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对哈军工人员愤慨道:“彭雪枫之子竟遭质疑?”面对“政审未过,实难处理”的回应,他亲述与彭雪枫的深厚交情,力证其品性,以解哈军工之惑。
哈军工却道出实情,非彭雪枫之过,乃其妻政审遇阻,致子彭小枫无缘校门。林颖政审何以成疑?张爱萍缘何援手彭雪枫之子?背后隐情引人深思。
【一、积极进取 投身革命】
彭雪枫,1907年诞生于河南南阳贫寒之家,然其双亲不以贫为碍,反寄厚望于子。小名隆兴,学名修道,寓意非凡,预示着他将踏上一条披荆斩棘、为国效力的光辉之路。
1912年,彭雪枫随祖父启蒙,后入伯父彭延庆私塾伴读。受伯父熏陶,1921年赴津求学,得伯父指导。勤勉不辍,终入南开中学深造。
彭雪枫求学心切,无论是自学还是师从,皆全力以赴,刻苦钻研,即便家境贫寒,学费常缺,亦不放弃任何学习之机,持续自我提升。
校长余心清青睐于勤奋好学的彭雪枫,给予他诸多关照,并委任其于小学部教授国文,以此方式让彭雪枫获得薪酬,从而踏上边工作边求知的道路。
受爱国师长与进步书籍熏陶,彭雪枫萌生革命之志,经唐纵引荐,毅然加入共青团,从此踏上革命征途,毕生致力于此,不惜以生命为革命献身。
1935年2月,红军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云南扎西重组。天昏地暗,危机四伏,蒋介石率40万大军围追堵截,誓将红军一举歼灭。
生死关头,毛主席凭密电洞悉战机,于国军围困中窥见遵义之隙,仅黔军王家烈一师驻守。经与周总理筹谋,毅然东进,赤水一渡,再夺遵义。
重占遵义,必先夺娄山关,此关险峻,守易攻难,乃黔北要塞。历史兵家皆视其为战略要地,红军亦知,此役非胜即亡,娄山关前,生死较量。
生死攸关一战,红军命悬一线,唯有全胜方能存续。彭老总,红三军团长,毅然将千钧重担托付于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其才勇兼备,堪当此任。
【二、身肩重任 不负众望】
彭雪枫得令后,迅速率部疾驰娄山关,誓在十时辰内克敌制胜。肩扛众望,他于1935年凌晨二时抵达,然国军已闻风而动,重兵扼守险关。
彭雪枫见状,未急于进攻,转为暗中窥探。侦察后,锁定娄山关之巅——点金山,其高且陡,攀登艰难,却也是敌防最疏之处。他遂施妙计,声东击西。
彭雪枫部署奇袭,兵力分作两队,一队佯攻诱敌,另一队则潜行敌后,突破防线。红十三团两营依计行事,国民党主力正面迎战。同时,彭雪枫率队穿越荆棘,攀登崎岖山路至金山侧后,正如他所料,敌军尽被牵制,金山空虚,我军顺利潜入。
计划过半胜券在握,彭雪枫率队疾奔点金山巅,占领战略要地,俯瞰战局。主力军激战正酣,国民党军斗志高昂,欲歼我军。然敌未察,螳螂捕蝉,黄雀已至,我军已布下天罗地网,敌陷腹背受敌之境。
彭雪枫率队自后包抄敌军,遇其装备精良,炮火猛烈。他眼疾手快,直击敌首,将领倒下,敌兵顿时失魂落魄,迅速溃败。历经十小时激战,我军大捷,士气高昂,为红军长征之路铺就基石。
【三、为有牺牲多壮志】
1944年,日军发动侵华最大攻势,国民党军37日内失守38城,河南危在旦夕。新四军第四师奉命为主力,力挽狂澜,重夺河南控制权,并扩张战果至津浦铁路以西。
彭雪枫,新四军四师统帅,致信爱妻林颖,论战局将转,国家与国际皆迎新篇。他心系佳人身孕,殷殷叮咛保重。1944年某日,出征前夕,林颖不顾身怀六甲,徒步数十里,只为送君一程。
1944年8月底,彭雪枫率部西进,9月11日对敌发动总攻。炮火连天中,敌军溃败。激战一小时后,八里庄战事近尾。此时报敌军炮楼坍塌,火力不继欲遁。彭雪枫欲穷寇勿追,却不幸中弹,英勇捐躯,年仅三十七。
毛主席痛惜万分,轻叹:“八里庄一役,痛失我英勇将领。”为保士气与家安,中央秘而不宣彭雪枫牺牲,暂缓公告,护其遗孀产子无忧。
林颖盼夫凯旋,三月后子降生。然信至,雪枫捐躯,遂名子小枫以念。战友张爱萍心亦碎,忆往昔并肩,痛彻心扉。
晚年回忆长征,张爱萍忆起与彭雪枫共渡难关。骡子失足泡桐岗,张爱萍雪山前不适,彭雪枫关切询问,欲让骡。两人谦让间,终让伤员乘骑,情谊深重。
张爱萍忆往昔痛彻心扉,今助彭雪枫之子小枫入学遇阻,竭力相助。小枫之母,出身资家却清正自持,革命中投身抗日,揭日军恶行,后入党献力,尽显巾帼风范。
张爱萍力荐下,哈军工重审彭小枫家史,终圆其梦。入校后,他勤勉不辍,步父后尘。岁月匆匆,四秩已过,彭小枫作为二炮政委,于汶川震灾中率部救出442人。
【结语】
彭小枫承父志,矢志不渝,以国为家,续写英雄篇章。其父彭雪枫,革命英烈,献身事业,铸就今日安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吾辈当承遗志,砥砺前行,共筑祖国辉煌未来。
彭雪枫将军英年早逝,英名永载史册。我们生于和平时代,未经战火洗礼,实乃幸事。应倍加珍惜当下,铭记先烈鲜血铸就的和平,以壮志赴牺牲,共创新天。