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总理撂下狠话,哪怕对华来硬的,也要撕毁协议,中方一点没惯着

快跑狗蛋儿 2025-04-15 15:32:25

99年的合约,仅仅过了10年澳大利亚就后悔了,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反复强调中国企业运营达尔文港存在“国家安全风险”,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与美国想要插手巴拿马运河港口的行为如出一辙,就是想要打击中国的航运贸易。

然而,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铁矿石出口更是命脉所在,一边是莫须有的安全担忧,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澳大利亚该如何抉择?这起闹剧背后又有没有美国的影子?

左右为难?

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通过正规程序,获得了达尔文港99年的使用权,当时这个距离悉尼4000公里的港口,基础设施老旧,年亏损超过千万澳元。

北领地政府多次向联邦政府求援,却始终得不到资金支持,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向国际市场抛出了橄榄枝,是中国岚桥集团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十年间,中方砸钱升级设施、扩大贸易规模,硬是把一个边缘港口变成了年吞吐量超3000万吨的黄金枢纽,还给当地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曾经冷清的码头,如今挤满了开往东南亚和拉美的货轮居民发现,仓库变多了,物流公司扎堆入驻,连咖啡馆生意都好了起来。

可如今港口赚钱了、战略价值提升了,澳政府却突然翻脸,拿“国家安全”当遮羞布,这摆明是眼红中企的成功,想空手套白狼。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美国挑起全球关税战的当口,突然提出,要求中国企业卖掉达尔文港,甚至暗示可能会使用行政权力强制收回。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澳大利亚政府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特别是铁矿石的出口,另一方面,在安全问题上又紧跟美国,对中国态度强硬。

这种“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的传统想法,让澳大利亚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常常感到为难,难以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安全迷雾下的多重考量

澳大利亚政府声称中国企业在达尔文港的运营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但这个说法显得不够有说服力,达尔文港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达尔文港以前发展受阻,主要是因为运营成本太高,后来,中国企业投资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出现,给达尔文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它成了连接欧亚的重要航空中转站。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澳大利亚把达尔文港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就能得到保障吗?大家可能还记得美军从阿富汗撤退时的混乱场面,这样的“盟友”根本一点都不靠谱。

因此澳大利亚政府的行动不仅仅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更多还受到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复杂影响,背后更是藏着三重算计:向美国递“投名状”;转移国内矛盾;选举赌博。

一方面,达尔文港紧挨美军基地,五角大楼早就想把它变成专属后勤据点,澳方强收港口既能讨好美国,又能给“印太战略”添砖加瓦。

第二方面,澳大利亚通胀高企、经济疲软,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快压不住了,这时候炒作“中国威胁”立马能转移视线。

第三方面就是大选快到了,政府可能想通过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来吸引眼球,转移国内问题,无非是想收割那些被“中国威胁论”洗脑的选票。

当然,要说背后没有受到美国的影响估计没有人相信,毕竟美国可能想对中国的海上运输线采取实际控制措施,而达尔文港作为连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枢纽,自然引起美国的特别关注。

因此这场闹剧的真正导演,藏在华盛顿,早在2016年,美国国务院就偷偷在澳搞民调,渲染“中国控制港口威胁论”,只是当下,澳大利亚的选择出现了偏差。

自损八百的危险游戏

从澳大利亚政府的表态来看,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伤害了中澳两国的生意往来,也让澳大利亚自己的经济发展面临风险。

撕毁合同就是说话不算数,这会大大降低中国的投资者对澳大利亚的信任感,以后可能没有哪个国家的公司再敢到澳大利亚投资。

原本中澳之间的生意合作就不是特别稳定,现在澳大利亚政府这样做,无疑是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清楚地表明,不应过度扩大国家安全的概念,更不应将正常的商业合作与政治挂钩。

要知道达尔文港的未来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合作密切相关,如果失去了这项合作带来的好处,港口的发展可能停滞不前。

如果中方停止投资,达尔文港可能会回到过去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澳大利亚也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机会。

而且澳大利亚经济非常依赖中国市场,如果失去中国市场,会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一味追随美国,最终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因此现在就看澳大利亚是选择坚持错误的做法,一意孤行,还是仔细思量,不要让自己成为美国制约中国发展的“棋子”,不然最终只会沦为牺牲品一个后果。

前车之鉴

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是成功的例子,可以给澳大利亚带来有价值的借鉴,这个港口之前差点倒闭,多亏中国企业的投资,现在成了地中海的关键港口。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对中国企业保持高度警惕,这两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值得好好思考。

毕竟策略上的不同,可能影响两国港口未来的发展,澳大利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看待中国企业的投资,而不是跟着美国的脚步坚持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针对澳大利亚方面采取的不利举动,中国的立场很坚定:某些东西“不卖”。中国不想看到中澳关系变差,但也不会听之任之,被随意欺负。

岚桥集团经营合规,十年间连安全审查都没挑出毛病,澳方现在硬扣帽子,反而暴露了其“法治”的双标本质。

4月7日,岚桥公司声明强调“合同受国际法保护”,并聘请顶级律所准备诉讼,如果澳政府强行毁约,不仅面临15亿澳元赔偿,还可能被冻结在华资产,微妙的是,中方同步暂停了23个在澳基建项目审批,总价值147亿美元。

结语

无论是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还是澳大利亚渲染“中国港口威胁论”,我们从来就没有怕过,我们不主动出招是因为我们大气,但见招拆招方能展现我们的实力。

一味跟着美国的步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清,那么阿尔巴尼斯终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毕竟,当潮水退去时,裸泳的人终将无所遁形。

0 阅读:54

快跑狗蛋儿

简介:谢文博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