝出行服务的“钦天监”,而是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在是因为“手里没枪,心里发慌”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正处于冷战的阴霾之下,彼时的中国面临着来自美苏两国的巨大军事压力,其中空中威胁尤为突出,于是为了应对潜在的空中打击,国家不得不未雨绸缪,大力发展“三打三防”体系,即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兵,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

准确的气象信息对于空中防御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军队及时掌握敌方飞机的动向,还能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二炮预备役”。

而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冷战的阴云逐渐散去,国家安全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曾经肩负保卫领空重任的“高射炮”,不得不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这些“老兵”并没有被遗忘,随着国家防空体系的完善,部分损耗严重的装备被回炉,而一些状态良好的装备则被移交给气象局,用于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气象工作。

以至于后来,军队和气象局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军队退役的装备,只要成色尚可,经过一系列程序,交付给气象局使用即可。

这也是为什么气象局拥有数量惊人的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器的原因所在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气象局的这些“重火力”,并非用于军事作战,而是经过改造,专门用于气象工作的。

它们发射的并非杀伤性炮弹,而是装载了碘化银等催化剂的特殊炮弹,用于人工影响天气。

除了这些“重火力”,气象局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气象卫星、探空气球、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用于气象观测和数据收集。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也具备一定的监控能力,在国家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记得今年7月登陆我国的台风“格美”和“派比安”吗?早在台风来临之前,气象卫星就密切监视到了台风的动向,期间利用扫描辐射计、高分辨率成像仪、微波湿度显示器等先进设备,实时获取台风的轮廓、位置、大小、强度等关键信息。

就是为了先一步获取台风周边云系、风场等数据,提醒各部门部署防汛防台风和抢险救援工作,保证民众正常生活并主动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而除了台风监测外,气象局在防雹减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避免从天而降的“冰疙瘩”,对农作物、房屋、车辆等都会造成严重破坏。

就拿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省来说,就有超过200门高炮以及300多架火箭架,专门用于人工防雹,是全国装备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

从“打飞机”到“打龙王”,中国气象局的装备完成了从军事用途到民用用途的转变,也完成了中国在科技、国防、民生等多方面领域的巨大变革。

从古人望天,到艰难防空,再到发射气象卫星,中国气象信息已经以其独特定位屹立于世界。

未来,气象科技还可能将与其他学科领域深度融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气象局,这个看似低调的机构,正在承担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更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

台风“派比安”登陆海南 多部门部署防汛防台风和抢险救援工作

中国气象局:我国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90%

孕育大国气象 牢筑强国基业——写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

台风所:探秘海上台风内部结构和强度-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