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引爆Robotaxi,小马智行凭啥冲刺第一股?

寒昀说汽车啊 2024-10-25 20:06:47

撰文 | 千里 编辑|周长贤

很显然,特斯拉Cybercab的发布,没有两天后SpaceX的“筷子夹火箭”,来得火爆和震撼。

事实上,并不是筷子“夹住了”火箭,而是把火箭停在筷子中间,然后挂住,做到“精准悬停”。

这两件事,外行看来不太相干,在笔者看来,都扣题“精准”的题眼,都是高科技点燃新商业模式,都是梦想照亮现实。

相比探索太空,Cybercab代表的Robotaxi要面对更复杂的人类社会现实和业态。

Robotaxi,被称为自动驾驶“皇冠上的明珠”,也是L4主要目标。作为一个确定的终局出行目标,过去几年,L4在行业的视野里,忽远忽近。

而特斯拉Cybercab“虽迟但到”,说明可能有早晚,该来的迟早会来。

商业化拐点前夜

10月11日,多次跳票的特斯拉终于发布了Robotaxi,马斯克将其命名为Cybercab,没有方向盘和踏板。

马斯克宣布,车辆成本预计将低于30000美元,交通成本约为0.2美元/英里,2026年投入生产,2027年扩大生产规模。

看似没有爽点的发布会背后,是至少8年的谋篇布局。

2016年,特斯拉就在“宏图”中阐述了Robotaxi理念,“让车辆闲置的时候,通过分享帮车主赚钱”。

特斯拉虽一贯跳票,但是从未停止前行。

2019年,马斯克宣称,2020年特斯拉将拥有100万辆Robotaxi。2022年,马斯克又将特斯拉Robotaxi的量产时间推迟至2024年。

虽然此次发布会,量产时间再次推到2026年。但Cybercab实车亮相,FSD在端到端赋能下的大发展,都在昭示:Robotaxi商业拐点即将出现。

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Robotaxi将于2026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或许将是量产元年。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看好2026。他认为,Robotaxi在加速,大概两年后会开始进入转折点。

国内海通证券、中泰证券等机构测算,到2026年,国内全行业Robotaxi的保有量将提升至10万辆左右;从2027-2030年,保有量从10万台增加至300万台左右。

另一佐证是把武汉顶上热搜的“萝卜快跑”。

根据百度最新财报,2024年第二季度,百度的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约89.9万单,同比增长26%,总服务量已超700万单。百度此前预计,在武汉区域有望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业务展开,离不开监管放开。

截至2024年6月,有 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武汉、北京、重庆、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七座城市向多家企业发放了无人车资质,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

技术提升、业务扩大、成本下降是商业化的底层逻辑。资本面上也有新气象。

今年7月,Waymo获得母公司Alphabet 50亿美元加持,还挖来了特斯拉产品项目总监Daniel Ho。

就在特斯拉发布会之后,小马智行正式赴美IPO,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PONY”),冲击“全球Robotaxi第一股”。

而在小马智行递交招股书当天,文远知行再次获得IPO备案。可见对节点的把握,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漫长的烧钱过程,只会让对手越来越少,尤其是2022年-2023年的资本寒冬,让Robotaxi彼时稍远的商业化前景备受拷打。数据显示,自动驾驶领域披露的融资额,2021年为1592亿元,而2023年已经锐减至182亿元,缩水了90%。

东边日出,西边雨。相比之下,彼时,高阶智驾正开城开得欢。欢呼之余,不少人忽视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和L4其实殊途同归,互相印证。

如今在直达L4这条道路上,只剩下不到一只手的公司,如果从最实在的现金流看,未来在中国做L4 Robotaxi,理应有小马智行的名字。

粮草先行 未来可期

虽然百度的萝卜快跑在网上“很有名”,但是小马智行自2022年底,在北京正式开启全无人驾驶测试以来,其全无人驾驶出租车相继在北上广深铺开。

相关资料显示,小马智行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开展大规模商业化;二是持续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三是潜在战略投资和收购,构建生态。

对于账上并不缺现金的小马智行来说,这次IPO更多是战略前置需求。

抢占“第一股”,意味着在商业化元年之前占据先机,对于公司影响力、品牌、价值和竞争都有重要意义。

何小鹏曾说,小鹏并不介入Robotaxi运营。可见要跑通商业闭环,并不只有技术和产品课题。

用小马智行的逻辑,技术、政策支持、量产能力、规模化运营和产业链合作,缺一不可。尤其是规模和技术都能形成门槛。

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获得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公司,车队规模达到250多辆;并且已经在北京、广州和深圳开始Robotaxi全无人商业收费。

在北京,在火车站和机场落地,进入“三环”时代;在广州实现白云机场、南站和南沙港的联通;在天津实现跨省货运等。

目前,其自动驾驶路测总里程累计近4000万公里;今年上半年,平均每辆小马智行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数超15个;预计2025至2026年,向一线城市投放超千台Robotaxi。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曾对外表示,内部测算,在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中,当Robotaxi投放量在1000台时,运营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

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使得小马智行可以在不到两周内在新的城市落地测试。

新一代Robotaxi将搭载小马智行研发的第七代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软硬件系统。

在传感器方面仍采用包含固态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车规级多传感器方案,提高全无人驾驶的感知精度和安全性。

而在软件系统上,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的研发重点聚焦在全无人驾驶的城市级落地,通过推动系统方案BOM成本下探,为实现商业化做好成本准备。

小马智行已经具备了量产千台汽车的基础。目前,小马智行与丰田汽车、广汽丰田合资建立“骓丰”,将加快千台规模铂智4X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

除此之外,小马智行还和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出行等公司达成合作,扩大用户渠道。同时,小马智行还与英伟达、速腾聚创等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达成合作,以降低成本。

届时,自动驾驶公司将成为汽车产业链重要一环。其朋友圈,从芯片、传感器、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商,到乘用车、卡车等各类车型OEM,再到面向自动驾驶的出行和物流服务商。

结语

Robotaxi的盈利确实等待已久,但还要稍等。

这是一个“赢家吃下大头”的行业,和网约车一样,Robotaxi也拥有强大的飞轮效应。一旦突破临界点,进入规模化飞轮,产品、盈利和盈利模式多样化,都会释放巨大潜力。

例如,运营Robotaxi可以得到实际驾驶数据,优化自动驾驶算法,跟其他整车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再比如,基于广大人群的用户运营和出行服务,反过来会拥有改变汽车行业生态的力量。

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30年Robotaxi在中国智慧出行的渗透率将达到31.8%,市场规模将达4888亿元;2035年将达到69.3%。届时,出行业态与当下一定有天壤之别。

0 阅读:1

寒昀说汽车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