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卷了。
作为“电驴大城”,南宁拥有的电动车数量已超400万辆。
如今很多城市纷纷“不鼓励共享电单车”,南宁的共享电单车却迅速覆盖全城,存在感越来越强。
01我注意到,最近南宁街头出现了新型共享电单车,款式更时尚,还能载人(此前都是单人骑行款式),并推出日租、周租、月租等模式。

这何尝不是在弥补市场空白。
自共享电单车进入南宁,各大平台竞争激烈,早已开始卷起来。
不仅数量多款式多,它们入乡随俗逐渐配上头盔、挂钩、手机支架、杯架、防晒手套、防烫坐垫等,越来越细节。

早已习惯骑行的南宁人,也很快接纳共享电单车。
如今各大地铁口、小区楼下、写字楼下,随处可见“小绿”“小黄”的身影,上下班高峰期甚至“一车难寻”。
共享电单车不仅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还成为电驴的平替,随手一扫就能自由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02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南宁的共享电动车已有十几万台,还不断有新车投放。
这与南宁一直以来对电动车的包容有关。南宁对电动车的管理模式,在全国已成典范。
从城市规划开始,南宁就对电动车温柔以待。
几乎每条马路都有宽敞的非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停放点。

十字路口有非机动车专用等候区。

非机动车下桥专用高架,甚至还有专门建设的非机动车隧道。

同时,南宁对骑行人员以及商家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很多小伙伴应该都有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或学习交规的经验。
南宁这种人文条件几乎和共享单车完美契合,因此也给这些企业更大的发挥空间。
03被吐槽“没什么好玩”的南宁,旅游业却悄悄超车了。
看一组数据。
2024年南宁市接待游客总人数约1.7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1%;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911亿,同比增长约10.8%。(数据来源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桂林市接待游客总人数约1.56亿人次,同比增长12.47%;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89亿,同比增长11.97%。(数据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旅游业逐渐赶上桂林的背后,“文旅+”已成为南宁的流量密码。
比如“文旅+演唱会”消费模式,2024年广西体育中心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共32场,接待观众近75万人,预计拉动经济增长45.43亿。
各种演唱会、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的举办,吸引大批外地游客。今年更有周杰伦、刀郎等重量级演唱会即将上演,可想而知人气有多火爆。
大批外地游客涌入,使得共享电单车备受青睐。不知不觉,“骑共享电单车”成为南宁旅游项目之一,明星来了都要体验一把。

可以说,共享电单车和南宁文旅是一场双向奔赴。
04随着共享电单车数量与日俱增,乱停乱放等现象屡屡发生,成为一大难题。这也是其被嫌弃的最大原因。
因为管理难而一刀切,并非南宁的作风,积极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根据相关报道,仅025年1月,南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采集共享电单车乱停放案件达1.9万件。但案件总体“按期处置率”(在1小时期限内完成处置)为74.76%,两个月提升逾两倍,反映南宁对共享电单车乱停放问题治理初见成效。
当然,要实现共享电单车的良好持续发展,还需部门加强监督、平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也需骑行者自觉,杜绝不文明行为。

毕竟,南宁确实很适合骑行,共享电单车也真的很便民。
南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
堵不如疏[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全面禁止电驴上路,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落后了。看看广西南宁,上牌也超400万辆,满大街共享小电驴,日租、月租都有,停车点大多有充电服务,所以来广西看看吧[握手][握手][握手]
唯一的缺点就是乱停乱放[笑着哭]
共享电车也正规上牌了,这是很好的办法
南宁最近确实在民生方面搞得还可以。生活还是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