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归来的路上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而朱高炽之妻、太子妃张氏被立为皇后。张皇后是明朝历史上第4位皇后(不含追尊),也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后,史称诚孝昭皇后。
编年体史书《国榷》曾这么评价张皇后:
于献陵则邑姜也;于景陵则太任也;势不马邓,席不向高。“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诚昭圣之谓也。
《国榷》用历史上6位皇后和张皇后作对比。首先说张皇后可以邑姜和太任同列。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这二人是西周时期贤明的王后,被后世广为敬仰。把张皇后和这二人放在同等地位,可见张皇后之贤。
其次说张皇后的势力不如马、邓。这里的“马”指的是汉明帝的皇后马氏,“邓”指的是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这二人都是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把张皇后和二人相比,是说明张皇后贡献大但不擅权。
最后说张皇后在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向、高,这里的“向”指宋神宗的向皇后,“高”指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这两位皇后都是北宋时期垂帘听政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们虽然没有称帝,但在朝堂上说一不二。把张皇后和她二人相比,是说张皇后有二位的能力,但却不独裁。
如此说来,张皇后完全是一位完美的皇后。那么,历史上的张皇后到底如何呢,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分析,来为大家展现大明朝第四位皇后、第二位太后、第一位太皇太后张氏的风采。
一、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要说张皇后,还要从明仁宗朱高炽说起。朱高炽生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他是朱元璋的第4个孙子,再加上朱高炽的外公乃是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因此朱元璋对朱高炽颇为疼爱。
燕王朱棣18岁便被派往北平就藩,但朱高炽的童年却是在都城南京度过的。朱高炽和堂兄弟们在南京太学读书时,朱元璋经常考校他的学问,朱高炽性格沉稳内敛,是朱元璋心目中比较理想的藩王世子。
朱元璋一直推崇嫡长子继承制。到了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18岁。
作为燕王朱棣的长子,他被朱元璋钦封为燕王世子。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亲自给朱高炽赐婚,世子妃是来自河南永城籍的底层武将张麒之女张氏,这位张氏,便是本文的主角张皇后。
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贵,追封彭城伯。
张皇后乃河南永城人,其父名叫张麒。关于张皇后的闺名,正史中没有记载,“诚孝”是张皇后死后的谥号。笔者接下来为避免歧义,暂用“张氏”来称呼。她的父亲张麒在明朝初年是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后来因为女儿许配给了燕王世子朱高炽,才被升为兵马副指挥。朱棣登基后,追封张麒为彭城伯,这是后话。
《明史》和《明仁宗实录》中都没有记载张氏的出生年份,但后世学者推断,朱高炽18岁迎娶张氏,那么,张氏的年龄应该在15-18之间比较合理,因此,张氏应该出生于洪武十一年到洪武十四年之间。
关于张氏和朱高炽的婚姻,笔者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张氏是朱元璋赐婚,而非朱棣和徐氏(朱高炽之母、徐达之女)挑选的。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为第一代皇子们挑选的妻子皆是名臣之女,而为第二代皇孙们挑选的妻子基本上都是来自底层官吏家庭。例如,建文帝朱允炆的妻子马氏的父亲,最初只是个从四品的光禄少卿。所以,朱元璋将身世并不显赫的张氏许配给朱高炽,并不是对朱高炽不重视,而是对皇孙一视同仁。
第二,张氏和朱高炽是在北平燕王府成婚的,她是第一个从燕王府正门迎娶进门的新娘,也是唯一一个。
对于一个底层官吏之女,骤然要嫁给藩王世子,张氏的心情想必是忐忑的,她能做的,就是照顾丈夫,孝敬公婆。正如《明史·后妃传》中所说的一样:
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
张氏进门之后,对丈夫和公婆都十分恭敬孝顺,朱棣和徐氏都十分喜欢她。据史料记载,朱高炽虽然沉默寡言,但性格仁厚,因此对张氏十分温和。两年后,张氏有孕,洪武三十一年春天,张氏为朱高炽生下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
根据《明史·宣宗本纪》记载:
(朱瞻基)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意思是,在朱瞻基出生的那晚,燕王朱棣做了个梦,梦到朱元璋将大圭交给自己,并让他传给子孙。在封建社会,大圭是祭祀宗庙时用的,意义非凡。等朱棣醒来,得知儿媳妇张氏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他觉得自己的梦得到印证,因此特别欢喜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后,备受朱棣夫妻和朱高炽的喜爱,这也意味着,在嫁入燕王府三年之后,张氏终于站稳了脚跟。
先前,由于世子朱高炽身体肥胖,不擅弓马,燕王朱棣颇为不喜,自从张氏生了朱瞻基后,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也转变了。所以说,朱高炽能娶到张氏,实乃福气。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这句话摘自《诗经·桃夭》,意思是桃花开了,果实又大又多,姑娘嫁人后生了贵子,子嗣兴旺,和夫君携手共建家庭和睦。
笔者有时候在想,若张氏没有嫁给燕王世子,而是嫁给一个底层官吏家的公子,以他的性情,或许也能一生平顺、幸福。
但是,进入帝王家,注定不会是一路坦途。在她的儿子朱瞻基还不到一岁时,靖难之役爆发了。
二、得贤内助,非细事也靖难之役爆发于建文元年七月,本文笔者不评价靖难之役的意义和对错,因为这件事,不是燕王世子张氏能决定的。张氏能做的,就是夫唱妇随。
建文元年八月,朱棣率领张玉、朱能、朱高煦等将领袭击大宁,世子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老巢。南军将领李景隆率50万大军趁机攻打北平,朱高炽倾尽全力御敌。张氏在婆婆、将门虎女徐氏的指挥下,号召城内妇女抛石块,运木料,一直支撑到朱棣的大军回师,方解北京之围。
靖难之役前后持续了4年之久,张氏虽未上阵搏杀,但她照顾丈夫,辅佐婆婆,抚育幼儿,也算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从金川门入南京,打赢了这场叔侄之战。接下来,张氏又来了新的烦恼。
永乐初年,发生了立储风波。以丘福为首的武将支持更加善战皇次子朱高煦,而文臣大多支持皇长子朱高炽。朱棣本对朱高煦更满意些,但祖宗规定不好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再加上解缙提醒“好圣孙”(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非常优秀),朱棣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但朱高煦仍不死心,经常伙同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一起陷害朱高炽,结果,朱棣动摇了,他有了易储的想法。这时,张氏则发挥了作用。《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一日,上及后御便殿,东宫妃张氏亲执庖㸑,上御膳恭谨。上大喜,曰:“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自此无易储意。
意思是,一天,朱棣和妻子徐皇后到偏殿休息,张氏亲自下厨,非常恭敬地侍奉朱棣用膳。朱棣大喜,说:“儿媳妇贤惠,将来家里的事情还得多靠她。”从此,便再无易储的心思。
毫无疑问,朱棣对朱高炽有所不满,但因为儿媳妇张氏贤惠,孙子朱瞻基聪慧,因此抵消了朱棣对长子的不满,朱高炽之位才开始稳固。
《宋史·孟后传》中有一句话:得贤内助,非细事也。
意思是,一生中如果能娶到一位贤内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朱高炽有贤妻孝子,实属大幸。
三、谋议资众,决断归一。永乐五年,朱棣之妻徐皇后病逝。朱棣和徐皇后伉俪情深,至此他再未立后。再加上朱棣长年征战在外,太子朱高炽监国,而后宫重要的仪典基本上都是身为太子妃的张氏主持。张氏虽然身份尊贵,但对待朱棣的后宫嫔妃以及大臣夫人们十分宽厚,大家都知道她的贤名。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归来的途中驾崩,杨荣等大臣为了防止朱高煦趁机叛乱,因此秘不发丧,火速回京通知朱高炽。只待朱高炽做好万全准备,才宣布朱棣去世的消息。
是年八月十五,朱高炽正式登基,改次年为洪熙元年,册封张氏为皇后,立朱瞻基为太子。当时,朱高炽打算给张氏的三位娘家兄长各封一个爵位,张氏坚决不肯,最终朱高炽只封了张氏的大哥张昶为彭城伯(袭承),二弟和三弟未封。不仅如此,张氏还严厉约束娘家人,不允许他们参与朝政。史载:“遇外家严,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仁君,他整日忙于朝政,由于张氏在做太子妃时已经协管后宫多年,因此等她做了皇后,后宫诸事务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皇宫内外清泰,一片祥和。
然而,噩耗却不期而至。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炽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拜谒明孝陵(朱元璋的皇陵),半个月后,朱高炽突然身体不适,不久便病入膏肓。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大明王朝再次易主。这也意味着,张氏10个月的皇后生涯,戛然而止。
就在大明朝新旧皇帝交替之时,张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朱高炽病得突然,待他病重时,皇后张氏急忙派人把还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接回来,可惜,还没等朱瞻基接到消息,朱高炽便病逝了。
皇帝去世,太子不在京城,而远在藩地的汉王朱高煦又对京城虎视眈眈,这让朝臣们十分担忧。关键时刻,张氏和杨士奇、杨荣、张辅等大臣商量,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想办法封锁朱高炽驾崩的消息,严密监视朱高煦。
第二,让张辅派信得过的将领拿着张氏的亲笔信火速去南京接太子朱瞻基,一路保护,严防有人在路上行刺朱瞻基。
第三,在朱瞻基没有回来之前,让五皇子朱瞻墡(张氏的第三子,下文还会提到)来临时监国。
张氏这么安排,可以说做了多手准备。哪怕意外诞生,她仍有后手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定。
胡林翼曾说过一句话,笔者非常喜欢:
盖谋议可资于众人,而决断须归于一将。
出主意的人很多,但关键时刻需要一个作决断之人。张氏的决断让大臣们找到了主心骨,所以说,明朝洪熙年间的皇位更迭,张氏在幕后起了关键作用。
四、母慈子孝,欣然爱人朱瞻基回京后,正式登基,是为明宣宗,大明朝进入宣德时代。张氏被尊为皇太后,她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太后(不含追尊)。《明史》云:
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是时海内宁泰,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两宫慈孝闻天下。
意思是,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军国大事都会向皇太后张氏禀明,当时天下太平,朱瞻基对母亲至孝。两宫母慈子孝,天下皆知。
宣德四年,皇太后张氏去拜谒长陵(朱棣陵墓)和献陵(朱高炽陵墓),明宣宗朱瞻基亲自骑马配弓在前引路,到达河桥时,朱瞻基下马亲自搀扶母亲。沿途的百姓看到后,无不羡慕。
大明王朝以“忠孝”治天下,朱瞻基和张氏的表现,给大明朝百姓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明史·后妃传》记载:
及还,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
张氏返程的路上,路过农户家,仔细询问老妇人在家中的生活和农业事务,并且赏赐他们钱币。有的农妇拿来蔬菜和农家酒酿给张氏,张氏邀请皇帝一起食用,并对朱瞻基说:“这才是农家口味啊!”
张氏虽然身居后宫,但他对前朝的大臣十分了解。有一次,他对朱瞻基说:杨士奇能力很强,而且直言不讳;张辅虽然是武将,但通晓大义;蹇义忠厚,但有些优柔寡断……
当朝大臣在张氏的口中如数家珍,朱瞻基听完,对母亲佩服不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一位废皇后的帝王,他的原配妻子胡氏因为无子被废(胡皇后只生了两个女儿),长子朱祁镇之母孙氏被立为新皇后。但在张氏眼中,胡氏并无大的过错,因此在后宫中非常怜惜胡氏。
张氏知道胡氏在后宫之中郁郁寡欢,因此经常让内侍请胡氏来清宁宫(张氏居所)说话。若胡氏和新皇后孙氏出现在同一个场合,张氏会让胡氏坐在孙氏之上。胡皇后是明朝皇后被废后活得最久的一位(正统八年去世),这多亏了有张氏慈母般照拂。
《韩非子》中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意思是说,所谓仁者,是指能以真心去颐爱别人的人。张氏体察百姓疾苦,爱护后宫“子女”,不正是仁爱的表现吗?
五、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宣德九年,在位不满10年的明宣宗朱瞻基病逝,年仅38岁。
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对一个古代女子来说,是个莫大的打击。当时,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宫中有流言传出,说太后欲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朱瞻墡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是张氏的小儿子,从小受张氏宠爱。因此,此流言一出,大家都认为真实性很大。
张氏听到这个流言后,强忍丧子之痛,把诸位大臣召集入宫,指着9岁的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听完,连忙跪在朱祁镇面前高呼万岁,流言至此平息。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改年号为正统,尊张氏为太皇太后,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由于朱祁镇太过年幼,有人建议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明史·后妃传》云:
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张氏的意思是:我不能破坏祖宗的法度,眼下只需要将不紧急的事情停一停,慢慢皇帝就上手了。
接下来,张氏每日要求朱祁镇勤勉学习,有事多请教“三杨”、张辅等老臣。据《明史·杨溥传》记载:
一日,张氏召“三杨”、张辅、胡濙五位老臣入宫,当着明英宗朱祁镇的面,张氏说:“你们五位都是老臣了,现在皇帝年幼,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大明康泰。”然后,张氏又把这五个人都夸一遍,例如,她夸杨溥:“仁皇帝(朱高炽)常常对我说你比较忠诚,多次发出叹息,没承想今天还能见到你!”
说罢,张氏哭了起来,杨溥也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从这件事来看,张氏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祖母,他在用怀旧施恩的办法帮孙子朱祁镇笼络这些老臣。事实证明,张氏的眼光和手段都是一流的,无论是“三杨”,还是张辅、胡濙,他们都对大明朝忠心耿耿,都是良臣。
随着朱祁镇慢慢长大,他身边的宦官王振逐渐崛起,有一次,张氏让人把王振叫进来跪下。王振生平最怕这位太皇太后,此时正战战兢兢。张氏突然厉声说:“王振不守规矩,应当赐死!”说罢,身旁的宫女就把刀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得浑身抖如筛糠。
最后明英宗朱祁镇为王振求情,张氏才饶了他,然后警告他说:
“皇帝年少,岂知此辈祸人家国。我听皇帝贷振,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
意思是说,你这样的宦官,自古误国。现在皇帝年少,他哪里知道厉害。既然皇帝替你求情,我暂且放过你,今后如果你敢干预国事,我定不饶你。
从此,王振老老实实。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都没有擅权。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上李尚书书》中用八个字来形容一个人为忠于国家,为国家操碎了心。这八个字便是: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太皇太后张氏作为一个花甲老妪,为了大明朝的安定,可谓操碎了心。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氏病重,召杨士奇、杨溥(彼时杨荣已经去世)入宫。张氏虚弱地问内阁首辅杨士奇:“现在朝廷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的?”杨士奇连忙汇报,可是没等杨士奇说完,张氏已经咽气。在她事先准备好的遗书中,张氏用非常诚恳的语气号召杨士奇等大臣辅佐明英宗施行仁政。
这一年,明英宗16岁,她趴在祖母张氏的灵柩上嚎啕大哭。而后,张氏被尊谥号“诚孝”,与明仁宗朱高炽合葬。
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给朱高炽,正统七年(1442年)薨逝。她一共为明朝朱高炽一脉倾尽全力47年。她做了10个月的皇后,又做了10年的太后,最后做7年的太皇太后,然后溘然长逝。她做太后和太皇太后的17年,辅政而不摄政,凡事以国家为先,从不为个人和家族谋私利,是大明朝最平稳祥和的时代。
明英宗时期,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外有“三杨”辅政,君臣关系和谐,无宦官干政,大明王朝政治清明,河清海晏,延续了仁宣之治的辉煌。
然而,待张氏去世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放飞自我”,宦官王振再次崛起。随着杨士奇、杨溥等人的去世,大明王朝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王振的劝说下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败于蒙古瓦剌部,导致明朝精锐尽失,勋贵集团几乎全部覆灭,仁宣之治的底子全部败光。若不是于谦等名臣力挽狂澜,历史上可能会出现第二次“靖康之耻”。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虽然没有倒下,但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过时而悔,当惨淡的晚霞照耀在京都城外的瓦剌旗帜上时,大明朝的臣子和百姓会不会想念那个在风烛残年仍在倾尽全力“忧国如家”的老妪呢?
从世子妃拿到太皇太后,大满贯,历史少有
一个贤明的老婆确实太重要了,没有贤后,国家可能就败落了。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几代铸就了明朝的辉煌,之后就是日薄西山。
最痛苦的升官, 公公死了成皇后,老公死了成太后,儿子死了成太皇太后,
当时还不如让朱瞻缮继位了好 也不会出后面乱七八糟的事 而且他还活的久[笑着哭]
《山河月明》这么好的重大历史题材,被高希希拍的稀烂!别的不说了,就张皇后的人物形象就塑造的不好。
魏忠贤那么牛逼一个太监!也不能左右军队,为啥王振就可以了?土木堡之变猫腻有多少啊!
应该好好拍一部电视剧
太后演员是谁?漂亮得体!
大明三代之下皇帝都没有多少存在感,一个女的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